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并无。高云衢接着往前走,话语轻飘飘地随风而来。
老师?方鉴心中不安,快走几步伸手揪住了高云衢的袖口。
高云衢顺势回身瞪她:松手,像什么样子!
不要。方鉴不肯放,又问了一遍,老师没有什么要教我吗?
高云衢无奈地放弃叫她松手,看着她道:你那天的话我仔细想了想,觉得不无道理。以往我总怕你走不稳要跌跤,却没有留意到那也是你该要去经历的事。京兆府不是个好做的差事,你是定会吃亏的,但这些亏唯有你自己遇上了,才会记着,我又何必多说。
老师说过的话我都记着。方鉴已是二十又四,可高云衢看她仍当她是个少年,她的眼中也总还有少年人的真诚与火热。
那是不同的,高云衢趁她不备,从她掌中抽出了自己的袖口,一边整理袍袖,一边道,总之遇事多问问上官,出不了什么大事,顺应本心便是。
好吧。方鉴有些不情愿,但也不再追问了。
高云衢走出几步,又想起什么,回身对她道:既是要自己去闯,那以后少来问我,我也不会告诉你的,自己去想。
啊?方鉴万万没想到,本是不叫高云衢觉察心事的托词,竟叫高云衢认真以待了,她放柔了声音,娇嗔地唤向高云衢,试图挽回一些,老师~
你高云衢被她这幅娇俏的样子梗了一下,哼了一声道,喊几声都没用,记着啊,我不会管你的。
多难的事也不管吗?
不管。高云衢本是斩钉截铁的语气,不过片刻又迟疑了,唔我信你能做好的,你自斟酌着去做吧。
比起方鉴,高云衢的去向更难定夺一些。身着绯紫的朝臣们都明白,考绩法早便得了陛下青眼,是早晚要推行的,现下不过是替回避法做了一回筏子。而高云衢做的是明修暗度的事,明面上是反对之声甚嚣尘上,陛下不置可否,实际上则是高云衢每到一处便理清一处推行一处,假以时日便能将大龙连成一线。
虽是或早或晚,但总是越晚越好,多数朝臣还是倾向于让高云衢留任光禄寺,而陛下自然不是这么想的。
卫杞算了又算,这一次地方出缺不少,朝中的三品四品也要放出去一批,如此腾挪一番,刑部、工部、大理寺、通政司都有空缺。她想令高云衢往刑部去,六部的事务更繁重些,也需要先寻摸一部打个样,为来日的推行打好地基。
她便暗中着了人在廷推之时举荐高云衢。但六部堂官到底是中枢要职,刑部工部虽不如吏部户部职高权重,也不如礼部清贵,但也是各方势力争夺的重头。二者相比之下刑部略重于工部,刑部侍郎的位置也有更多的眼睛盯着。头一次廷推,各方举荐人选竟有七八人之多,每一个都有所争议,甚至当场就有朝臣弹劾。
卫杞坐在高座上,看着下面吵做一团,百无聊赖地在袍袖底下捏着自己的手指头打发时间,她已见多了这场面,知晓他们还得吵上一会儿,她只需等到吵完了出来主持公道即可。有时候她甚至觉得,这些事情仿佛跟她这个皇帝没什么关系。她在御座上坐得端正,皇家气度叫她拿捏得到位,脑中思绪却不知飞到了何处。一会儿是五岁的皇长女童声稚语的模样,一会儿是卫枳与阿晞玩闹的场面。哦,想到卫枳,她也老大不小了,要与那崔家女郎玩到何时?找个时日得去问问。崔意诚是个废物,他那夫人倒是有些手段,崔家那小女郎也算是小辈里出彩的了。唔论出彩高卿家的小学子才是头一个,明日可期。高卿,高卿
她想起高云衢,便不动神色地看了高云衢一眼。这些年高云衢的精力全在考绩法上,甚少参与其他朝政,上朝之时多如老僧入定,卫杞偶尔也会促狭地想她是不是站着入睡了。依着帝王心术,她本不该这般信重高云衢,可奈何高云衢太懂她在想什么了。她这些年其实并不太召高云衢说话了,她已长成,不再是当年手中无人可用的小皇帝。她知晓孤臣不好做,君臣相得多年,她也不忍叫高云衢站到那风口浪尖上,可高云衢自己走了出去,每一步都踩在卫杞预设的地方,叫卫杞惊喜,也叫卫杞困惑。高卿啊高卿,你在想什么呢?你又是为了什么呢?
第49章 工部
廷推的争议又持续了一段时间,最终定下了高云衢转任工部侍郎,仍是正三品。工部是六部之中权势最弱的一个衙门,主管天下工程。尚书程霁出身世家旁支,是个醉心营造之人,不多话,也不爱参与朝政。工部虽声名不显,却事务繁多,程霁自也不愿意叫高云衢来做什么改制,她是埋头做事的人,最是讨厌朝堂之上你来我往的那套。
主官不喜,下属生畏,高云衢也不恼也不急,只每天按时点卯,在衙门里看些文书记档,遇上看不懂的图纸便寻人去问,上到尚书程霁,下到工匠杂役,她都一视同仁地问,得了回复便也真诚地谢。日头久了倒叫程霁有些难安,自觉对高云衢有些偏颇,态度便也好了起来,一些她自己并不擅长的交流之事便都丢给了高云衢,慢慢地倒也叫高云衢寻摸到了与程霁打交道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