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但又想到不久前,即使汗阿玛在,他们也能够互相冷嘲热讽。
所以, 也有可能是别的因素。
可到底何种因素,胤祥又不好确定。
最后,他决定不去纠结这个问题,继续水幕里的游戏。
将光点移到剧情【炙手可热的新星】。
不是不想看【兄弟情】,也不是不想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什么,但如今人心涌动,若是再来一些关于兄弟不太好的剧情,似乎只会让局面陷入尴尬。
就像太子跟大哥之间的“兄弟情”,使得本就争锋相对的气氛,演变得更加浓烈。
尤其是随着四哥跟九哥的画面出现后,更如此。
为此,胤祥觉得趁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兄弟情】,来点别的也能缓和下状态。
而当下没有什么比【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更合适了,特别是汗阿玛也没有对他的行为表现出不满意的态度。
然后,胤祥发现他的计划奏效了。
在他没有点击兄弟情后,相对冷凝的气氛平和许多,他们似乎都想要知道所谓的“政治新星”是谁。
*
事实也的确如此,看着胤祥的动作,以及康熙的反应,在场的大臣都知道可以把注意力放回水幕。
只是,瞧着还未显现出真实画面的水幕,有些大臣忍不住在心中开始揣摩起新剧情的主人公会不会是哪位认识的同僚。
但这样的想法很快被他们拍散,如果真是哪位同僚,不可能看不出来。
那么是未来科举时的青年才俊吗?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此,还不知道未来到底会有哪些青年才俊被康熙看中的朝臣们顿时沉默了。
可这也阻止他们探索的道路,比如他们想起在场的同僚家中有些年龄适应的子女。说不得所谓的青年才俊就是在他们的家中
当然,他们也不是不想自家孩子有上进心,有好的出路。可孩子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他们比谁都清楚。
就算是真的被录用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况,闭眼也能说得出来。
*
同样的,胤禔、胤礽、胤祉也不由得猜测会不会是手下部署。
但也很快的,他们将这想法给抛除,直接把目光定格到之后的考试中。
包括胤禛。
他想到前面水幕里提到过的年羹尧,说不得就是对方。
只是也不能肯定,具体情况还得看过详细的内容才能知道。
于是,保持着这样的想法,胤禛目光灼灼的盯着水幕。
水幕中,画面逐渐变得清晰,最后呈现出所有的影像。
【康熙三十九年,年仅二十一岁的年羹尧在中为进士后,很快吸引了朝中重臣纳兰明珠的视线。
为了将这名青年才俊收到碗里来,纳兰明珠便将他招为自己的孙女婿。】
纳兰明珠表示:这是他会做的事情。
在场的其他朝臣,也表示这是纳兰明珠会做的事情。
尤其是索额图,想得更多。
如果明珠将年羹尧招为孙女婿,岂不是让直郡王手底下多一员大将!
再看明珠,眼里的笑意都快要止不住。
*
纳兰明珠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有好消息传来,虽然他已经知道在这前面胤禔的情况让他有种坠入谷底的感觉,但眼前的信息真的挺让人高兴。
就是不知道接下来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内容?
胤禔也在关注着,而胤礽面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由于本就出色,科举成绩不错的他,做事也勤勉扎实,颇受康熙的喜爱。
不仅被屡屡破格提拔,还在康熙四十八年就任礼部侍郎的时候,被派出去代表中央出使朝鲜。
出使的过程中,他又通过展现出不俗的能力,使得康熙将他升任为四川巡抚,负责一方的民政。
然而,在到达就任地点后,年羹尧除却民政,插手了军务。这样明显越权的行为,使得一些人上奏给康熙。
谁知,康熙在得知此事后,没有对年羹尧的行为进行任何的惩罚,反而给予了支持。】
“嘶”也不知道是谁轻呼出声,但没有人在意。
实在是水幕里「年羹尧」的待遇让他们眼红,那可是军权啊!就那么支持了?
虽然有些朝臣忍不住猜测,或许是未来四川提督能力不行,所以才会被康熙支持。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真的是眼红。
怎么自己就没有遇到这么好的事情呢?再想对方还被纳兰大人给看中了……不对,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间,他们也有机会。
只是这样的想法很快就冷却了,与纳兰明珠相比,他们的身份对方能够看上何况,他们家也没有适龄子女。
更重要的是,对方的父亲也在朝堂上,就算不知谁是他的父亲,可通过姓氏还有某些细节也都能够看出来。
那么,在知道未来的情况下,是会选择纳兰明珠还是会选择他们呢?
要知道,现在的局面还都什么没有发生。
尤其是瞧这剧情似乎还没有结束
【康熙五十七年,十四阿哥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领兵出征。年羹尧在其中一边前哨侦察敌情,一边搞后勤押运粮草,为战争的早期胜利奠定了基础。
于是,趁着自己深得圣心,圣眷日隆的情况下,年羹尧就对着康熙上奏说:“虽然打仗胜利了,但是四川军务还有许多的问题。我身为四川巡抚,处理起来这些事情实在不太方便,颇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希望您能够给我个四川总督的虚衔,等到我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完了就走,绝对不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