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知道就好,何必说出。”马强生气而去,马志洁暗叹一声,赶紧跟上。
有此想法的绝不只马家父子。闵氏兄弟也忐忑,别的不行,可说到勾心斗角,那都是被磨砺过几十年的老手。端皇的用意再明显不过,哪还用费心揣测。他们进京后,并没有按惯例被安置在馆驿,而全部送入了同庆楼暂住。这同庆楼便是以前的摘星楼,是当初他兄弟三人宴请湛凞之处,这样的安排,分明就打他们的脸。今晚这西华园的夜宴恐怕也是宴无好宴。
临上车前,闵煜偷偷瞧了一眼脸色苍白的闵炫,盘算着该如何将端皇的矛头指向自己的弟弟,使自己免于羞辱。几月前,闵炫的假敌情致使大败后,他心里也恨,也想借着这个由头将闵炫除之后快。但转念一想,杀了也没什么用,形势不妙恐怕难免覆亡,留个闵炫正好给自己做挡箭牌。因为闵仙柔,湛凞和闵炫素有嫌隙,这是天下皆知的事。将来若真是不免投降,闵炫正好留给湛凞出气。风头一过,湛凞消了气,也不会想法子折磨自己。不愧是兄弟,闵炫的心里正和他一般想法,早知今日,还不如听柳玉陵的话去占山为王。
然而西华园里却没有他们想象的难堪。端皇湛凞高坐在他们父皇曾经坐过的龙位上,其态淡然自若,其神威压海内。待到群臣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后,才举杯平静开口道:“朕还记得当年在此戏耍北狄王子,一晃竟过去了十年。物是人未非,在座诸位有许多也曾是见证之人,只可惜缺了北狄王族。不过朕保证,将来西华园设宴必有蛮夷王孙与诸位臣工陪坐。今朕与卿家们共饮此杯,望诸位恪尽职守,为我大端尽心尽力。”真正是喜怒不形于色。
群臣共同举杯,山呼万岁。其后湛凞再也没有多说什么,仿佛闵氏兄弟不存在一般,直到快散席时,湛凞才命人宣旨,赞赏了闵氏兄弟一番,分别封闵煜,闵炫为享乐侯、贪逸侯,赐原来闵炫的府邸给这两兄弟。这封号一出来,群臣就明白,原来皇上是在这儿羞辱两兄弟。
湛凞是考虑到爱人的名声,也只得这样做。闵仙柔毕竟姓闵,任由哥哥们被自己的“夫君”侮辱,天下人肯定会说她绝情无义。既做了一国皇后,名声是何等重要。商量之后,她们决定言语上不做计较。不过湛凞心不甘,她本打算在来京城的路上,借口匪患将闵氏兄弟一并除去。但闵仙柔规劝说,无论闵氏兄弟因何而死,天下皆会疑心圣上。且在孟阳一带的士绅心中,闵煜素有贤名,不明而亡必会引起非议,虽不至于大乱,但人言非议皇上,名声必损。天下已定,闵氏兄弟再掀不起风浪,入了囚笼是死是活手段何其之多,何必现在急于一时,不如做个胸怀广阔的样子给天下人看。湛凞称善,但到底还是心眼小,在封号、俸禄、府邸皆有所刁难。
原来闵炫的府邸确实很大,但闵煜那一大家子人也非常多。而闵炫因是单身逃到孟阳,袁少华早不见踪迹,只他孤单一人,连个伺候的都没有,最后只落得个极小的偏院安身。这府邸已改名为双侯府,被京畿卫围得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实际就是圈禁,半点自由都没有。闵煜已经破罐子破摔,日夜和姬妾厮混,丝竹喧闹声不时传来,让闵炫暗自伤心落泪。
湛凞得知,十分高兴,回清漪宫和闵仙柔当笑话说了。闵仙柔却提醒她道:“冯谦良、宇文扬之流该如何处置才是要紧。”
湛凞沉默,降帝都封侯了,降臣更没理由杀了。这些奸臣是万万不能用。将他们贬为庶民?谁保证能安稳无有二心?个个都富可敌国心思阴沉,这么多钱财收买个官员做些坏事太容易不过。
闵仙柔给她出了个主意,“欲要取之必先予之。闵煜进京才带了几十车财宝,旧宫之中定有大量遗留,不如就让他们先代为暂管。这些狡诈奸猾之辈也知不能得你信任,必会趁这最后之机大肆贪污一番好辞官还乡。到时便有借口除之。”
湛凞眼睛一亮,道:“已是我大端臣子,再敢违反我大端律法,便可光明正大杀之。只是冯谦良老奸巨猾,万一不上当可就难办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墨成性之人如何能在巨富面前忍住?放心,我也会派人让柳玉陵好好做饵,由不得他不贪。”闵仙柔成竹在胸,又道:“赵润玉即将得胜还朝,她这婚事,其母可不会再拖延,你可有所考虑?”
湛凞笑道:“你不说我都忘了。”她搂着爱人,得意道:“我可不会让我大端未来的大将军嫁不了心爱之人。一个赵老太太,不足为虑。”可她没想到的是,除了赵母之外,又蹦出了个马英搅局。
作者有话要说:
☆、十二章
九月入秋,南边已经稳定,赵润玉请旨班师。为庆贺天下一统彰显皇恩,湛凞下旨有功诸将进京受封。李朗、赵岩、马老将军等几位名将赫然在列。只是李朗因守着要地,北狄最近局势有所变动,故而在京受赏之后便急忙赶了回去。临行前夜,被密宣入宫单独见驾。
李朗知道皇上要问北狄之事,直接回道:“北狄亢征南确有手段,其人精明强干骁勇善战。臣听闻,若遇有不肯归降的部落,亢征南必亲自披挂冲锋在前。北狄人向来对勇猛之士钦佩有加,故而亢征南很得人心。”
“征南?身先士卒,武力为重。北狄不除,中原永无宁日。”湛凞眼中现了杀机,又问:“这几年北狄光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