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江好在飞机上翻看着这几日的照片和视频,戒断反应已然严重起来。
那里远离城市的繁华,绿意的尽头衔接着连绵雪山。山顶之上万籁俱寂,这里的风数万年来不曾停歇。
凝望升起的太阳,在山下燃起的篝火,每一处都让人不舍。
只是看着记录下的照片和视频,都仿佛能感受到当时风里自由的味道。
22岁,这是江好最勇敢的一年。
回来之后,江好研究了几天,把第一个视频剪辑了出来。
注册账号之后,在取昵称这上头犯了难,想了两天,最后还是决定用她用了很久的昵称——
好柿花生。
视频草稿给珮珮看后,珮珮提了一些建议,她按着修改之后,又琢磨了好一会标题才发布。
和大部分新人创作者一样,第一个视频,先分享给好朋友。
群里还在上班的林微月发来一串感叹号小猫的表情包,发来一句前段时间很流行的梗。
“月月:你一定红透半边天!”
但她其实没有预设太多的期待,也没有想过自己成为大博主。
如果说过去的经历教会她什么,大约就如靳斯言在国外,给她寄回的那张明信片上所写的:
不要听别人预设她的人生。
也不要自己预设人生,生活开心,走到哪里都好。
在群里聊了一会,她打开导师群看了消息,又在招聘软件上看了会儿工作。等再次想起来她发布的视频时,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大概是网站的新人扶持,有了一小波观看,零星几条弹幕和评论。
其中一个观众,很认真地留下一大段评论。
“好喜欢这种慢慢来的视频,逃脱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代入感很强,博主加油!期待更多视频产出!”
这个头像没有设置头像,昵称也是注册账号时的初始昵称。
如果不是评论的内容,江好几乎要怀疑是不是网站好心给她塞的<a href=https:///tags_nan/jiangshi.html target=_blank >僵尸粉。
昵称后边跟着一个“粉丝”的小标志。
这种感觉有些奇特,这个账号居然拥有了第一个小粉丝。对于创作者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励。
江好很满足。
隔天江好打开网站的时候,直接愣在了原地。
新增关注和点赞评论后边,都有红色小标志里显示着99+。点开前一天发布的视频,观看竟翻了好几倍。
她翻看了一会,原来是摄影小刘的工作室账号,发布了当时那组“废墟玫瑰”的花絮视频,并且在文案里艾特了她。
花絮视频有几万的点赞,有不少观众顺着文案里的艾特,来看了她的视频。
她自己那条评论多了很多点赞和评论,最高赞的一条评论是,熟悉的默认头像同学,整合了她视频中所有用到的bgm。楼中楼回复里,整齐地“感谢课代表”。
江好想了想,给跟队形回复“感谢课代表”,后边跟上一个爱心的小表情。
“听不进去在说什么,想亲嘴。”
“太美了,已关注,即将见证美女宝宝用脸起号。”
往底下翻翻,也不乏一些不善意的言论。其中一条,十分肯定地表示,“整容脸,一点都不自然,我见过整完的就是这样。”
江好上下看了看,除了这一条以外,这个人还发了两条评论,分别是:“视频剪的好烂,完全没看出要说什么,是当朋友圈发吗?”
“看着家境也不好的样子,谁知道钱是哪来的。”
在此之前,江好几乎没有在社交平台上,发过什么内容。这是第一次直面互联网上陌生人的恶意。
江好愣了愣,倒真的开始思考起视频的风格定位。
网站右下角弹出消息提示,未关注人发来私信,江好顺手点进去。
是那位默认头像同学发来的私信。
-
学校的宿舍,只允许毕业生住到六月底,江好和林微月合计了一下,赶在毕业季租房涨价之前,一块儿出去租了房子。
距离a大地铁四十分钟的小区,loft改成上下两套,房子不大,上下两套都是简单的一居室,讲得难听一点,叫做“串串房”。
但在a城这个寸土寸金的地界,能租到这样的房子,两人都已经很满足了。更何况两人又能住在了一起做邻居。
搬进出租房的那一天,寝室三人约好一起庆祝,a大附近一家巷子里的铜锅涮肉。
大盘的肉下进铜锅里,涮好后裹着醇香的秘制酱料,嘴里全是鲜香。
吃饱喝足之后,聊起闲篇。
珮珮一边问起江好,“靳老师最近还找你么?”一边趁林微月不注意,把点多了的牛肉卷,涮好偷偷放进林微月的碗里。
江好吃的八分饱,喝了两口油切麦茶解腻,摇了摇头。
那天在民宿里不欢而散后,两人再无交集。
林微月夹了一筷子爆肚,裹上麻酱送进嘴里,吃得很香。本来说吃撑了的珮珮,忍不住跟着又吃了两口。
林微月看着江好说道,“我觉得你俩都有一种平静的疯感。”
江好百无聊赖,把手里的纸巾翻来覆去地折着,闻言不太明白她的意思,有些茫然地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