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这话一出,王诚也看着徐骁,徐骁轻轻一笑,拿起杯子喝了口茶,没有说话。
徐骁来之前以为是简单跟诸力碰个头,结果王诚找了这么些人,像是试探他的诚意,也像是和诸力事先通了气。
本地人和本地企业亲近得快,可以理解,但事到临头,一起来难为他这个主开发商,那就有点不地道了。
他很快板起脸。
“修路是小事,晟凯的前期工作都完备,扩宽可有可无。村里的小路,材料我来提供,这没问题,但这是细活,留给底下人去做,我们就不讨论了。至于大车进出——”他心想,这就不该提,他拿下石林村就是要给盛安总厂补给原料,路上运输费时,早进晚出是必然,诸力拿这说事无外乎想来分一杯羹,如果部分送到诸力厂,可不就及时得多吗?
他心里不爽,只淡淡扫了眼诸总。诸总还是那副和气而自有主意的样子,徐骁便笑道:“大车往省道那边开,不经过村里,没多少影响。”
然而那妇女却道:“那山总归是我们的山吧。晟凯之前答应村里,逢年过节,给每人发五百块红包,那你们呢?”
“每人五百?”诸总问,“中秋国庆过年,每个节都有?”
“……有、都有。”
他意味深长地笑了下。
徐骁也笑:“答应是这样答应,那你们收到过一次半次吗?”
“……”
“每个地方都有规矩,梧城的,诸总要比我懂得多。如果不是村长的牵线和梧城领导的支持,今天坐在这里的不会是我。所以,我很感激大家的信任和配合,该给村里的我也会给,但可能没有那么多。”他看向陈夏,“来之前,领导开会是怎么说来着?”
陈夏立刻意会,接道:“中秋端午重阳,我们会给各家备礼,礼不重,米面油,不要的再折算成现金。春节每户发两千块红包,家里有六十岁以上老人的再加八百。”
几位村民代表面面相觑,随即开始讨论。陈夏过去给他们倒茶,又说:“给村里修路,我们可以出钱,出材料,但哪里要铺,我们不清楚,得你们自己盘算。至于村里那口下风塘,最好挖深些,再围一圈水泥柱,新修几个埠头,洗菜洗衣服什么的都更方便。”
“这说得倒对,要修的,大队里准备了好几年,结果买几包水泥还不知道叫谁买嘞。”
“是吧,那我们把材料送过来,你们找人动动手,修路修塘都很快。”陈夏趁热打铁,“还有山脚那座土地庙,好多年了,听说很灵验,谁家有孩子考试,都得去拜一拜?”
“何止,想生个男孩,想老人健康,想家里运气好点,都去拜,不止我们村,附近的都过来,香火很旺的。”
“所以你们如果愿意,我们也能帮着翻新一下。”
“是吗?那敢情好。”这下,不止妇女,其他的村民也激动起来,“要我说,上回爆炸出事,就是没人去拜的缘故。都在家里骂,土地公一听,可不得发火嘛。”
“嘿,你胡说八道什么呢?”王诚急忙打断。
村民不服气地哼了声,陈夏倒做出一副说错话的表情:“要不,我们出去聊?”
妇女犹豫了会儿:“不了,我们再听听。”
“好。”陈夏在她身旁坐下,结果没等那诸总说几句,妇女又低声问她,“我老公会开货车,你们厂里招人吗?”
“……”
旁边的村民也凑过来,问起修塘和修庙的事,陈夏抬眼,收到徐骁的示意,很快将人带了出去。
那头王诚还想阻止,陪在身边的村干部却问:“徐总,那小陈、陈总在你们公司,说话算数的哦。”
“算,当然算。”
“行。”那村干部也起身:“那我也过去看看。”
陈夏在旁边的党建室跟几位村民代表说了将近半小时,说到最后,送了他们一段,又在岔路口的小卖部买了几瓶冰饮料递给他们。
折返时,那小卖部老板娘叫住她:“你是诸力水泥的吗?”
“不是,怎么了?”
“怎么也不怎么,就是听说他们来开会,连大老板都来了。他们大老板还敢开山呀。”
“不敢开,所以叫朋友来开。盛安水泥,听说过吗?”
“听说过。我家里还有盛安水泥的挂历呢,我妹夫在他们厂里当司机。累是累点,但比诸力的工资高。”她冲她难为情地笑笑,“其实我们也巴不得诸力好,但是这两年……大家都明白的哈。”
“明白。”陈夏点头,心情忽然轻松许多,“我再买块雪糕。”
“好嘞,你自己选。”老板娘打开冰箱,陈夏挑了根小时候爱吃的,以前卖一块,现在卖两块,虽然用料依旧普通,但奶味正常、浓郁,从没变过。
她希望这些雪糕能一直畅销,那么,这些企业就能活得好好的,而她的夏天就能存着一份相同的味道。
第62章
会议室里的谈话接近尾声,陈夏和那位回了趟家的村干部先后进来。
和刚才相比,气氛融洽了不少,诸总弹起自己还在读高三的儿子:“成绩不是一般的差。”
“年级前一百还差,我以前都倒数。”
“你岚城一中的,跟梧城一中一个天一个地。”诸总笑道,徐骁也配合地闲扯几句,很快,众人都起身,要去矿山看看。走到空地上,徐骁下意识往驾驶座走,被陈夏提醒才转向,诸总说:“小陈开啊,别了,坐我们这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