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住梅园的同学上我这辆车!”
戴眼镜的学长把志愿者红袖章提溜几下,举着喇叭喊:“梅一到梅五的同学, 上车——”
狄琛看了眼保存在相册里的名单, 刚好,他住梅二。
将箱子拖到接驳车前,两名打扮休闲的学姐同时伸手, 大概想合力把他的行李搬到车上。
“谢谢, 我自己来就好。”狄琛收回拉杆, 撸起两边袖口, 轻轻松松扛起十六斤重的行李箱,还顺手接过排在他后面男生的箱子。
接驳车发动,狄琛在第一排靠窗的位置落座, 摸出手机没多久,几位置顶的联系人头像右上角纷纷冒出小红点。
[进店买披萨吃,老外叽里呱啦讲了一大堆,问我要不要这要不要拿那,哥们思来想去,选了火腿。嚯,你猜怎么着?真就只给我一盒火腿切片。附图.jpg]
这是褚易。
[小狄,你觉着是黑色的无牙仔挂件更配我的包,还是这个背带裤tim熊更合适?噢,今天临大开学对不对?你们信院的学生会主席严向灯是我朋友,有需要找他,报我名儿。]
这是林燕辞。
还有一个非置顶的好友:
[体育系也住梅园,我梅五,寝室号311。]
狄琛一一回完消息,手指一滑,刷到一个纯黑色的头像,点进聊天框,静悄悄的,没新消息发过来。
岑宴秋开学不住寝室,他在临大附近的黄金地段买了套大平层,是今年新开的楼盘,有两百多平。
他对着屏幕发呆的时候,第一排靠走道的空座坐垫向下一陷,狄琛转头看过去,原来是上车排他后面的那个男生。
男生小麦色皮肤,颧骨洒着星星点点的雀斑,眼睛黑亮有神。
“同学你好,刚才谢了哈!”
“没事,不客气。”
男生十分自来熟地递出半个手掌,“我叫冯康,信院软件工程专业,住梅二407。”
软工,梅二,407。
狄琛记性好,宿舍楼和寝室门牌号烂熟于心,心说今天真是巧大发了,乐于助人还能助到同专业同寝室的。
“狄琛,梅二407。”他礼貌回握住冯康的手。
听到狄琛的话,男生一双眼睛亮得像电灯泡,炯炯有神,仿佛还会发散射线:“我去,随手一捞就是同班同学?你哪儿人啊?我是本地的,高中读的是玉临一中,刚看你一直盯着手机,等女朋友消息呢?”
冯康的说话密度倒是和褚易有的一拼。
“我是吴江人,高中转学过来的,后面两年在英中念书。嗯……不算女朋友。”狄琛将手机熄屏,说道。
用岑宴秋的话来说,算男朋友。
面前这新舍友一看就是老实巴交的社恐人士,成绩好、话不多。
冯康属于“遇强则强,遇弱则更强”的社交恐怖分子,一拍大腿,泄洪般开了话匣子:“英中?咱们可是兄弟学校,多年以来互为竞争对手的关系!前年的全市篮球比赛,我母校跟你们学校比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不分先后!”
狄琛抿出一个很淡的微笑,应和地点点头。
两年前的篮球比赛,他记得英中足足领先了十三分。
接驳车开到梅园,狄琛给那两位学姐搭把手,一车的行李一大半被他卸下来,放到一旁的空地上。
“谢了啊学弟!”两名学姐朝他笑。
狄琛微微颔首,说不客气。
临大的宿舍楼环境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上床下桌的四人间和干湿分离的独立卫浴,是招生宣传的一大亮点。
梅园的五栋楼前两年翻新过一次,墙壁重新粉刷过,还装了电梯,免去学生的爬楼之苦。
狄琛按了个数字“4”,电梯间,冯康打量着他手臂的肌肉,艳羡道:“坐了三年板凳,屁股都坐硬了。只可惜屁股的肌肉转移不到别的地方……”
“多练练,总会有的。”四层到了,狄琛提起行李箱的拉杆。
冯康从人群中挤出来,拖着行李箱小跑:“你怎么练的?哑铃?卧推?冲蛋白粉?”
狄琛拿出在寝室楼一层领的学生卡,“滴”地一声刷开门锁。
推开门,四个空床位只有光秃秃一张床板,宿舍的其他两个人还没到。
“工地搬砖。”狄琛挑了右侧靠里的床铺,玩笑道。
冯康:!!!
恐怖如斯。
搬砖是假,寝室急需大扫除是真。
过了一个暑假,地面厚厚一层灰,卫浴外的洗漱池台、床铺下的学习桌、凳子,都得过水好好擦一遍。
昨晚狄琛收拾行李的时候便预想到清洁问题,随身带了干净抹布以及一瓶洗涤剂。
“嗳,零食我放你桌上了。”冯康捧了一把牛肉干蛋白棒之类的东西,看到狄琛一个人忙活来忙活去,于心不忍地凑上前,“同志,给我也分配点任务呗?”
狄琛道声谢,抹布脏的那一面反手一折。
他迟疑道:“你把地扫了?”
“得嘞。”冯康拿起扫帚。
一小时后,寝室没来的两个人到齐,卫生也做得七七八八了。
407的第三位舍友叫曹万钧,隔壁计院的,因为桂园人满才被分到梅园这里,典型的科生长相,气质文弱,名字体格两极分化。
最后一位是临大美院的大一新生,名字是施明,染着一头蓝毛,耳朵鼻梁都有穿孔,不怎么说话,对自来熟的冯康很是爱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