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欺君之罪> 第44章

第44章

  人皆慕强。
  便是大多数学生不喜武夫粗俗无礼,也实在无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挑剔许活。
  而如郭朝这样父辈武将出身的,看着许活的眼神全是跃跃欲试。
  许是没多久,崇文馆对许活竖起的屏障就会溃散。
  陆峥如鲠在喉。
  偏偏他回府后,兄长陆屿还会问及许活。
  陆峥不是见不得人出色,他只是见不得兄长对旁人赞誉,自然越发看许活不顺眼。
  既然暗暗地排挤孤立无甚作用,陆峥便开始明晃晃地在学业上与她争先后。
  许活纵使天赋不如他,可从不畏挑战,也不怕输,不如便用加倍的努力弥补,力争上游。
  陆峥原本还有些高傲松散,渐渐地越来越认真,势必不给许活出头的机会。
  就像是平静的湖水里忽然游进了天敌,两个人搅得崇文馆的学生们都不禁紧张起来,学业上愈加专注。
  朱振见到这一切,都快要疯了,欲哭无泪,恨不得重回到他撒泼打滚儿那日,抽自个儿几个巴掌。
  而学士们全都乐见其成。
  与此同时,方家族人和侯府大娘子许婉然皆进京了……
  第22章
  方氏一族是商户出身,巨富,原本有伯府,有权,有靠山,后来伯府爵位没了,状元出身、前途无量的方灏故去,权也有等于无了。
  毕竟靠钱打通的渠道关系,总归不如自家人那么得力。
  忠国公府势大,表露出对方氏族人的不信任和防备之意,方氏族中纵有不满,怕得罪忠国公府,自然也不可能非要来插手姐弟俩的事。
  是以,这些年方静宁姐弟和族人几近断联,寄人篱下,只能依赖国公府。
  这样的情况下,方氏族中突然收到方景瑜的亲笔书信,言明姐姐方静宁与平南侯府世子定亲,请族人入京,族人们皆惊异不已。
  财帛动人心,尤其方灏夫妻还留下深厚的家底。
  族中不少人原本都恶意揣测过,忠国公府许会觊觎方灏的家产,直接将方静宁配给国公府里的哪个郎君,等方景瑜长大随便打发了亦或是他干脆出什么意外,国公府好吃绝户。
  他们万万没想到,方静宁竟然能和平南侯府世子定下亲事。
  平南侯府可不是寻常人家,以忠国公府的作风,竟然会给方静宁定下这样好的人家,方静宁一嫁过去便是世子夫人,将来会是侯夫人……
  “难不成咱们误会国公府了?”
  “到底是亲外祖母,当初满京城谁不说方灏媳妇儿在娘家千娇万宠,许也是诚心疼亲外孙的。”
  ……
  这样的议论,族中自得到京中消息便极多,大多数族人还是觉得不真实。
  但既然信送来了,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族中皆得来人亲眼看看。
  方家的族长原本是方静宁和方景瑜家这一支,上一任族长便是他们的父亲方灏,方灏去世后家里只剩下两个黄口小儿,族长便由与方灏祖父为亲兄弟的这一支接下来。
  如今的方氏族长方源,辈分算起来,是方静宁和方景瑜的堂伯。
  这一次,入京的便是族长夫妻与其子方景鹤,并几个在族中颇有地位的族中长辈。
  方家接到信便收拾筹备,没有立即进京,十余天后,直接包下一整艘大船,从水路进京,抵京的时间和走陆路比也不晚什么。
  这日一早,方家的船便停靠在距京城最近的港口,若是下船便赶路,当日便能到京城,只是船上东西太多,卸货装上马车也得大半日,方家人便打算在附近的镇上暂住一晚,明日一早再进京。
  方族长等人先下船。
  船夫和下人们搬货往传下抬东西。
  方景鹤问:“爹,咱们明日是先安顿好再去找人,还是直接到国公府去?”
  方族长沉吟。
  方家四房老爷道:“咱们没拜帖,跟忠国公府也不甚熟悉,贸然上门,人家还不知怎么想咱们。”
  方家五房老爷有不同意见,“静娘和景瑜就住在忠国公府,咱们每年的节礼也在送,又不是上门打秋风。”
  说起这个,方四老爷又不满起来,“咱们每年都不少送,他们回的是什么,要不是看在是他们两个的份儿上,便是国公府,咱们也犯不上去热脸贴冷屁股。”
  方家不是普通商户,虽说方灏去了,确实多了许多麻烦和不便,可在当地也是有权有势、有头有脸的地头蛇,地方官都有给几分薄面的。
  国公府这样傲慢的态度,他们属实不舒服。
  “港口人多耳杂,少说些吧。”
  方族长制止两人,随即吩咐儿子:“先派人快马加鞭到京城送信儿,看那头如何回复。”
  方景鹤点头,顿了顿,问:“爹,送信儿到忠国公府吗?”
  方族长道:“送到方宅,有老仆去通报。”
  方景鹤明白,立即去安排。
  一骑一马行得快,刚过午,便到了京城方家的宅子。
  方家旧仆得知族长等人到了,喜气洋洋地赶紧去忠国公府和平南侯府报信儿。
  平南侯府早就交代过,若是方氏族中来人,便第一时间通知他们。
  忠国公府——
  方静宁先知道了,立即就叫婢女去告知方景瑜。
  方景瑜激动得读书都忍不住分心,下了学便赶紧到她屋里里。
  “阿姐,咱们家的族人真的来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