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疯狂的厨师> 第十一章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第十一章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红果,又名山楂,吃一个解馋,吃两个酸掉牙,属于那种烂在地里都没人要的贱果。
  虽然,老爷们带回去的冰糖葫芦让婆娘们胃口大开,甚至激生出再来几串的冲动,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陡一让像个二愣子似的去县府卖什么糖葫芦,而且还是坑爹的价格,婆娘们还真接受不了,就像男上女下的保守姿势习惯了,换个姿势就极度不适应一般。
  “万一赔了怎么办?”
  家中的熊孩子们一听急了,想起了张老师的一句话:
  “女人真是头发长见识短,怎么会赔呢?糖葫芦可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
  铁柱甚至石破天惊的说了一句:
  “胸大无脑!”
  换来的是屁股上雨点般密集的“啪啪啪”,熊孩子们的鬼哭狼嗷声引得村中一阵鸡飞狗跳,注定是一个不眠夜……。
  老爷们拿出了张一鸣所教的话:
  “张一鸣说了,赔了算他的,赚了算大家的!”
  婆娘们一听,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同意了,同时心里嘀咕一句:
  怎么以前没发现张一鸣是个傻子?
  第二天。
  健妇们忙着采摘成熟的红果,老爷们有的削竹签,绑草垛,熬糖稀,沾糖稀,忙的不亦乐乎。
  张一鸣在一旁亲自指导,火候的控制,加水的比例,什么时候放糖,什么时候出锅,事无巨细。
  第一批冰糖葫芦制作出来,插了足足能有四五十个草垛,时间一长,糖汁容易化,张良,张猛带着几十个青壮年,浩浩荡荡奔赴县府。
  半个时辰后!
  县府多了一群奇怪的人,个个健步如飞,身上打着补丁,憨厚朴实,每个人的肩上都扛着一个插满冰糖葫芦的草垛,游走在县城的每个角落里,口中清一色的吆喝着:
  “张氏糖葫芦,好吃不贵,五文钱一串!”
  熟悉的喊声吸引了不少回头客,纷纷围拢过来,慷慨解囊,口中还埋怨道:
  “老板,怎么才来?”
  “是啊,把我们的馋虫勾出来就消失了,太不厚道了?我都憋了好几天了。”
  “对了,上次有个算账的小孩多收了不少钱,那个算数算得简直惨不忍睹,回去得好好教教,呵呵,不过,值那个价!”
  ……
  糖葫芦销售的出奇的好!
  而且不少土豪居然直接甩银子当赏钱……。
  本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糖葫芦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预期,火爆异常,就跟不要钱似的!
  村民们大喜过望,吆喝的更起劲了!
  每个地方都有刀疤男一类的地头蛇,刀疤男失踪后,所管辖的地盘很快又有其他的败类上位,这些地头蛇每日游走于县府的大街小巷,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专干损阴丧德之事,来钱容易,花钱似流水,看到村民们买卖好的不像样子,开始打起了歪主意。
  在这些地痞流氓看来,做小本经营的人都是贫农,后台不硬,胆小懦弱,只要恐吓两句,再拿把刀子晃两下,银钱就乖乖的流到自己的口袋里了。
  没想到,本以为是软柿子,这次踢到了铁板上。
  张良的口袋里越来越沉,在婆娘面前终于可以挺直腰杆了,正自美滋滋之时,来了两个流里流气的小青年,挤开人群,一声不吭,上来就拔下两串糖葫芦,刚咬一口就吐了出来。
  “呸呸呸,什么破玩意,一点都不好吃。”
  说完,把糖葫芦狠狠往地上一摔,斜着眼道:
  “黑炭头,最近哥们手头有点紧,借点银子花花如何?”
  另一个尖嘴猴腮的混混从腰里拿出了匕首,一边修指甲一边说:
  “黑鬼,识时务者为俊杰,别有命挣没命花!”
  打人莫打脸,骂人莫揭短。
  不知是不是遗传了张飞的黑色基因,张良打一生下来就是个黑蛋,生平最恨别人说自己黑,而这两人一口一个黑鬼,一口一个黑炭头。
  一串糖葫芦五文钱,地上的两串那就是十文钱,可以买一斗米,够自己一家吃一个月的了。
  这两个败家玩意,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张良这个心疼啊!
  所以,张良怒了,把手里的木杆往地上一插,无数人走过的路,坚硬如磐石,而这很普通的木棍竟然深入地里,目测能有半米。
  两个小混混一缩脖子,感觉碰上硬茬子了,还没等反应过来,张良两手一伸,快如闪电,抓住两人的衣领子,将两人凭空提了起来。
  两脚离地,两个小混混吃不消了,脸色憋的跟猪肝似的,手刨脚蹬,张良一使劲,把两个人狠狠撞击在了一起,“咣”的一声,两人栽倒在地。
  人群迅速远离,不过没有离开。
  两个小混混摔得七荤八素,好半天,晃晃悠悠站起身。
  相互搀扶着欲离开,口中不忘撂下狠话:
  “黑鬼,算你狠,你等着,这事没完!”
  “哼,当然没完,两串糖葫芦,十文,付钱吧?”
  自己两人吃东西什么时候付过账,再说哪个小贩敢向收保护费的要钱,两人气的说不出话来。
  张良接着道:
  “奥,对了,一会卖完糖葫芦,俺还要赶回去,如果你们找不到俺的话,可以去张家堡,俺叫张良!”
  “什么?你是张家堡的人?”
  乖乖,听说那里可都是一群变态,是土匪的克星,不惹他们还好,惹了没个好!
  两个小混混的脸色变了,腿肚子直打哆嗦,颤抖着双手从兜里抓出一把银钱,放进张良的口袋,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把糖葫芦捡起来吃干净再走……!”
  周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
  县府的各个地方都在上演着同样的一幕。
  一群看似憨厚的卖糖葫芦的人,把县府的流氓几乎都揍了一个遍,无心插柳柳成荫,从此以后,县府的治安大为改善。
  城郊。
  四五十个大汉聚在一起,把钱袋子归拢在一块,光是赏银就有二十两,张良又掂了掂钱袋子,不住的点头!
  第一次见到如此之多的银钱,村民的眼睛冒起了绿光,欢呼鼓舞。
  张良巡视一周,语气平静道:
  “都掏出来吧?我不想说第二遍!”
  众人脸色一红,不由面面相觑,然后开始脱鞋,摘帽子,……,从里面拿出不少铜钱和碎银子。
  一股臭脚丫子味弥漫开来,张良皱了皱眉头。
  张猛有些不甘心道:
  “良哥,难道真的分给那个张一鸣一半?”
  “是啊,这都是大家伙的血汗钱,凭什么他一个人拿一半?”
  张良眼神一厉:
  “住口,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吐唾沫是个钉,说话不算数那是娘们,人无信而不立,别忘了咱们的祖辈是谁,祖训是什么,没有张一鸣传授咱们如何制作冰糖葫芦,这些银钱就会变回烂在地里的红果,做人要厚道,要讲良心,贪心是毒蛇,以后谁要是敢跟我耍心眼,别怪我翻脸无情!”
  ……
  张一鸣看着张良送来的银钱,笑得合不拢嘴,张良挠挠头,憨厚道:
  “张先生你数数?”
  “哎呀,不用数了,我还信不过你们吗?”
  张良一走,张一鸣把门一关,开始数钱,同时眉头一皱,疑惑道:
  “怎么有股咸鱼味?”
  ……
  每家每户分得的银钱打消了村民们的疑虑,健妇们笑得合不拢嘴,壮丁们则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接下来的日子,村民们更有干劲了,腰包一天比一天鼓,以前一文钱恨不得掰两半花的健妇们居然舍得买胭脂水粉了,熊孩子们穿起了新衣服。
  张一鸣这个张府的厨师加私塾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新任和尊重。
  走在堡里,任谁见了都客客气气尊称一声:
  “张先生好!”
  ……
  能赚钱最易惹人眼红,渐渐的,县府出现了其他品牌的糖葫芦,如雨后春笋般绽放在县府的大街小巷中,只是色泽,味道比张氏糖葫芦差远了,黑乎乎的,卖相死难看,吃一口,牙都分不开了,后来,卖的再便宜也没人要了,有聪明之人暗中找到张家堡的村民,欲花重金买配方,可惜……。
  张一鸣接着又独创了无仔冰糖葫芦,冰糖雪球,山药冰糖葫芦……,其他跟风者也已失败告终。
  张一鸣感慨道:
  “现在终于能体会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感觉了,唉,人生寂寞如雪啊?”
  另外,张一鸣未雨绸缪,暗中嘱咐张良挖地窖,放沙土,把大量红果储藏起来,等红果下季后,抬高价格,再狠赚一笔……。
  张良看着人畜无害的张一鸣,想起了两个字:
  奸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