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脏款呢?赃款去了哪里?少尹沈铸追问道。
据供述,他们每旬会将银两押到一处院落,放下银两便会离去,主家自会来取。通传消息皆是信件,从未照面过。
府尹尹默不敢置信:这么大数额的银钱往来,没人监管,他们就不动心思吗?
怎么没有呢?方鉴叹道,自然是有人动了。主导的那人隔天便死了,附和的那些人,家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应是有人暗中盯着。之后便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你方才说送去一处院落,查了吗?尹默想了想道。
查了那是武威侯府的别院这案子越查越大,已经滚进来不知多少高官勋贵,叫人心惊胆战。
尹默和沈铸闻言亦是沉默。武威侯是正二品的实权武勋。老武威侯跟随永初帝一路拼杀,打进京都的时候,将永初帝的大旗插上城头,因而受封武威侯,三代帝王对武威侯都是多有眷顾,老武威侯去后,爵位传给了长子,现今这位武威侯人在东南镇着水师,兵权在握。京内武威侯府只有妻妾幼子。这样的人家不是随意能动的,若是没有结果,京兆府上下遭罪事小,叫边境不稳方是大事。
尹默听了也觉头痛,他虽长袖善舞,但武威侯常驻东南,夫人不常出门交际,家里就一个小郎君,自然跟他搭不上关系,他想了想看向方鉴道:确实是件麻烦事,临深打算如何做?
大张旗鼓传唤武威侯家眷确是不妥,下官思来想去,是不是可以私下请武威侯小郎君先行叙话?
沈铸与尹默互看了看,觉得到也算是个法子,便问:你认得魏小郎君?
并不认识,但下官想着求一求长公主牵这个线。
尹默眼前一亮,卫枳确实是绝好的人选,一来她在京中年轻子弟之间交游甚广,应是认识魏家小郎君,二来她深受陛下信重,算得上是陛下耳目,此案牵涉过广,又尚未查明,京兆府还不敢将之摆上朝堂,但若是从长公主处传入陛下耳中,那说不定还是个好事。
你在长公主处说得上话?
不过几面之缘,勉为一试。只盼殿下心善,愿为援手。方鉴拱拱手,说得谨慎。
那我与沈少尹也一同给你写个帖子吧,不知殿下是否愿意援手
方鉴寻卫枳,自然是请崔苗牵桥搭线。崔苗被陛下盯得死死的,事务多得惊人,卫枳也是被抓着干活,都在陛下眼皮子底下,皆不敢动小心思,两人也是许久不见了。
方鉴特意在悦和楼定了雅间请她们来,也叫她们松快一二。卫枳知她好意,便也投桃报李。
听方鉴说完,卫枳与崔苗皆是一愣:武威侯?你是说武威侯?
武威侯有什么问题吗?方鉴困惑。
魏侯爷掌家甚严,他家大娘子少时淘气,叫他追着打了三条街,大娘子哭嚎了一路崔苗说起来都心有余悸,那三条街住的都是高门大户,那一日每户的孩童都觉得父母看自己的眼神里带着一些别的味道。
这这也过于严苛了方鉴也不曾想到是这样一户人家。
所以他们家子弟皆有出息,魏大娘子现今在西南边军是小有名气的一员小将,二娘子跟在侯爷身边,也是战功赫赫。卫枳接道,总之,以武威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脾性,是绝不可能做出这等事的。
会不会是恶奴借主家名头生事?方鉴想了想又道,我查了那处别院,是在魏小郎君名下。
魏立淮?卫枳一听便笑了,这好办呐,我进来的时候可看见他了,唤他过来一问便知。
魏小郎君才过弱冠,前头还有两个阿姐支撑家业,侯爷年纪大了又常在东南,倒也不怎么管束他,叫他长成了浪荡纨绔的模样。
阿枳姐姐,好久不见你出来玩了,我可想你呢。魏立淮也曾是跟着卫枳飞鹰走马的一员。
卫枳笑道:少来,你怕不是早就忘了我。
哪能啊?魏立淮长得清秀可爱,甚是讨喜。
卫枳便与他介绍了方鉴与崔苗,并说了前后因果。
魏立淮一听便急了:绝无可能!我怎么会做这种事!阿爹会打死我的!
那是否会是恶仆背主?
我长姐幼时不过是年少无知进过一回赌坊就被我阿爹追打了三条街,他最是厌烦这害人的玩意,全家上下皆知,谁敢去碰这事呢?
敢问郎君,那处别院现下是何人管事?方鉴思虑片刻问道。
哪处?魏立淮一看便是不知庶务的性子,名下有几个别院都记不太清楚,方鉴便与他说明了位置。
啊,那处还真不是我家的别院。魏立淮想了想,几年前有一回在悦和楼,一位郎君手头拮据结不出账,我见他相貌堂堂、衣着华贵,应是一时不趁手,便替他结了账。一问果真是富庶之家,只不过家人不在身边,又丢了钱袋。他家在澄州,因为感激于我,离京之时将自己住的那处别院赠与了我。魏立淮是个不通庶务的,旁人给了他便拿了,他眼中一座宅院与一块美玉也无不同,也没当个事,转头便忘了,也没派个管事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