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只有物理要问你,其他的我能做,做错了看答案也能懂。”事实上,赵晓青在物理上摔的跟头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心情,她决定暂时认输,把它排到最后,“谢谢你愿意帮我,但凡事靠自己,我明白的。”
张扬不再多说,他的心肠没有好到上赶着给人当老师的地步:“那行。你不问我我倒有话问你,你和叶玉玲是同班同学?”
“是的。”
“她人怎么样?”
赵晓青说:“很好。”
“怎么个好法?”
“聪明、上进、漂亮,还当过广播站站长。”
“那她这么好,没人接近她?”
“有吧。”赵晓青想起王思齐,也想起叶玉玲跟她提过张扬,“你问这些干什么?”
“对她有点兴趣。”
赵晓青顿了顿:“你也想认识她?”
张扬微愣,随即失笑,她问这话的语气就跟啄木鸟啄虫、兔子啃胡萝卜似的:“不行?”
赵晓青心想这有什么不行的。她忽然有点开心,为叶玉玲当时的勇敢,也为张扬的眼光——原来优秀的人真的会互相吸引。
她想了想问:“你是要她的联系方式吗?”
“不用,我已经有了。”张扬从抽屉里掏出一个黄色的普通信封,那是他从他爸妈的书房里拿的,上面还印着“永涧初级中学”的红字,“你帮我把这个给她。”
张扬前后收到了叶玉玲的三封信,一封比一封长,第三封足足有八百字,引经据典翻来覆去,溢出的热情和小心翼翼让他不得不加她的微信。
赵晓青疑惑:“你为什么不自己给她?”
叶玉玲的信是托人放在他桌上的,那他就不能直接还,以免显得他比她更重视这段小插曲。他说:“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我还要自己制造话题吗?”
也是。赵晓青接过信封,很快去了三楼。
正是课间,赵晓青站在门口张望,没看见叶玉玲,只看见被围住的陈琦。
他像是在跟人讨论什么,脸上带笑。赵晓青让坐在门口的女生帮忙叫他,女生也不过去,提高嗓门说:“陈琦!有人找!”
陈琦看见赵晓青不无意外,很快过来:“稀客啊,找我?”
“我找叶玉玲,她人呢?”
“走开了,不知道去哪儿了。”
“那你把这个给她吧。”赵晓青递过信封,封面上空无一字,“是张扬的。”
陈琦没接,说:“张扬的东西为什么你来给?他俩的事用不着你掺和。”
“……什么叫掺和,举手之劳而已,叶玉玲是我同学不是他同学,我帮忙送封信怎么了?”
“怎么了?他让你跑腿你就跑?”陈琦不满,“他今天给这个送,明天给那个送,你兼职当免费邮差还乐在其中是吧?”
赵晓青觉得他莫名其妙:“算了,你不乐意就不用你给,我自己等她回来。”
陈琦却猛地抽过她手里的信封。
“哟,陈琦,又有人给你送信啊?”上厕所回来的男生眼见这一幕,打趣他道,“这是第几个了?”
闻言,原先围在陈琦座位上的短发女生朝这边看了眼,赵晓青和她视线相触,又见她在陈琦位子上坐下,翻开陈琦的作业本。
莫名地,赵晓青有点不舒服。
陈琦赶走那开玩笑的男生,正要说话,叶玉玲刚好打水回来。
赵晓青抢过信封,递给叶玉玲。叶玉玲听完她的来意,眼睛一亮,在她下楼前还不忘追了句:“谢谢你!”
叶玉玲满心欢喜,又满是忐忑,回到座位忙不迭拆开信封来看,然而张扬给她的只有苦口婆心,一列校规校纪,二列课表排名,三列他对自己的学业要求。这让叶玉玲难堪的同时又加深了对他的好感:他如此正经、踏实,温和有礼……天哪!
她忍不住对陈琦说:“张扬怎么会这么完美?我为什么没早点结识这么完美的人?”
陈琦无言,只“呵呵”两声。
叶玉玲:“……你这是什么反应?”
陈琦没接话,拿出卷子继续做题。
理科竞赛的结果出来了,张扬毫无悬念地拿到了一等奖。老师在升旗仪式上通报结果,赵晓青混在人群里鼓掌,她不仅听到了张扬的名字,也听到了陈琦的名字。三等奖也很好,她想,获奖给人的鼓励直接而有效,在过程中建立的自信和结果一样重要。
她没有去问张扬和陈琦任何关于竞赛的细节,那与她无关,她有更紧迫的任务:要通过其他科目的优势把物理丢掉的分拉回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了十二月底,气温越来越低,筹备多时的元旦晚会终于拉开了序幕。开学时大家做自我介绍,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跳舞,而喜欢实际上约等于擅长。
赵晓青没有特长,只有爱好。尽管看书的爱好不是她的专属,但她的确落实得不错。图书馆里的书多,都免费,她马不停蹄地借,如饥似渴地读。下半学期以来,张扬总是看见她专心致志地对着书。
赵晓青习惯性地挺背,姿势永远是端正的。她左手压着书脊,右手翻着页角,机械却又沉浸其中。张扬觉得她像一杯茶水,茶叶上下浮沉却姿态尽展,茶味苦涩却让人净口静心。赵晓青默读的基本是小说,朗读的却是散文。张扬喜欢听她读课文以外的文字,她声音很轻,富有感情,对他而言不是干扰而是一种享受,只不过,当他终于忍不住对其表示赞赏时,赵晓青的反应却有些无措:“我吵到你了吗?这学期都快结束了,你不适应怎么不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