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陆奉一走,江婉柔便是陆府最大的主子,她大着肚子,看不惯她的皇帝都得消停消停,谁敢让她受委屈?
要真说不顺心的事只有那一件,便是城南那位王妃娘娘,可夫人只是送去一副耳坠,便让恭王妃发了疯,这……谁气谁还两说。
当时看到江婉雪的反应,常安肠子都悔青了,他直到那时才后知后觉,夫人怒了,之后躲着江婉柔走。
想到这事儿,常安立刻单膝下跪,利落认罚,“属下失职,请主君责罚!”
传言道陆奉阴晴不定,常安跟了他十几年,他深觉世人愚昧,都误解了他。
陆奉不爱那些弯弯绕绕,钉是钉、铆是铆,他说出的话,做出的命令,他们不需要思考,只用照做就是。
做得好了,有赏;做不好,便罚。赏罚极为分明且从不追溯过往。比如曾经,禁龙司有个将领不服气,想他陆奉资历尚浅,却凭身世骤然接管禁龙司,还是个瘸子。
那将领私下骂过好几回陆奉“死瘸子”,偏偏一回不巧,被陆奉恰好听到,陆奉罚他八十军杖,罪名为“不敬上峰”。禁龙司的棍子,十杖能打死一个文弱书生,谁知那将领命大,竟然活了下来。后来那将领自知得罪上官,欲辞官回乡,被陆奉以“不合吏治”为由驳回。
将领只能战战兢兢留在禁龙司,本以为陆奉想杀鸡儆猴,结果他什么都没做,甚至在一次任务中救下此人一命。
当时禁龙司私下流言四期,说陆指挥使留着那人,欲要施恩,以德服人。只有常安最清楚,他们都想错了!
主君当时确实生了怒,按照最高刑罚处置,事后不论他的死活,这事主君心中已经过去了。至于后来驳回他辞官的折子,因为那将领正值壮年,不符合本朝吏法,根本不是什么杀鸡儆猴。
至于后来,他救那人一命,其流传的理由更是无稽之谈,主君身为指挥使,竭力降低伤亡,仅此而已。
在常安看来,陆奉是个干脆利落的主子,不需要旁人猜他的心思,耳朵机灵点儿,听清吩咐,照做就好。
第45章 私房钱
常安三言两语把城南小院的事禀报清楚,果然,陆奉眉头都没皱一下,淡道:“自己去领三十军棍。”
常安心中长松一口气,陆奉不在京城这段日子,何止江婉柔,就连他这个七尺男儿都不免心中惶然,仿佛失去主心骨。
陆奉又问了几句江婉雪,自从经历上次的刺杀后,江婉雪病了,这回是真病,受惊过度加上入秋阴冷,磕磕绊绊的,一直好不利索。
陆奉沉默片刻,吩咐道:“找太医好好瞧瞧。”
常安心中略显诧异,陆奉说话从不拐弯抹角,说“好好瞧瞧”,就是字面意思,他要那位王妃娘娘无恙。
之前……没看出主君对恭王妃有这份心啊。
陆奉离京四个月,常安和江婉柔接触多了,打心底敬重主母,不免为她鸣不平。
他颔首道:“属下遵命。只是主母那边,恐怕说不清楚……”
陆奉斜睨他一眼,“加十棍。”
常安不敢再说话,躬身退下。
***
陆奉面圣不需要令牌信物,一路畅通无阻,到了皇帝住的养心殿。
刚踏进来,陆奉的眉头微蹙。这时皇帝疾步走来,他身形高大,穿着绣有九爪金龙的黑色圆领常袍,领口微褶,显然刚从榻上起来。
“好,好!回来了就好。”
皇帝一双虎目含着喜悦,把陆奉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抬掌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番折损诸多兄弟,依然让陈贼逃脱,陆奉原本准备负荆请罪,但此时看着皇帝殷切的目光,他忽然偏过头,道:“圣上该保重龙体。”
习武之人耳聪目明,他一进来就闻到了,养心殿有股药味。
皇帝龙骧虎步,在位二十余年,连太医都甚少传唤。陆奉根本没有想过,九五至尊的帝王居然会如凡夫俗子般生病。
“嗐,入秋受了凉风,朕都说没事,那群太医,忒小题大做。”
皇帝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拉住陆奉的手让他坐下,慈声道:“来,让朕看看,出去一趟,君持瘦了。”
“你媳妇给你生了对好儿女,听朕的,先把诸务缓一缓,好好歇几天,享受一番天伦之乐。”
陆奉避开皇帝的眼睛,沉声道:“陈贼未灭,臣没有这等闲心。”
平时皇帝居高临下地坐在龙椅上,陆奉站在下首,他暂且不觉得突兀,如今两人坐在案几两侧,不像君臣,像一对寻常的父子闲话。
只是皇帝武将出身,久居上位,说不出太温情的话,更指望不上陆奉,一时相顾无言。
骤然,陆奉掀起衣袍跪下,“臣有辱圣命,请圣上降罪!”
“陈贼狡猾,朕抓了几十年都没音信,怎能怪你。”
皇帝长长叹了一口气,安慰道:“你们此行并非全无所获,摸清了陈复其人,剿灭陈贼的老巢,那些金银财宝与兵戈武器,当算你一大功。”
陆奉摇摇头,“剿灭陈贼老巢,是裴大人和许、刘两位大人的功绩,与臣无关。”
“怎么与你无关?”
皇帝没好气地瞪着他,“裴璋说得清清楚楚,是你先发现的密道,一路北上追杀陈贼,把人堵在京城。谁敢说你没功绩?朕第一个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