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中药的苦是不能细品的苦,热着苦,冷了更苦,它要一口气喝下去才最安全,越是慢着喝,味蕾细品那股苦意,只会越品越苦。
  第一次,他忍住了,没吐。
  第二次,没忍住,吐得稀里哗啦。
  可药不能不喝,再熬一碗继续喝qaq。
  但不得不说,除了难喝,它真的很有用。
  至于药膳……做得好吃叫药膳,做得不好吃还不如喝中药呢。
  这些事,兰波老师不知道,唐栗也不提。
  他担心万一提了,兰波老师不愿意来怎么办。
  当然,看中医调养身体不一定非要到喝中药调养的地步。
  最好还是食疗,如果非要吃药,请一定要开药丸。
  给兰波老师把脉的大夫是从海那边的种花来的,名字叫郑濮豪,看起来俊秀儒雅,相处起来令人如沐春风。
  就是长得太年轻了,看着有些不太可靠。
  中医这个职业是年纪越大,给人的感觉医术越好越可靠。
  郑大夫目测三十岁以内,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给人无限信任的样子。
  不,不行,不能以貌取人。
  对方能坐在这里看病,至少能保证对方的医术至少是能出师的,否则仁心堂岂不是自砸招牌。
  兰波老师在木椅上坐下,手臂伸直放松,掌心朝上,手腕轻放在脉枕上,雪白的手指自然向掌心内收。
  郑大夫人虽年轻,却见多识广,无视对方此时此刻异于常人的穿着,娴熟地将指尖轻压在手腕内侧的桡动脉上,垂下眼帘,仔细感受指间下,温热的皮肤内血液流过血管的微妙感触,进行脉象分析。
  号脉的时间不长,郑大夫收回手,边观察兰波老师,边向兰波老师询问问题,偶尔需要唐栗帮忙补充的,唐栗会开口,否则唐栗是不会自作主张说话的。
  经过一系列望、闻、问、切的常规看诊流程,郑大夫表示,兰波老师的脉象平和、节律均匀,非常健康,面色唇色虽然不太正常,但那是因为中暑。
  怕冷有一部分体质因素,却不是主要原因,更多的应该是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这就需要患者自己努力了。
  郑大夫给开了点药调理体质,又规定了食谱,药补加食补看看效果。
  拿到药品单子,唐栗和兰波老师向郑大夫道了谢,唐栗去收银台付账,兰波老师去配药处等药师配药。
  不常去中医馆的人,就是看药师配药也会觉得新奇。
  一面墙全是红色带汉字标签的木抽屉,每个木抽屉都不大,且大小一致,里面装的药物也不单单是一种,有的抽屉里,甚至装了两种、三种。
  兰波老师看不懂中文,不知道药师拉开的每个抽屉里都装着什么药。
  他只能从药物的外形辨认,有的是植物、有的是动物的一部分,有的看不出来,像是石头,又不像石头。
  药师用金色的像是天平的计量物品称量那些药物,再把它们均匀分摊到每张摊开的黄褐色的大纸上,林林总总,很快就积成难分彼此的一大堆。
  虽然不知道这种奇奇怪怪的治疗方法到底有没有用,但至少,兰波老师挺喜欢这些药草散发的气味。
  有些苦的芳香,闻起来让人舒心,也不刺鼻。
  药师手脚麻利把药物称量好,把药包打包好递给面前这位出奇俊美的外国少年。
  这时候,唐栗也付好药费过来,手上还拿着酸梅汤,一瓶冰的,一瓶常温。
  不止兰波老师有点中暑,唐栗表示自己也离中暑不远了,一会儿还要无空调开车回家,必须要冰镇酸梅汤续命。
  “给你,尝尝。”冰的给自己,常温的给兰波老师。
  “谢谢。”
  兰波老师接过去,拧开瓶盖,慢条斯理地喝下去。
  酸甜爽口、余味悠长,隐隐地还有一股金木犀的香气。虽然不清凉,可是一喝下去,心里的躁意很快就消失了。
  兰波老师挺喜欢的,加上确实口渴,没忍住多喝了几口。
  金绿眼眸的美少年,眼角余光扫到了配药处的一角,就见刚刚为自己配过药的药师现下正在为另一位客人配置药材,拿出来的药呈黄色的圆柱,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当下就好奇地问唐栗:“栗,那是什么?”
  “?我看看。”
  唐栗顺着兰波老师的视线看过去,当看清药师是从标着什么名签的柜子里拿出的药材后,想要脱口而出的话在嘴里紧急刹车,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才比较委婉。
  “……那个吧,那叫人中黄,好东西,就是来历有点尴尬,我劝你别细问。”
  兰波老师看她模样尴尬,知道再问下去就是为难人了,便不再追问。
  “好。”
  唐栗舒了口气。
  如果是牛黄、五灵脂、望月砂,唐栗还好给兰波老师解释,人中黄就算了。
  药是好药,就是制作流程比较挑战普通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况且兰波老师回家后还要喝一段时间的汤药,万一给人激起生理性厌恶怎么办。
  回家的路上,唐栗先去了宠物医院,把自家手术后仍旧昏迷中,可怜受了大罪的小白猫一同带回家。
  小心放在开着自然风空调的唐栗自己房间里的柔软猫窝里,随后走出房间,给屋门留一道口子,要是茯苓糕醒来后‘喵喵’叫,唐栗和兰波老师也能听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