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是这个时候了。”林二小姐放下笔,温声道,“在这儿吃晚饭么?”
“我娘说今晚炖鸡汤,要我务必回去喝的。”安鱼信叹了口气,忽地想起什么来,眼睛一亮,“不如姐姐同我回去。我在姐姐这儿蹭了这么多回饭,也没见姐姐去我家吃上一口。”
林二小姐笑着摇摇头,说今日不行,事儿多。安鱼信显见地有些失望,正欲道别,忽又想起了什么,转头问:“你怎么近日也不跑私塾?”
“近日私塾事务不多。”林二小姐整理稿子的手停下了,轻飘飘递来一个眼神,“不止我一个老师,我又请了一些,你认识的方姐姐就在里头。”
“她夫家能同意?”安鱼信瞪大了眼,问。
林二小姐背手撑着桌子,低头看了她半晌,眨了眨眼,笑着摸摸她的脑袋:
“别忘了,咱们的背后是和阳王。”
第86章 前世·九仙人
女子私塾在京城里又陆续开了三四处, 渐渐有了些名气。那些有些格局识见的人家,也愿意将女孩往里头送。
这日安鱼信又翻墙去找林二小姐,林二小姐问她想不想当老师。
安鱼信:???
安鱼信瞪着眼:“就我这半吊子水平, 去教人还是害人呢?”
“这倒无妨。”林二小姐笑道,“都是些女娃娃, 家中无女眷教养, 教些开蒙读物,使其认得几个字, 便罢了。”
“那教些什么呢?”安鱼信问,“《女儿经》《闺训千字文》这等读物么?寻常百姓幼女开蒙似是都读这些。”
《女儿经》三字一句, 旨在讲述女德、女容、女言、女工;《闺训千字文》也是三字一句, 描述了闺阁女子日常生活和为人处事的基本规范。
林二小姐垂眸沉思,半晌, 抬起头笑道:“我原不愿教这些, 但那些幼童家里并无女眷教养, 故被送来此。”
“我不愿她们被拘于深院,但更怕她们因懵懂于世俗中女子的处事规矩与束囿而死得不明不白。也罢, 《女儿经》与《三字经》轮换着来罢。”
安鱼信像是穿上了大人衣服的小朋友, 极为老成地应了一句, 领命去了, 回去认真备课, 不日便跟着林二小姐入私塾讲学。
韶光飞一般地流走, 眼一眨便入了夏。巷子里梧桐树挺多,匿于其中的蝉也挺多,没日没夜唱着交响曲。
这日, 萧南风不知怎的有些反常, 没带于姨娘上街, 而是早早地把安鱼信从床上揪了起来。
安鱼信顶着一脑袋瓜子乱七八糟的杂毛,被迫从“天下第一侠女”的美梦里脱出来,一时间很想骂人。
“做什么?”安鱼信把脏话憋回去了,站在地下干瞪眼。
“你前些日子说想去看仙人的,还做不做数?”萧南风抱着胳膊站在她旁边,又伸出胳膊来替她理了理那一头鸡毛,“若是还想去,今儿正是六月六,仙人现身的日子,我带你去。”
安鱼信登时清醒了,抱着萧南风一迭声叫“好娘亲”,被萧南风一爪子挪开脸,笑道:“别贫了,先去梳洗,快些个,再迟了就赶不上。”
道观在京郊的山上,明明路很远,但安鱼信跟着萧南风,三步两步就到了山脚。
这种玄乎的事也不止一遭两遭儿了,是故安鱼信接受能力良好,平和地问萧南风是怎么一回事。
“六月六,仙门开。”萧南风道,“约莫是仙人搞出的空间折叠还是什么。”
安鱼信跟着萧南风上了山,见到了萧南风口中的“仙人”——
萧南风说:“我就是仙人。”
安鱼信:???
安鱼信不信,但道观里的道长们赶着萧南风叫“上仙”,又指着安鱼信毕恭毕敬地问:“这就是您十六年前在山下捡到的幼童?”
安鱼信:???
谁懂啊,活了十六年,第一次知道她妈不是她妈,她妈甚至和她还不是一个物种。
“我原是来此历练,九年后就要离开的,故有些话,还是想早点说开。”萧南风一改往日吊儿郎当的态度,正色道,“现将一些机能传授于你,你可愿意?”
安鱼信看着这个与自己非亲非故,却一手将自己从襁褓里拉扯大的女人,说不出一个不字。她笑着问:“你怎么瞒了我这么多年。”
“我也不是故意的,只是你从未怀疑过,我便也没有时机与你坦白。”萧南风道。
萧南风让安鱼信在一个怪模怪样的台子上站定,右手一挥,淡淡光华便将她拢于其中。安鱼信只感觉一阵暖流散至四肢百骸,浑身上下登时充满了从未有过的鲜活生气。萧南风睨了她一眼:“按我先前教你的,打一套拳来。”
安鱼信依言打了一套,只觉双拳生风,起落见似有阵阵清气蹿出,较之先前流畅百倍。
“看来是成了。”萧南风笑道,“此后可使你和于姨娘上街,为娘可以略偷个懒儿了。”
又是一年秋,树上的叶子红了一半。安鱼信一月里有半月上街,半月上私塾讲学,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忙得找不着北,恍然回神时,才意识到已经有两月没见林二小姐了。
她讲学的私塾在城东,林二小姐听了两节课后便放心地把这个课堂交给了她,此后偶尔来,这两个月时间恰巧都错来了,一面也没碰上。
安鱼信想了想,去萧南风那儿告了一天假,又一次向东行,翻去了林二小姐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