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这下换成赵晓青沉默。
  片刻后,赵晓青幽幽叹口气:“叶玉玲,你看和我们走在路上的同学,都是上完三节晚自习巴不得早点睡觉,有谁是宁愿不睡觉而想些有的没的呢?有的人成绩好,精力充沛,在学习之余还能考虑其他的。他们可能会幸运地得到回应,然后默契地一起进步,但我肯定没有这样的运气。我只做学习这一件事就已经很累了,其他任何让我分心的东西我都要远离。”
  叶玉玲想不通:“你就这么爱学习,不怕变成学习机器?”
  “你恰恰说反了,我一点也不爱,尤其是不擅长的科目。可是除了学习,我不知道该做什么,当周围的人都告诉我高考是唯一的出路,我只能说服自己的确如此,因为我的能力、个性和家庭条件都不允许我行差踏错,我输不起。”
  叶玉玲听她这么说,反而有点难受:“可你已经很棒了,大家都认为你的作文出类拔萃。”
  “难道你不觉得我的作文很‘紧’吗?”赵晓青心里有数,“我必须要在八百字内尽可能表现我的文采,要大张旗鼓地告诉阅卷老师,我的字很好,我读过很多书,我的遣词造句很考究,这是带着目的的表达,不是随心的,也并不松弛,而我要依赖它去获取高分,以便进行自我肯定:哦,原来我能学以致用,原来我写的东西讨人喜欢,原来我也挺不错。”
  叶玉玲被她的话说得心软:“晓青……”
  “别这样,我不是在诉苦。”
  “我知道,我只是没想到你给自己的压力这么大。”叶玉玲感到抱歉。
  赵晓青眼看宿舍近在咫尺:“你还有其他要问的吗?”
  “有。”叶玉玲想起陈琦,“最后一个问题。既然你对张扬没感觉,那会对陈琦……”
  “不会的,”赵晓青率先抢断,“他有在意的人了。”
  这倒打了叶玉玲一个措手不及:“谁?”
  “我不认识。”但赵晓青记得他说过,他想变得优秀是因为想被那个女生看到,只可惜那个女生是个笨蛋,没那么快察觉。
  熄灯铃响,叶玉玲被她唬住,又被她挽了胳膊跑进宿舍。
  这天晚上,叶玉玲心里百转千回,赵晓青同样难以入眠。她摩挲着指尖,脑海中不断浮现被陈琦握住的那一刻。
  熟悉的念头飞快闪现又被她甩开。赵晓青告诉自己,你不用去好奇陈琦心里装着的笨蛋是谁,你只要记住,永远不要当一个笨蛋,哪怕是想想也不行。
  陈琦去地下室没看见赵晓青的车,回到宿舍,手机新收到的消息来自十分钟前:我今天有事,先走了。
  十分钟前他还在教室,赵晓青却已急匆匆地往家赶。陈琦直觉她其实没什么要紧事,而是故意找了借口。通知他是出于礼貌,逃避才是本能,这让他开始后悔那天的唐突——显然,他的情不自禁把她吓到了。
  现在再去解释似乎太迟,何况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回味的事,至少,陈琦在电光石火间看清了自己的懦弱——他没继续攥紧她的手,没再靠近一步,甚至连句像样的可以缓解尴尬的话也没有说。当时的他被心动与羞涩击得头脑空空,所以选择躲开,而现在赵晓青也开始躲他,他倒有些不是滋味。
  赵晓青到家先煮米饭再炒菜,加热后的油脂激发出食材的香气,让她得到一种具体可感的抚慰。
  她没有特意学做菜,因而厨艺水平只能果腹。书里写古人箪食瓢饮,身居陋巷不改其乐,赵晓青理解,但不向往,她的生活既非贫瘠也无丰裕,她没那么知足豁达。
  张萍下班后带回半只烤鸭。天气变冷,镇上的熟食店摆出了现烤的柜子,一只只冻鸭被涂抹上预制的调料,被挂在烤柜中不知疲倦地旋转,时间一长,鸭皮里的油滋滋滴落,连带鸭肉也变得又干又柴。餐桌上,张萍提起自己辞去饭店的工作,又说正在考虑要不要把加工点的活计也辞掉:“晓青,你之前想说搬去县里住,我们要搬就早点搬好不好?”
  赵晓青的确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后来不了了之。她以为是加工点的人又说闲话让母亲不开心,张萍却解释她和大家乃至老板娘都相熟,闲话不至于让她难以忍受:“我只是不想和你爸碰面了。就算隔了好几条街,就算只在菜场碰到一次我也受不了。”
  张萍放下筷子:“你爸不是个靠谱的人,他说供你到二十岁,意思是供你到大学毕业也不肯,现在他心里有愧,我们问他多要些钱他还能愿意给,等真的耐心磨没了,他改了主意,我们能找谁说理?所以我们干脆搬走,让他付新家的房租水电,以免他对我们不负一点责任。”
  赵晓青看着母亲:“他还有钱吗?”
  “没有就让他去借,他穷得只剩一条裤子,也得把裤腿撕了一边一半。”
  赵晓青沉默了下:“这些话又是别人教你的吧。”
  张萍默认,加工点的姑娘媳妇都觉得她吃了亏,争相给她出谋划策。
  对赵晓青而言,其实住哪儿都一样,但毕竟在院子里多年,离开也需要决心。赵晓青想起那个年轻女人,感觉自己家的摇摇欲坠似乎也要传染到她家,至于那个未曾谋面的婴儿,他或她会和自己有同样的命运吗?
  算了,赵晓青按下浮起的担忧和怜悯,告诉自己没必要考虑那么多。
  张萍见女儿不反对,又提起工作:“搬去县里我得新找一份工,我跟你表叔联系,问他能不能帮上忙,如果他不帮,我就先去商场做导购,或者继续找家饭馆当服务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