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折煞·双生枝> 第137章

第137章

  而李明珏并不打算立即夺回小苍山,张子娥既然喜欢在山上耗着,那便依了她。反正不日张子娥会领兵去陶府,梁军多驻扎一日,她便多一日不用回诀洛。待士兵全数奔赴陶府,梁国在苍山毫无守城之力,此地自当复还于诀洛手中,断无废财废力之需。为了芝麻大点儿的名利去打一场,不值得。她是这么想,而天下人可不这么想,茶楼酒肆间向来不缺民间那些个心系天下且自谙韬略的贩夫走卒,他们在杯沿轻碰间,私相低语嘲弄,以此为乐——襄王在梁国少督军那儿占尽地利还败得一塌糊涂,被打怕了连地都不敢夺回来,十多年不出山,剑怕不是钝得斩不断一根鸡脆骨。
  随他们笑去吧,李明珏虽与由一句弱帝压倒的亲弟一奶同胞,做派却大相径庭。她才懒得管旁人如何作想,什么美名、污名、芳名、臭名、万古流名,拉倒吧,她唯爱心上人眼里的风清月明。
  「她可有欺负你?」
  「一开始她待我老凶了,还把我关在黑屋子里。好在是龙珥妹妹待我好,经常点着小灯来找我玩,我们一起吃甜枣子,干葡萄,大蜜饯,核桃酥,干酪子,翻一个下午的花绳。小龙妹妹还说她喜欢诀洛城,说诀洛城修得漂亮,以后有机会还想来,可那张子娥就不一样,见我一次就凶我一次,后来我就跟她说我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您会倾诀洛之力来打她,她就不敢再关我黑屋子了。」
  「聪明。」
  「您会吗?」
  「不会。」李明珏未有多想,答得十分干脆。
  这在柏期瑾眼里太过干脆了些,李明珏知她所想地笑了笑,气息一沉,拿食指轻柔地拨弄几下少女额前柔软的碎发,温声说道:「打仗是需要性命的,我拦她过水,是怕她伤了我的臣民,如今她只是借过,那倒是无伤大雅。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绝不会放过她,但我不会倾诀洛之力。」
  指尖挑开细碎的刘海,她落下一个温柔的吻。
  「我必倾尽己力。」
  襄王在王城中待了十来年,不是打不动了,而是在宫墙内一日日把这些个君君臣臣的戏码给看尽了,也不知道少年时候厉兵秣马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李明珲绝非昏聩,李魏倘若代代明君,指不定能恢复北央时候的繁华殷富。只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不更,臣子不易,此中七平八稳动了某些胸怀大志之人魂牵梦绕的一块金印。他们揽尽风华,威仪棣棣地披上名曰天命的皮壳,比起修缮,更喜破坏,金口一开全是大义,大毫一挥便气势汹汹地指摘起鸡毛蒜皮,企图假借欣欣盛世之名,要一波波性命心甘情愿用躯体去铺就他们踏在足下的通天之路。撕开那片假仁假义的遮羞布,真相荒芜,遍是疮痍。
  下民易骗,上天难欺,人心更难自欺昧己。
  这般粉饰杀伐的谎言,她已经说不下去了。就连这帮人在各自专权,妄图蚕食李魏时,她也不知是当加入他们加速李魏的灭亡,还是顶着头上这个李姓,守护李魏尚存的脉息。
  李明珏仰望纷纷白雪落霜天,忆起她唯一一次遇见叶习之,同是个大雪之日。那回她在暗地里派兵改河道,恰巧探得韩国有一纵轻兵欲奇袭豫回府。她当年欠了秦元魁一个大大的人情,既不想再欠下去,又不想当面说清,为了心头好受些,顺道带兵挫断了韩国伎俩,打算就此无名无姓地离去。叶习之稍慢一步带兵赶到,只见遍地韩兵尸首,却不见任何宋兵。少年军师未有半分犹疑,寻着雪上马蹄痕独自一人策马追上前去,扯缰高声问道:「还问恩公姓名!」李明珏还记得那时她在裹得严实的头盔下撇了撇嘴,不知为何天下人都要假定这带兵打仗的是男儿,非得叫恩公,换成恩人不成吗?她稍一勒马,回头看了一眼,只说了一句「不是恩公」,便继续快马前行。
  那日琼瑶纷飞如风摇梨树,落在眼中的白石山翩翩少年,风姿佚貌,俊美得像藏在天山琼阁里的一幅泼墨仙人稿。本以为他会继续在天下展露头角,谁曾想,竟是最后一面。
  太多画面豁然涌入脑海,漫天寒鸦聒噪不休,褐羽老秃鹫在残阳里用弯钩似的喙扯下一块散发出阵阵恶臭的腐肉。风卷地,浓云驰,黄沙不带怜悯地掩埋友人冰冷发黑的指节,士兵盘坐在地整理好残破的战甲,赶在黑夜来临之前,用刀子默默剜下爱马的肉。
  打仗就是这么个没有体面的吃人玩意。
  她清楚地记得每一个场景,也曾少年得志,为了一个执念沾染杀伐,不晓天高地厚。然而多年执念在时光冲刷下褪去,拨开表面裸露出了骇人的真实,残酷到令人无法直视。鲜血和死亡充斥在不期而来的梦魇,有身为幼童时那场绝望的逃亡,与四面受敌时浴血奋战的突围,翻身醒来无不一身冷汗。但她很庆幸,她看到了这些真实。
  李明珏低头抚弄着玉扳指,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应是个手握大权的大老爷们最看不起的那种妇人,软心肠的妇人。当男儿在三军阵前激昂澎湃地欺骗自己,欺骗臣民,她更能看到繁荣之下暗流不息的苦楚,子待父归,妻盼良人,老叟白日独卧空房。
  兴为新朝。亡致故国。兴亡更迭,百姓罹苦。
  妇人之仁,为何要拿来羞辱,杀伐决断,又哪里是个什么好词?
  李明珏心中慨然,把柏期瑾揽在怀中,听得膝下环佩交撞,鼻息间绕着她那抹令人安心的浅浅兰芝香,低声说:「你曾经问我为什么不想收复漠北了,他们也不过是冬日不暖,要盐要粮罢了……所以,我通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