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夏家的郎君也沉着脸,“咱们又不能得罪平南侯府的世子夫人,还能如何?”
“白瞎了那些礼。”夏夫人仍旧气不过,诋毁方静宁,“什么世子夫人,说不准就是表面光,在府里根本没有好日子!”
……
方静宁的日子过得相当不错,不单是生活上安稳,内心也在不断地成长。
她从前只能瞧见自己的苦楚,如今跟着许活看到了平民百姓的难处,看到了更多女子的苦难,再想从前那些,都变得有些微不足道。
而日日相处的许活又是个行动派,她没有精力生出许多的自苦自怜,只想着能为那些可怜的女子做些什么。
但到底能做什么,她还在想。
许活和方静宁重新恢复了夜话谈心,方静宁关心胭脂楼那些女子的情况。
许活告诉了她。
媚娘认罪,要在牢狱中度过漫长的时间;
一部分选择跟着从前的恩客回府做妾亦或是做外室;
一部分即便明知道家乡可能不容她们,依然选择回乡寻找亲人;
最后剩下四十多个女子,无家可归,无处可去,暂时由县衙安置,尽快寻找出路。
方静宁沉默了很久,为每一个选择都感到难过和唏嘘。
说是她们自己的选择,可何尝不是世道逼迫,为了生存被推着选择?
可是……
方静宁忽然愤愤不平,“正室妻子也是无辜的啊,归根到底,还是那些男人多情却似薄情,才害了这么多女子!”
她还迁怒许活,“你也不是个好的。”
许活:“……”
她又不是男子,为何凭白挨骂?
方静宁现在情绪就是直抒胸臆,来得快去得快,也会直奔主题。
她翻了个身面对许活,又觉得不够郑重,便坐起来道:“世子,我有个打算,方家有不少铺子,我想成立一个绣庄,收容她们。”
许活不置可否,反问:“你可了解她们?”
方静宁如何能了解,只是耳闻罢了。
许活道:“她们有的能识文断字,有的擅长琴棋书画,有的舞艺一绝,有的嗓子极好……”
方静宁急急道:“总不能再去重操旧业,以色侍人。”
许活不急不缓,“何必拘泥?男子识文断字,擅长琴棋书画,为何不是只能做绣娘一个营生?”
“可根本没有人给女子做别的营生的机会,她们又有那样的过往,人言可畏,若是在绣庄中,好歹能得些安宁。”
“你不要给吗?”
许活勾唇,看着方静宁的眼神有期待,“并非绣庄不好,在绣庄也畏于人言,可正是因为那些女子经历不俗,心性也不俗,大胆前行,才可能有意外之喜。”
“其实大部分男子能做的,女子都能做,只是别人不准,她们自个儿也将认知局限在了内宅之中。”
“为了迎合男人们的喜好练就的本领,也是本领,男子读书学艺都不易,更遑论女子……”
方静宁陷入思索。
她也想到了魏家的三个姊妹,她之前也在想以后如何帮她们立起来,可明明一身才华不逊于男子,埋没下去,如何甘心?
许活又对她“以色侍人”一言提出不同的意见,“若是有选择,谁不想生来颈上挂璎珞?谁不想端坐高堂上?下九流只是贱籍,不过是贫苦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做。”
“卖唱跳舞做乐师……能清清白白地自力更生,靠本事活着,又有何下贱的?只要百姓一日不能富足,这些营生便永远都不会消失。”
县衙也想打击拐卖,可那些歹人流窜在各地,很难抓捕,也很难彻底消灭,只能徐徐图之,教百姓们对此警戒。
但若是更多的百姓富足,安居乐业,百姓多得教化,是不是就能减少失足和为非作歹的人?受伤害的人也能少些?
许活不知道,但她想去做。
“静娘,不必拘泥,只要我安稳地立着,你便能安稳地立着,你想做什么,大可放开些手脚,很多事情如若做到极致,别人是挡不了的……”
方静宁很受震动,“我得再想想,仔细想想……”
许活笑道:“明日后日再想都不迟。”
“那不成,我得先教她们有安身之处,绣庄还是得做。”
许活手揽在她胸前,按着她的肩躺回床上,“那也明日再想,难道光凭想便能突然出现吗?”
身体能控制,思绪却不能。
方静宁没有反驳,仍然在思考,不过或许是许活给她带来了太多的安全感,不知何时她便沉沉地睡去。
许活亦然。
最初还不能适应身边有人的她,如今完全的在方静宁这儿释放。
……
三教九流皆入籍造册,是个大工程,县衙繁忙,原本县尉各司其职,但人手不足,便也分得不是那么清楚。
许活既要负责本职,还得带人走街串巷查这些黑户,忙碌非常,每日早出晚归,也常常会发生不少追逃动手的情况,也算是搅了京中灰色地带的一池水,为京中治安做了些许贡献。
这一日,许活带人到升平坊,又有个不太干净的,见着他们拔腿便跑,许活追过去抓住人,教衙役押走,抬眼便看到远处巷口那个不起眼的马车上,坐着一个眼熟的车夫。
那是她姐夫吴玉安的随从。
他们来这儿做什么?还轻车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