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清商随风发:《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全文: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就是说这个be是在名字里就写好了的。而琼和琬都是美玉,美玉再宝贵,也还是个物件,在这里的喻义。
*师旷辨亡国之音:出自《韩非子》。大概就是晋平公不听师旷劝,非要听自己不配听的音乐,先听了清商,再听清徵,又听清角,后来果然遭报应了。师旷不仅是个乐师,还是个正直的有政治才能的臣子。她爹自比师旷,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呢。
**看到好几个朋友站罗宋,但本来没打算怎么写罗素微的。罗素微是宋琼的对照组,同样的逆境,有人选择一叶障目明哲保身,有人选择奋起反抗披荆斩棘。倒不是说前者做错了,她只是做了普通人最常见的选择,凡人怯弱是没有什么错的,也不应被苛责,但也正因如此才更能反衬宋琼的光芒。
而宋琼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完美这么强大的,她的坚定源于陈清商,正是有了陈清商才有了这个发光的宋琼,陈清商是宋琼的光源。没有陈清商,宋琼与罗素微不会有太大区别。而若是没有看到宋琼,陈清商永远也不会揭开那层幕布直面现实。她们俩是互相成就,她们的关系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情谊,超过朋友超过爱人。
宋琬是被两个姐姐的光照到的人,她为什么针对罗素微,一方面是因为恨铁不成钢,另一方面她一直在苛责的其实是自己,是那个在阿姐受尽苦难的时候无能的自己,她只能用罗素微一遍一遍提醒自己,永远记得阿姐的话,不要放弃向上不要变成那个样子。
陈守一看似是占有了姐妹的东西,享了重男轻女的好处,成了既得利益者,但他也无时无刻不被父权折磨。他对宋琼也很微妙,正妻对他是很重要的,所以他也是爱重她的,但他同样嫉妒她,这就使得他很阴晴不定,他一生都对宋琼心怀愧疚,所以不敢面对她。他也不是天生的坏,他就是父权体系下彻头彻尾的一个悲剧。
宋琼是所有人的白月光,笑死。这一段虽然很刀,但我其实很喜欢。你们觉得呢?
第43章 新天
随着新任沁州太守到任,方鉴在沁州的差事步入了正轨,忙过了初始的一波混乱之后,慢慢地便也稳定了起来。饶是如此,待她回过神也已近年关,在沁州改换新天的鞭炮声中,永兴十四年来了。
沁州各大望族都在这波清算里受了大大小小的影响,一个个夹起尾巴做人,沁州上下的官吏几乎换了个遍,与豪族有关系的多多少少做过些渎职之事,便全被罢官,中高阶的官员由吏部选派,陆续到任,而低阶的小吏则在沁州本地重新招募。不知是不是陛下授意,新到任的官员们也多是女官。本地豪族已然处于劣势,自然也见风使舵,尽力保全身家,也就不得不让能干的女儿们站出来向女官们积极靠拢,如陈家宋家则直接由女郎做了家主。儿郎们享尽好处的日子一去不返,哪怕再多不满,他们也只能憋在心里,私下里偷偷抱怨一轮,不敢做些什么。
在庶民阶层则迎来了新一轮的民风开放,越来越多的女郎走出家门,只有女儿的人家也终于能挺直脊梁做人,光明正大地炫耀自家女郎的好。不少已婚的女郎前来状告夫郎要求和离,也有许多小民状告豪族侵占田地巧取豪夺,官府全都依律判了,不偏袒任何一方,而这已是百姓从未见过的青天了。
新年里,官府封印,忙碌了小半年的方鉴也终于有时间走出衙门到沁州的街头走一走。沁州商贸发达,百姓富庶,城里也热闹,又是春节,到处都是喜气洋洋,来往行人脸上都带着笑。方鉴走在人潮里,也被他们的快乐感染,瞧见路边有卖糖葫芦的,便掏钱买了两串,一串塞给绣竹,另一串自己拿在手里不太优雅地边走边吃。走到一处卖麻糖的又想买上一些,便站在边上等摊贩给她包,绣竹笑话她像小儿一样喜吃甜食,她也不恼,笑着与绣竹闲话。
阿娘,阿娘,我想吃糖!
身后响起小女郎稚嫩的声音,方鉴回头去看,却看见了牵着小女郎的罗素微。罗素微愣了一下,忙向方鉴执礼,方鉴微微躬身回了礼。
罗素微是头一批与夫郎和离的沁州女郎,她的夫郎算不上坏,远不如后面那些哭诉着虐待欺侮的女郎凄惨,她只是觉得那样如土偶般的日子当真无趣至极。她曾以为那是她一辈子都走不出去的圈,可在她就要认命的时候,光照了进来。那光是她曾经的友人们一点点徒手凿出来的,开始是两个人,后来是无数的人,年复一年。她也曾觉得她们在做无用之功,可谁曾想,功夫不负有心人,有朝一日真叫她们做成了呢。
宋琼和陈清商来寻过她很多次,希望她能一起来做这件事,可她拒绝了,她心存畏惧,她也不相信能成。待到宋琼死后,她更坚定地相信人得认命,这就是她和宋琼的命。她知道陈清商和宋琬在做什么,于是她与几个闺中姐妹一起办了秋兰,说是与飞蓬互别苗头,可也叫飞蓬不那么扎眼,她嘴上说着比才名不能叫飞蓬比下去,心里却还是想着她们好的,她只是远远地看着。这就是她,一个怯懦、卑劣、自私的人,她这般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