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我甚至都有点讨厌自己的工作了。”斯克内尔由衷感慨,对莱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日复一日改稿、编辑,说实话,我都觉得有些无聊了,新闻也变得没有意思了。”
说完斯克内尔长出了一口气,该怎么表达他某天突然发现不复往日热情的心情了呢?好像背叛了曾经的自己。
他也常常为此不安,陷入自我疑问,他想与其整日矛盾不如干脆离开。
斯克内尔说完这些掩面道:“这下好了,我不仅没有听到你的疑惑,还让我的烦恼打扰到你。”
没有人说话,天更阴沉了,恐怕将发展成暴雨。
莱德先打破了凝固的氛围,说他本意不是如此,但作为朋友他很开心斯克内尔愿意和他倾诉这些事。
斯克内尔本没想过能对谁说剖析自己的内心,他并不要求莱德给自己提建议还是其他,那就成了不讲的索取。
而且,他一边倾诉自己的事情,逐渐察觉出原来他们是同类人,都有着内心的迷茫不安,自己远没自我评价那般无所谓。
他们从彼此的目光中都看到了解。
莱德也即将要倾诉出自己的疑惑。
“斯克内尔,谢谢你愿意听我说接下来的话。”
———
雨仍在下着,完全没有要停止的迹象。
“所以,你是怀疑我经手了那篇关于你父亲的丑闻报道。”
“抱歉,我拿到名片时被气愤蒙蔽了头脑,我应该第一时间告诉你我的疑惑,不该随意猜测。”
原来莱德的父亲是斯蒂芬菲尔普斯爵士,此人是出身约克郡贵族的企业家,在当地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新年前夕,当地一家濒临破产的报纸刊登了一则有关斯蒂芬和伦敦官员有着利益往来的指控,言辞激烈,咄咄逼人。
那家报社还透露出斯蒂芬想以资金救助为封口费。
尽管斯蒂芬竭力撇清与政治丑闻的关系,但紧接着曝出的桃色新闻又让他陷入了新闻漩涡。
甚至有小报还绘声绘色描写了二十年前斯蒂芬的情色史,虽然政治往来一事没有落实,但接二连三的指控让他不得不宣布辞职。
丑闻还牵扯到当地竞争激烈的选区议员,保守党在之前的大选才以微弱的优势拿下了那个选区,这让当地保守党处于被动。
当时报纸的接连报道也让保守党政府头痛不已,幸好之后的战争转移了人们的目光,而那家首先爆料的报纸也宣布破产倒闭,被一家大的报社收购。
那篇报道的记者也从此销声匿迹。
但莱德的一位交往密切的朋友告诉了他一个线索,丑闻曝光之前曾有匿名记者找到他打探消息,那个记者偶然遗失了一张名片。
虽然事后那个记者拿走了那张名片,但朋友大致描绘了那张名片的样子,虽然没有记住名字,但印象中那个姓氏并不常见,不像英国的姓氏。
尽管知道这些,莱德仍没有办法做些什么,更何况,他父亲也是自作自受。
因为父亲的丑闻,他在学校也受到了影响,所以在春假一开始就瞒着家人来伦敦散心。
直到遇到斯克内尔。
起初,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和斯克内尔联系起来,虽然后者在《时刻报》工作,但上层的事肯定与其无关。
而莱德也不想过早揭露自己的身世,他不希望斯克内尔因为父亲对自己有偏见。
可是,就在和斯克内尔一起看日出的时候,他看到名片闪着金光。
那金光却像一道闪电撕裂他的心脏。
斯克内尔的名片和描绘的一样。
斯克内尔是个德国姓氏。
斯克内尔的报社收购了那家报纸。
更加巧合的是,roselle,是那个记者的笔名。
他一时间陷入巨大的震惊之中,自顾自陷入慌乱。
“我一直说服自己你和这件事无关,可我又止不住去想你就是那个记者!我真的,真的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你。我本应该在第二天和你分享喜悦,可我因猜忌而不愿你。”
“再加上我租住的地方出了那种事,混乱不堪,我的大脑也是。”
“我也不知怎得就拿着衣服来到了你的门前,但你放心,我不是来找你要解释的,我只是来还衣服,然后,然后我就离开。你就当我从未出现过,我也忘记有你这样一位朋友!”
“我心里其实知道你肯定与此事无关,因为我的名字你一开始就知晓,你绝不会假装和我做朋友,埋怨我吧,斯克内尔。你不该有我这样一位怀疑你的朋友。”
莱德说到最后已泣不成声,他本就是情绪敏感的人,斯克内尔已经见识过他的悲伤如何不受控制,可还为这决堤的眼泪触动了心神。
斯克内尔决定不去制止这场情绪宣泄,莱德虽然只是简要提及,但那段日子肯定十分艰难,作为新闻从业者,他知道新闻不仅与主角有关,还往往牵扯到主要人物的身边人。
舆论,窥探,指责,嘲笑。
这本不该莱德承受的。
至于莱德的怀疑并没有错,斯克内尔并不能以局外人的身份高高在上做出指责。
幸好莱德最后愿意对他说出自己的疑惑,能有机会发泄自己的痛苦。
那双浅蓝色的眸子盛满悲伤,压抑的抽噎声在雨声的裹挟中变得支离破碎。
斯克内尔离开座位,在莱德面前半跪下,把莱德轻轻搂入怀中,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