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电影所传递的思想:战争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由此引发的两族仇恨不过是由战争的疥疮罢了。
  当然,更深入一点的,这些伤亡与仇恨是由发布战争任务的贵族带来的——这一点被很好地掩盖在了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之下,成为庞大冰山深潜于水下的隐秘部分。
  这种隐秘甚至让被专门邀请来欣赏电影的贵族都很难看出来——毕竟从表面上看,这不过是用新奇的娱乐方式演绎出的一部凄美爱情悲剧,关于战争的部分也只是如实描述罢了,然而这隐秘部分却也像一粒小小的种子,悄无声息地根植进观众的潜意识,只待有朝一日在催化下生根发芽。
  当然,观众们在看电影的时候主要注意力肯定是被集中在了爱情悲剧上,嗑绝美爱情,感叹命运弄人,被引导着同情这一对背负家族仇恨而不得不分开的情人,为后续宇智波瞳后续想要推出的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加速木叶内部各族的融合之类的政策埋下伏笔。
  这些被老古板们所看不起的娱乐方式,正在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着新一代木叶人的价值取向。
  ……当然,这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现在的荧幕上正播放着男女主最后的死亡。
  【一如既往的战场,高高悬挂于九天之上的黑色的沉郁的太阳。
  战鼓不绝,厮杀声如沸如腾。
  两人什么也没说,只是如同一对素不相识的敌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仇恨着对方的千手与宇智波。
  喧嚣鼎沸的人声与慷慨雄壮的鼓乐声之间忽而响起一段刀剑捅入血肉的闷响。
  昌浩和佐知子几乎是同时拔刀砍中了对方。
  战场上,他们两人这种行为十分正常,周围其他陷于狂热厮杀的仇恨氛围的族人们根本无暇注意到他们的异常。
  没有下一步的挣扎和反抗,两人只是在最后等待死亡时间静静的凝望着对方。
  ——没有怨恨后悔,这对一向心有灵犀的情人共同地做出了这样赴死的决定。
  他们挣扎过、痛苦过、彷徨过,然而他们只是战争的洪流下被裹挟着的身不由己的普通忍者,无法孤身反抗整个时代,只能被隆隆驶过的时代巨轮碾压成齑粉,成为时代与战争所铸造的一对祭品。
  这样的他们,面对双方家族的仇恨时,既不能背叛家族,又难以自持,无法不去爱敌对立场的恋人。
  唯有死亡得以解脱。
  也只有在濒临死亡之际,两人终于可以横跨家族仇恨,不再做千手与宇智波,只是一对普通的相爱的男女而已。
  两人最后相触在一起的食指与中指微微弯曲勾连,在触目惊心的血泊里结成了一个隐秘的手势。
  ——和解之印。
  镜头忽然从那和解之印的手势往上攀升,变成了俯瞰战场的全景镜头。
  在逐渐上升的镜头中,那对在最后结着和解之印的情人的尸体逐渐被淹没于四周狂热沸腾的厮杀中。
  黑漆漆的乌鸦盘旋于这片天际,用粗哑的喉咙为这一幕人间的悲剧献上挽歌。】
  凄美悲凉的片尾曲响起,片尾的字幕缓缓升起,忍界历史上的首部电影落下帷幕。
  台上关于战国时期的一段爱情故事闭幕了,台下许多人方才露出如梦初醒的表情。
  时长不过两个半小时,大家便仿佛被集体带入了一个战国时期的梦,见证了在那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一对宿敌恋人的悲剧之爱。
  惹得多愁善感的人淌眼抹泪的,哪怕是那些没有失态哭泣的观众也大多面色怅然,虽然电影已经落幕,但大家依然沉浸在故事的余韵之中久久无法走出。
  大多数人的生活只是平平淡淡,日复一日,哪怕是经常需要以命相搏的忍者,也并非人人都过着刺激的生活(甚至大部分忍者根本不想要这份“刺激”),但是只需要块荧屏,就能在属于别人的故事中获得跌宕起伏的情绪体验,最绝妙的是,这种体验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既不至于因为过于遥远而无法理解缺乏足够的代入感,又与现实生活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能够在这种不涉及自身的情况下去沉浸地体验一段他人的人生与情感,足够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反复品味。
  广场上的观众意犹未尽,哪怕播放设备都已经被工作人员收起来了,但也兴致不减,没有从广场上离去,反而聚在一起开始和身边的朋友以及看电影过程中途结成的搭子继续探讨着电影内容。
  一时间广场充满了观众心碎的声音。
  文艺青年暗自垂泪:“果然,站在敌对立场的恋情终究是没有好下场的。那年樱花微雨,一个说是流浪武士,一个说是乡村医女,或许,从一开始便是错的……”
  考据党开始扒时间线:“从细节上看,之前有一次任务提到了当时的水之国大名继承人休意外死亡——这是木叶诞生前五年的事情,那之后通过昌浩在千手过了一次新年可以得知时间到了木叶诞生前四年,也就是说,昌浩和佐知子死亡的时间是在木叶诞生的前四年到前一年间,我的天,也就是说,他们死在了黎明前到来的黑夜中!”
  旁边的人忍不住感叹:“明明只要再坚持一下就可以了,这对苦命的恋人就可以看到家族结盟……”
  “可是那个年代,说实话,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千手和宇智波最后会结盟,木叶的成立可是让忍界当时都大吃一惊呢!昌浩和佐知子身处其中,更知道两族之间的仇怨,所以对于未来根本无法抱有任何的幻想吧。况且就是结盟之后,千手和宇智波也根本没有联姻的例子……这么一想更悲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