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许活嘴角动了动,信口雌黄:“做得极好,再来一次。”
她至今只对两个人如此有耐心过。
小殿下瞬间阳光明媚,跑了几步抱起球,聪明地站在原地直接投。
这一次,球轱辘到许活腿边。
许活捡起,扔回去,“继续,随意投,不必定点。”
小殿下哼哧哼哧地投,许活接球,有时他投得太歪,她便手臂长伸,每次都能精准地捞住球,但自始至终都没有挪动过。
旁边儿摆了适合小殿下个头的方几,上头摆满汤点,小殿下一堂课,要喝三次汤,吃一次点心,满头大汗。
课程时间结束的到了,许活便直接叫停。
小殿下意犹未尽。
稚童,加上身份尊贵,他完全可以哭闹着要玩儿,但许活并不屈服于他的哭闹,每每静静地看着他哭闹。
小黄门心疼不已,偏太子又授意许活放开“教”,他们身份低微,只能到太子妃跟前嚼嚼舌根罢了。
太子妃也宝贝唯一的儿子,但同样不能忤逆太子殿下,待到后来,发现儿子身体越发健壮的像是小老虎,胆子也大了,甚至还能跟太子撒娇。
她看着父子俩亲近,便没了不满。
慢慢地,小殿下也知道哭闹没用,他和别人“玩儿”又不如和许活好玩儿,便会乖乖地结束,学会了自制。
许活照常准备离开,回县衙当差。
有人拦住了她的去路,“许世子,太子殿下召见。”
许活便又回转。
太子状态不错,坐在棋盘前冲许活招招手,“来陪我手谈一局。”
许活立时便跪坐在太子对面。
太子直接问:“你棋艺如何?”
许活恭敬回道:“回殿下,尚可。”
太子随意地颔首,吩咐道:“便像你蹴鞠那日,不必留手。”
许活遵命。
黑白子便在棋盘上尽力厮杀起来,越到后来,落子越慢越谨慎,最后以许活输两子半而终结。
“殿下棋力高超。”
“不必吹捧我。”
太子尽兴,神色怡然,忽然问道:“我听说你与父母感情不佳?”
许活心中微肃,“是。”
“哦?”
太子只一个音,并未问出什么。
许活斟酌道:“臣祖父曾言,臣承袭侯府,便要权衡好大房与二房,否则便会使侯府分崩离析……”
太子指间夹着一颗棋子把玩,闻言一顿,抬眸,又垂下。
许活猜度着太子的心思,继续道:“侯府矛盾,不外乎权和利、情与理。臣非伯父亲生子,继承侯府,伯父伯娘难免担忧臣心向生父生母,置侯府生乱;而臣生父生母,志大才疏,这些年认为臣亲近外人而愧对父母,致使二房不得利。”
太子捏着棋子,一下一下地轻轻敲击棋盘,依旧没打断。
“臣以为,世子的责任和孩子的责任不可糅杂,世子思理,孩子讲情,理在前,情在后。”
“你父母岂不伤心?若是没有你父母予你机会,你恐怕无法坐上世子之位。”
“臣并不否认,然臣坐稳世子之位,乃是臣立得住,得侯府上下信重,若臣不立,则众叛亲离。”许活仿佛置身事外,神情冷静,“臣肩负一府之重任,需得顾全千百人生计,自当取舍,端正己身。倘若不作取舍,父母掣肘,兄弟阋墙,致使侯府分崩离析,又当如何?”
“臣以侯府荣华和敬重报伯父伯娘,以颐养天年报父母双亲,便问心无愧。”
太子许久未曾言语。
许活这一番话,说的是侯府,何尝又不是陛下、太子和理国公府。
太子在其中左右为难,又深受影响,便选择了放逐自己。
未尝不是预见到未来,进而逃避。
许活安静地待着,不打扰太子殿下思绪。
“你也认为,理国公府势大,恐成祸患?”
太子忽然直白一问。
许活不敢言说。
太子道:“今日你随便说,我不怪罪,也不必担心传出去。”
许活便躬身,极为恭敬道,“臣以为,一方独大,皆可成患,非是理国公府一族而已。”
皇后已故,父子生隙,矛盾日深,唯有舅家,始终站在他的身边。太子与理国公府的情分,非同一般。
可太子和理国公府关系越紧密,陛下越不喜,便是将来太子能登基,有理国公府在前,旁人想要出头,便越不过理国公府。
百花争艳是为春,忠臣良将人才辈出,才是盛世之象。
“殿下。”
许活再次开口,此番动之以情,“臣祖父曾教导臣,臣等一生所求在家族延续,屹立不倒方有前程,若是一开始便不放纵,不养虎为患,君臣相得,百年佳话,岂不美哉?”
陛下是天子,太子欲破局,总要先作出些退让。
“臣亦听过,陛下曾亲自教养殿下,父子情深乃是其他皇子所不能及,若是父子尽释前嫌,感情必定会更胜从前……”
太子动容。
……
许活从东宫离开,手心微汗。
她官职底,本就比陆屿等人慢了不止一步,铨试三年又三年地往上爬,不知要耗费多少光阴。
安于现状只是暂时的蛰伏,有机会,谁不想站得更高?
许活不会主动行小人之事,可若是教她抓住机会,总要为自己牟一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