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后微笑目送两个孩子离开。
九格格拉着六格格来到自己暂居在宁寿宫的屋子里,悄声对六格格道:六姐姐,我听额娘说,内务府已经开始筹备你的嫁妆了,这可怎么是好啊?
六格格知道九格格的生母德妃有兄弟在内务府任职,九丫头能从她额娘德妃娘娘那里知道这消息并不奇怪。
她抿唇笑着摇头,揉揉九格格的小脑袋:我今年都十八岁了,也是时候该嫁人了,内务府为我准备嫁妆理所应当,这事有什么好奇怪的?
九格格窝进六格格的怀里撒娇:可是我不想要姐姐嫁人嘛。汗阿玛和太后娘娘这些年都没有在京里为姐姐你相看人家,照这样的情况看,他们心里必然是打着那个主意的。大姐姐去了那个地方,三姐姐五姐姐都跟着去了。若你也嫁去了那里,这京里不就只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活着还有什么趣儿!
六格格听见九格格说胡话,示意这屋子里伺候的宫女都去外面守着,自己拉着九格格到塌边坐下,把她揽进怀里:你方才在胡言乱语些什么?汗阿玛和太后娘娘疼爱你,给你和佟国维的孙子舜安颜定下亲事,让你免受远嫁之苦,亲人离别之痛。他们那样疼你,你怎么好埋怨两位长辈?
九格格的声音里带了哭腔:可是姐姐,凭什么就单我一个人不用抚蒙远嫁,这对你们又何其不公?我就是觉得心里不舒服
六格格无奈笑了。九丫头被汗阿玛、太后娘娘和德妃娘娘保护得太好,未免单纯了些。她明白九丫头的意思,宫里这么多姐妹,目前凡是活下来长大的,除了小九,无一没有逃过远嫁抚蒙的命运。小九觉得只有自己留在这京里不用抚蒙,未免对她们这些自小一起长大的姐妹生了愧疚之心。只是,这是汗阿玛的决定,与九丫头何干?
六格格劝道;个人都有个人的缘法。小九,你怎么知道我远嫁蒙古是祸非福呢?况且嫁出去的几位姐姐如今在草原上各有建树。九丫头,咱们一起长大,你是知道我的性子的。我这一生,最崇敬之人便是乌库妈妈,她老人家为这天下太平做了多少努力,我心里向往非常。若是有朝一日给我机会,即便只做到她老人家十分之一二的功绩,我就心甘情愿、死而无憾了。
九格格急得连忙捂住六格格的嘴:我不许姐姐你说死字,不许说!
六格格宠溺地看着九格格:好好好,我不说。
九格格这才安心将捂着六格格嘴的手放下,窝进六格格怀里:姐姐,你说玛姆和汗阿玛会给你挑个什么样的人呢?若是你嫁到科尔沁,那还好些,毕竟那里是太后娘娘的娘家,还有太皇太后老人家的恩德在,他们必然不敢薄待你;若是去了漠北,人生地不熟的,那
六格格自信接道:即便我嫁去了漠北,我也能活出自己的滋味,不像某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到现在连自己的事情还摆弄不明白呢!
姐姐九格格拖长了声音撒娇,你又捉弄我。
两人笑闹了一阵,九格格正打算撒娇让六姐姐今晚留下来陪她住在宁寿宫,便听到翊坤宫的小太监来替宜妃传话,说是天晚了,宜妃请六格格回宫用膳。
没办法,九格格只好松开拽着六格格衣裳的手,放她离开,嘴里还不情不愿地嘟囔着:哪里是宜妃娘娘找姐姐,必然是小九那个小混蛋向宜妃娘娘撒娇了。
六格格伸出食指点了点九格格的眉心:不许胡说,小九听话着呢,况且他比你大,你该叫他哥哥呢。我走了,明日再来看你。你晚上安分些,别又踢了被子着凉。
我知道了,姐姐,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九格格见六姐姐要走,忙道,六姐姐慢走。
六格格笑着离开,先去正殿向太后娘娘请辞,这才带着身边的宫女太监回了翊坤宫。
第2章 慈母
六格格回到翊坤宫,先去正殿向宜妃请安问好:宜尔哈给宜额娘请安,恭愿宜额娘喜乐安康。
宜妃笑着命身边的嬷嬷将六格格扶起:你今天在太后娘娘那里抄了一日的经书,想必也累到了。你回屋子洗漱一番,换了衣服去见见你母亲,再过来这边陪我用膳吧。
六格格应是,回了自己的屋子,洗漱齐整,换了外裳,去拜见她的生母郭贵人。
六格格俯身道:女儿见过额娘。
郭贵人忙叫她起来:宜尔哈,我们是血脉相连的亲母女,不必如此多礼。她拉着六格格做到自己身边,看着这个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女儿,心里不由欣慰。
她是个没本事的,不受皇上宠爱,便是生下了小阿哥,也因为自己福薄导致小阿哥没有站住,没满月就夭折了。唯一的女儿六格格,因为自己身份低微不能抚养,也无法承欢膝下。好在六格格宜尔哈是由嫡姐宜妃抚养长大,和她这个生母的关系还算亲近。
嫡姐宜妃性子火辣刚硬,把六格格教养得很好,没有学到她身上的柔弱气。六格格这孩子打小就有自己的主意,早年得了太皇太后的宠爱,等太皇太后仙逝,又得了皇上的怜惜,因为和五阿哥要好,又入了太后娘娘的青眼,不用她为这个女儿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