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康熙想了一下,把敦多布多尔济去世的父亲噶勒丹多尔济由多罗郡王加封为和硕亲王;把恪靖公主的生母郭贵人晋了位分,封她为郭嫔。同时,康熙又给敦多布多尔济和恪靖公主赏赐了不少银两财物,这才算是把封赏的事情给解决了。
  旨意传回漠北时,秋收已过,敦多布多尔济已经把库伦城的事务处理得差不多了,于是回归化城陪伴恪靖公主。
  恪靖公主接到康熙的旨意,有些愣神,对着身边的敦多布多尔济喃喃道:额娘被汗阿玛封为郭嫔
  敦多布多尔济没有在恪靖公主的脸上读出高兴的神色,觉得有些奇怪:郭嫔娘娘晋升位分,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按照如今的后宫嫔妃制度,宫里的位分从上至下依次是皇后、皇贵妃、两位贵妃、四妃、六嫔,至于贵人、答应、常在则没有定数。只有嫔以及嫔以上才能成为娘娘,一个萝卜一个坑,总共只有十四个坑,也就是说后宫里最多只有十四位娘娘。至于贵人、答应、常在这些,因为没有人数定数,所以只是半主半仆的存在。恪靖公主的生母晋升为嫔位,生活待遇和居住条件改善,自然是一件好事。
  我只是我只是担心额娘会和宜额娘产生矛盾恪靖公主心有有些慌乱。她是宜额娘养大的,对比两位额娘,宜额娘的性子更投她的脾气,敦多布多尔济,我这样想是不是很自私我听到旨意的那一刻,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为额娘感到高兴,而是担心额娘被人利用,和宜额娘发生矛盾
  敦多布多尔济把恪靖公主拦进怀里,用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头上。他倒是没有觉得恪靖公主自私,只是觉得奇怪:可是,宜尔哈,郭嫔娘娘比我们年长,她在宫里生活了那么多年,怎么会连这点东西都看不透?这次郭嫔娘娘晋升是因为牛痘之事。再说,宜妃娘娘盛宠多年,就算有人故意挑拨矛盾,难道她会看不透吗?
  敦多布多尔济一直觉得,恪靖公主似乎习惯把身边的人当成小孩子看待。她担心自己的母亲和宫里盛宠的宜妃因为晋升之事产生矛盾,这不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更像是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恪靖公主总是以保护者的姿态保护着和她关系密切的人,不论是这次的郭嫔娘娘,还是之前的九阿哥,亦或是莫日根和舒格。她总觉得这些人是她需要承担的责任,她需要作出努力让被保护的人免受伤害。
  敦多布多尔济觉得恪靖公主的这种心理算是一种非典型的保护型人格,也许是和童年经历有关,公主习惯将亲密的人视为自己的责任。虽然这种心理没什么不好,但主动承担这么多责任会给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
  宜尔哈,你为什么要背负着那么多东西前进呢?
  恪靖公主摇头:敦多布多尔济,你不懂。额娘她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她从进宫那天起就在宜额娘的庇护下生活。说难听一点,额娘空有美貌,性格软弱,是被汗阿玛豢养在紫禁城里的金丝雀,得空了就跑来逗一逗。这样的额娘,我怎么能不担心呢?
  可是,敦多布多尔济迟疑着开口,不是还有宜妃娘娘在吗?公主难道不相信宜妃娘娘的人品吗?
  宜额娘嫉恶如仇,风风火火,和小九的性子很像。她的为人我自然是相信的。
  既然如此,公主为什么还要为郭嫔娘娘担心呢?宫里还有宜妃娘娘在啊!
  你说的有道理。恪靖公主点头,随即又皱起眉,可是宜额娘因为心直口快,在宫里得罪了不少人。若非有汗阿玛的宠爱在身,她早就被宫里的那群女人撕碎了我现在更加担心宜额娘了。
  敦多布多尔济无奈,聪明人都是被累死的,这句活果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既然如此,我们无法帮两位额娘争宠,就只能努力建功立业让皇上更加重视我们这些子女了。敦多布多尔济揉揉恪靖公主的头,公主不要再多想了,我们去建造中的公主府看看吧。
  恪靖公主只好放下心里的担忧,无奈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敦多布多尔济:我媳妇可真爱操心啊(无奈摊手.jpg)
  第27章 赈灾
  公主府的修建进程已经过半,再过段时间就可以搬进去了。
  趁着时间还早,敦多布多尔济陪着恪靖公主去城中东市逛逛。
  归化城东市主要贩卖各种皮革布料,南方的商人不远万里来到归化城,与这里的回民、蒙人进行贸易。
  如今东市的秩序看上去倒是比以往好上许多。敦多布多尔济笑道,公主的治理能力可见一斑。
  恪靖公主也跟着笑:哪里有额驸说的那么夸张,不过是好上些许罢了。这东市暗地里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东西,我现在还没理清楚呢。
  敦多布多尔济看着前面的布料摊子,对着恪靖公主道:那是纺织厂里纺织出的新布吗?看着倒是比以往的布料更细腻些。
  那些正是厂里出来的新布。我还要多谢你的建议,让黄先生改进纺纱机和织布机,给了这城中的妇人们一份谋生的机会。
  城中的蒙满二族暂且不提,汉民的农妇倒是因为这份工作得到了更多的银钱,在家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也大大提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