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林眠想了想,摇摇头:“我们家的两室一厅应该不用怎么金融。”
家长们都不太懂这些,但也尽力帮他们联系懂行的老师或长辈,帮他们做参考。
一个在海外做大生意的华侨亲戚给他们提供了意见——
计算机系。
据这位华侨亲戚说,海外科技迅猛发展,这阵风已经刮到了国内,计算机行业是朝阳专业,以后很有前景。
他们在电话里聊了很久,林眠和傅铮都有点心动。
不过,学这个专业的成本可能有点高,要自己买电脑,配置不能低。
挂了电话,两个人还在考虑,傅铮的父亲直接掏出了钱包:“想读就去读,多少钱?给你俩一人买一台最好的笔记本电脑。”
林眠张大嘴巴:“傅叔叔?”
傅铮也震惊了:“爸,我们家怎么有这么多钱?”
“这些年爸跑货赚了不少,我们家也不怎么花钱,爸大概攒了一点,打算以后在你工作的地方买房子,五万块够不够?”
“五万!”
“那一人五万?”
“一人五万!”
“下午就去看电脑。”
林眠家长连忙阻止:“老傅,你给小铮买就好了,我们家也给小眠存了一笔教育资金,肯定够的。”
既然家里人都同意,那就选定这个专业了。
林眠端端正正地把“京华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写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后面又加了几个保底的学校和专业。
七月份,两个人就收到了京华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回学校领通知书那天,他们顺便拍了高中毕业照。
周自远把家里的相机带来了,一群朋友站在学校门口,拍了无数张照片。
紧跟着,两家人特意带着两个小孩,去新城区买了电脑,还买了各种东西。
八月底,林眠和傅铮收拾好行李,家长们也都请了假,一行人坐上前往京华的火车——火车比飞机票便宜很多很多。
原本傅铮还有点不好意思,十八岁少年人的自尊,让他原本打算和眠眠两个人去学校报道。
但是林眠认真地对他说:“我们要读四年大学耶,爸爸妈妈看见学校长什么样子,这样以后我们跟他们说,我们在上课、在吃饭,他们就可以想象出那个画面了。”
好吧,傅铮对上父亲期待的目光,最后没有拒绝父亲帮自己提行李箱,送自己去学校。
夜晚的火车车厢一片安静,只有火车哐哧哐哧的声音,睡不着的林眠和傅铮挤在硬卧下铺,在家长们的眼皮子底下,小声说着悄悄话。
第32章 创业
32
一天一夜的火车,林眠和傅铮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京华科技大学报到。
两个人同校又同系,还是一个地方来的,也就理所应当地被安排在了同一间宿舍。
四人宿舍,另外两个舍友都是京华本地人,行李不多,可能打算时不时回家去住。
宿舍里还没有无线网络覆盖,所以他们刚到,就有人来推销有线网络套餐。
有电脑没网络肯定不行,所以家长们直接掏钱给他们宿舍办了一年的。
傅铮看着工作人员忙上忙下,一会儿接网络,一会儿给他们讲解怎么连接网线,忽然嗅到了商机。
带电脑的学生越来越多,相应的,他们对网络和电脑维修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是帮他们安装网络的这家店,开在学校北门外面,离宿舍很远。
所以……
傅铮从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把自己的电脑拆开又装上,反复研究。
大一下学期,刚开学,傅铮就印了一百张名片,放在十五栋宿舍楼楼下,在学校里开启了电脑咨询与维修店铺,咨询费一次五元,上门维修一次十元,更换零件原价自费。
名片一经发出,傅铮的电话就被打爆了,还有——
林眠午睡起来,握着自己的手机,质问傅铮:“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给我打电话?我还以为我要被打了!”
傅铮一脸无辜:“眠眠,印刷店的老板说,名片上多放两个电话,顾客比较容易找到,我没有两个电话,旁边的客人就说,把老板娘的电话放上去。”
老板娘,指老板的老婆,也指老板的男朋友——林眠。
林眠照着他的胸膛,使劲给了他两拳,在傅铮承诺,承包他这个学期的零食费之后,才点头同意,和他一起。
从今天起,两个人除了上课,就是提着工具箱,上门去修电脑。
不到一个月时间,林眠就实现了零食自由,林眠生日那天,两个人还去大火的西餐厅吃了一顿好的。
两个人端着装着可乐的红酒杯,微笑示意,相互碰杯。
优雅,高贵。
他们的生意越来越火,甚至扩大到了隔壁京大,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终于有一天,林眠受不了了,提出抗议:“每天在宿舍里跑来跑去,我腿都跑细了,每天吃的那点零食根本补不回来,我不干了!”
于是两个人开始想新的出路。
傅铮想起自己初中时,在学校里搞代理的事情:“眠眠,我们可以搞电脑维修培训班,学费三百。每栋宿舍楼里找一个代理店长,代理店长免费听课,免费拿零件,不过赚了钱要和我们二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