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有几个大汉从身后呼喊着跑过去,方鉴听见怀中女郎沉重的呼吸声。
过了许久,方鉴见那几人跑远了,方才放开女郎:冒犯了。
谢大人救命之恩。女郎几近落泪,忙不迭地道谢。
好人做到底,方鉴便领着她寻了一处客栈投宿,到了无人处方才向她询问缘由。
你叫什么名?现下能与我说说那些人为何追你吗?
我叫卓观颐,那些是我父亲的人
方鉴认真听她说了前因后果,又叫了一桌饭菜令她果腹。过去一年高云衢在教方鉴研读律法,因此她一听便知,这样的案子地方州府都是不愿意去碰的,皆是拉扯不清的纠纷,加之没有家族护佑,一介小儿的话甚至没有人会认真听。
大人,您应是大人物,您能告诉我吗?为何我的母亲素有善行,却早早亡故,而我的父亲德行有亏,却能将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不是说善恶有报吗?为何我与我的妹妹要受这样的苦难呢?女郎向方鉴发出了疑问。
方鉴沉默了,她曾经也有同样的问题。小女郎跪倒在她脚下的狼狈模样像极了当年的自己。她回望女郎倔强又悲戚的眼眸,叹道:善或恶,甜或苦,易或难,皆是命中注定。你如今受的苦,大约是天要降大任于你,因此必先打磨你的心志与筋骨,只要你熬过这一切便能强大起来,有所作为。
您愿意指点我吗?我要如何熬过这样的痛苦?
你有悍不畏死、奋力一搏的决心吗?
我有!女郎站起来,再次跪倒在方鉴面前,声音无比坚定,即使前路是荆棘火海我也要蹚过去,留在原地与等死无异。求您教我!
方鉴看着跪伏在她脚下的女郎,心中五味杂陈,她攥了攥拳,又松开,将卓观颐扶起,一一给她讲明白为什么她去县衙去州府状告都没有结果。
卓观颐心下绝望:如此说来,我到哪里都没有出路了?这世间难道便没有公道了吗?
公道。方鉴将这两个字嚼了嚼,很多时候公道是要靠自己去挣的,哪怕豁出一切。
还有一条路或有机会,但有代价。方鉴迟疑着道。
卓观颐重燃希望,毫不犹豫地求道:求大人教我!
京中皇城外有登闻鼓,鼓之可令冤情直达陛下案前。而要敲响那鼓,需得先受二十杖,一个不好非死即残那鼓有数十年没有响过了。
我去,我要去!谢大人!
方鉴苦笑:我也不知我将这说与你听,是救你还是害你。
是死是活皆是我自己决定,与大人何干呢?大人愿意告知,于观颐已是天大的恩情了。
方鉴细细讲了相关的事项,又指点她改了状纸,最后取了一锭银钱交到她手中,方才将她送出客栈。
大人可否告知名姓,若还有来日,观颐必当报此恩情。卓观颐看着方鉴的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感激,方鉴挪开了眼。
这便不必了。记着,出了这个门,你就当从来没见过我。哪怕在京中再见,也要当成是陌生之人对待。切记切记。她这般说道。
那我日后要如何报答您呢?
你能好好活着,好好长成,便是对我最好的报答。方鉴叹道。
我记着了。卓观颐冲她认真地行礼,方才转身而去。
方鉴伫立在门口,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一直到看不见为止。她自嘲地笑了笑,小女郎当她好心,却不知她脑中转过了无数的念头,算了又算,终决定赌这一把。想起自己当年是真,同情是真,但那千转百回的心思和算计亦是真,这一刻她顺着本心做出了这样推波助澜的决定。
她在赌,赌小女郎的不甘与怒火能支撑着她走到京城敲响登闻鼓,也在赌陛下等的就是这样一个能把事情闹大的火星。她在高云衢身边呆了五年,高云衢对她从不设防,所有的东西都摊在书房里任她翻看,她比谁都知道高云衢的宏图壮志,知道她与陛下的蛰伏以待。她也愿意为她们添上一把柴薪。
她赌对了,一切如她所愿。但万万没算到的是,卓观颐敲响登闻鼓那一日的当值御史是她方鉴本人。
狂奔向登闻鼓院的路上,她的脑中转过了无数的念头,卓观颐会认出她吗?会戳破她的算计吗?她要避嫌吗?她该如何做?
她在近处缓下脚步,整理冠带,也压下了心中的不安,一步一步走到卓观颐面前。卓观颐看见她,眼中闪过一瞬间的光亮,而后沉下去,似乎真的不认识她。
板子落在卓观颐瘦弱的身躯上,方鉴就站在她面前看着,那刑罚落在卓观颐身上,也落在方鉴心里。在广袖遮掩下,方鉴攥紧了拳,指尖几乎要在掌心里掐出血痕。她强迫自己不要挪开视线,她得看清了,记住了,有一个人因为她的算计一步一步来到这里,咬着牙吃下了这难捱的苦。而她得负起责任,帮她,帮无数同她一样的脆弱的小民讨回一个公道。
卓观颐敲响了鼓,转过身跪倒在地,冲着她举起状纸,喊出草民卓观颐状告家父叶泽侵吞亡故妻主家产,请大人明察!的时候,方鉴仿佛在她身后看见了曾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