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不正经。”
  明明是他先开始的,现在……倒显得她多急色。
  嬉笑打闹后,江婉柔想起了今日的正事,她告诉陆奉她身体已经大好,尽快启程,不要在这里耽搁。
  她本是好心,陆奉却会错了意,心想莫非这阵子真的冷落了她?这么急?
  他温声劝道:“你安心养病,别总想有的没的。”
  “我真的没事了。”
  江婉柔从他膝盖上跳下来,转了一个圈,“你看,我能跑能跳,好得很。”
  “正好,我也想清灵妹妹了。”
  今天这身衣裳是束腰的款式,正好江婉柔这阵子瘦了些,更显得腰肢纤细,符合当下的弱柳扶风的审美,却让陆奉频频皱眉。
  “行了,再回去养养。”
  陆奉附在她耳边低语几句,江婉柔听的耳朵泛红,红着眼眶过来,红着脸颊出去,让贴身伺候的金桃一头雾水。
  ***
  原以为陆奉说笑,没想到第二日,他真给她弄来一只兔子,它身上的毛像雪一样白,江婉柔见之欢喜,给它起名叫“雪团”。在雪团的陪伴下,江婉柔又养了两日,脸色肉眼可见得红润,陆奉才下令离开此地,继续匆忙的赶路。
  可能中途在落云镇休整了几天,接下来的日子江婉柔精神不错,剩的路程也短,又过了几日,一行人顺顺当当到了卫城。
  卫城作为凌霄安置家眷的军事重镇,城墙高大而厚实,城楼上有错落分布的城垛,垛口上,无数身穿铠甲的士兵们瞭望搭弓,只待敌人出现便能立刻射出箭雨。城门是厚重的大铁门,以铜钉铆合加固,无特殊命令,每日只开四个时辰。
  江婉柔掀开车帘往外瞧,临街有烙炊饼的小贩,有卖萝卜白菜的菜农,有吆喝着“卖毛皮”的猎户。街边酒肆敞着门,几个穿着铠甲的士兵在里头喝酒。铁匠铺子一个接一个,风箱呼呼作响,健壮的铁匠在寒冷的冬日半赤臂膀,轮锤捶打兵器。
  除了街上时而响起的铁蹄声,提醒江婉柔战争的肃杀,这里更像一个繁华的城镇,充满烟火气息。
  “哇,原来卫城长这样,和我想象中,很不同。”
  江婉柔满目惊奇,陆奉忽然放下车帘,隔绝江婉柔的视线。
  他淡淡道:“勿要抛头露面。”
  “哦。”
  江婉柔低落应声,过了一会儿,外头喧闹的声音实在勾得她心痒,她勾了勾陆奉的衣袖,道:“我看,方才外面有许多姑娘和妇人。”
  她们昂首挺胸走在大路上,身边并无父兄或者儿子的陪伴,有的还摆摊卖胭脂水粉,这是京中完全不可能看见的场景。
  在京城,女儿家越贵重越不能见人,怪不得有“养在深闺人未识”这种说法。出了阁,稍微自由些,能拿着拜帖去各家串串,也仅此而已。贵夫人们出门坐轿子、马车,凡事有丫鬟婆子跑腿,根本不露脸。碰上乞巧节等大节日,能在夫君的陪同下出来走走,家里规矩重的,还得戴上帷帽和面纱。
  当然,这些和江婉柔没有丝毫关系,陆奉这样的人,让他陪她逛街市?呵,也只敢在梦里想想。
  陆奉道:“此处民风剽悍,女子亦能和男人一样外出,做生意。”
  战时男人都去打仗了,女人要是和京中女子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难道要活活饿死?这里的女子同样为生计奔波,久而久之,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陆奉给她讲,此处还有个女屠户,下手快准狠,比所有的男屠户都厉害,有瘦弱的男人不想劳作,便去“倒插门”,此女来者不拒,一人养了好几个“夫婿”。
  江婉柔听得目瞪口呆,这里的一切都让她觉得新奇,正想他继续往下说时,陆奉顿了一下,看向江婉柔,道:“我不在的日子,你安生待在将军府。”
  “勿要抛头露面。”
  第84章 夫妻夜话
  闻言,江婉柔眼中的神采骤然消散,她揪住陆奉的衣袖,乌黑的眼眸渴望地看着他,却不说话。
  陆奉扯出被她揉皱的衣袖,沉声道:“听话。”
  古有女将秦良玉、今有竖旗反叛的柳月奴,陆奉心胸开阔,并没有皇帝对女子的诸多偏见,但那仅限于旁人,他的女人,安生待在宅院即可。
  再者此处不比京城,鱼龙混杂,江婉柔容貌又太盛,旁人多看她一眼,他都想将人的眼睛挖下来。
  陆
  奉话不多,但他出口的话句句顶用。江婉柔歇了心思,嘟囔道:“日日待在将军府的宅院,好无聊唔。”
  陆奉反问:“王府后宅不无聊?”
  “不一样嘛。”
  江婉柔给他掰着指头算,“从前在国公府,我是大夫人,家中人口众多,府里府外,迎来送往,忙得脚不沾地;齐王府倒是消停,可后来父皇他老人家赐那么多美人,淮翊体弱,两个小的嗷嗷待哺,妾哪里会觉得无聊?”
  这话三分真,七分假。事实上,在生下淮翊以后,江婉柔逐渐在府内站稳脚跟,她料理内务已经得心应手,每日大多时间沉溺在赏花听戏上;到了齐王府更是舒坦,衣食住行皆由内务府包办,皇帝送来的美人们至今没有见过陆奉的面。她一点儿都不劳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