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敦多布多尔济没打算把自己的心思说出来,只道:有备无患罢了,反正这些东西将来也用得上。
  策棱这才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敦多布多尔济无奈摇头,其实策棱的顾虑他也明白,这并不仅仅是土谢图汗部跟和硕特汗国关系不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地形问题。从土默川平原到青藏高原,从祖国大地的第二阶梯直接跨越到第一阶梯,高原地带,氧气稀薄,日照强烈,土谢图汗部的将士们还真不一定能适应这种高原气候。
  但保家卫国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此刻他只盼望着拉藏汗的警惕心足够强,能多抵挡准噶尔部一段时间吧。
  另一边的紫禁城,康熙也收到了拉藏汗派使者送来的求救信,因为策妄阿拉布坦入侵和硕特汗国,拉藏汗请求康熙能派兵援救。
  康熙接到拉藏汗的求救信颇为犹豫,因为根据以往拉藏汗的尿性,他不能确定这是不是拉藏汗联合准噶尔部发动的一场阴谋。更何况一旦出兵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大清早些年有能力的将领如今都已经垂垂老矣,再加上这些年连年灾害不断,以目前大清的国力,是难以支持一场大型战争的。
  如今朝廷的局势,索额图已死,明珠闲置在家。至于佟家,因为之前出了舜安颜和九格格的事情,康熙对佟家忌讳得很。虽然佟国维还是一如既往地尽忠职守,但他能力不足,再加上年纪大了,再过几年就该致仕了。相较于这个小舅舅佟国维,康熙更信任的人其实是佟家家主佟国纲,只可惜佟国纲在之前征战噶尔丹时死于乱军之中。因为这些原因,身为帝王的康熙始终对佟家的忠诚抱有戒备之心。
  康熙沉吟了片刻,吩咐在一旁伺候的梁九功:传召李光地、张廷玉和兵部尚书马尔汉。他犹豫了一下,接着道:罢了,让人把明珠也叫过来吧。
  奴才遵旨。梁九功恭敬地弯腰。
  因为是急召,几人不出半个时辰就到了乾清宫。康熙把拉藏汗的求救信递给李光地,让他们几人轮流传看,询问他们的意见。
  这李光地沉思了片刻,向康熙问道,皇上,青海将军可有传消息过来?
  康熙摇头:正是因为此时形势不明,朕才找来诸位爱卿商量对策。
  明珠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说实话,他还真没想到皇上还会想起他来。自康熙二十七年以来他因为朋党之争被皇上罢免,他就一直闲赋在家,虽然之后因为要平叛准噶尔,皇上再次启用了他,但到底没有从前在权利中心的地位了。照如今的形式来看,索额图虽死,但皇上心目中的继承人仍然是那位被自小娇宠着长大的太子殿下。至于大阿哥,太过急躁,并非皇上心目中的储君人选。罢了,他只为国尽忠就好。
  明珠开口道:臣以为,拉藏汗求救之事虽有可能有稍许偏颇,但大体上应当属实。准噶尔部自噶尔丹叛乱之后一直贼心不死,意图死灰复燃,派兵进攻和硕特汗国之事应当为真。喀尔喀蒙古与准噶尔部接壤,不知他们可有觉察到准噶尔部的异动?
  明珠话音刚落,便有传令官在乾清宫外喊道:皇上,库伦八百里加急。
  快呈上来。康熙忙道。
  库伦的加急折子是恪靖公主的额驸、土谢图部汗王敦多布多尔济写来的:罗刹国扰边,准噶尔部大军入藏,恐已至拉萨。
  没等康熙等人把折子看完,青海急报就来了。青海将军上奏,准噶尔部派大军攻入和硕特汗国,和硕特汗国已经沦陷,拉藏汗身死,青海军驻扎西宁,与准噶尔大军成对峙之势。
  兵部尚书马尔汉有些慌张道:难道准噶尔部和罗刹国合作,同时犯边大清?这可怎么是好?
  康熙见他战战兢兢地的样子,不由骂了一声:蠢货,慌慌张张地像什么样子?
  马尔汉畏畏缩缩地不敢答话。
  张廷玉向马尔汉解释道:罗刹国此时正和瑞典兵抢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应该没有精力来进行第二场大规模战争。罗刹国此举,恐怕只是想要拖住喀尔喀蒙古,为准噶尔部提供助力。
  但这只是张大人的猜测而已,关于罗刹国是否还有兵力犯边大清,谁也不能确定。李光地出声道,万一皇上派喀尔喀蒙古的将士们支援青海,罗刹国乘机进攻,那就不好了。我们目前无法确定罗刹国出兵是虚晃一枪还是打算趁火抢劫。
  康熙沉吟了片刻,觉得有些头疼,派谁出兵?调遣哪里的兵?粮草如何筹备?这些事情你们几个尽快商量个章程出来,反正这仗是一定要打的。准噶尔部多次扰边,朕已经不胜其烦,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们一个教训瞧瞧。
  众人商议了片刻,由明珠向康熙禀告道:臣等以为,当从云南驻军调兵救援青海,领兵之人当以内大臣佟国维为首,五贝勒从旁监军。
  让小五从旁监军?康熙轻笑出声,盯着明珠看了许久,朕还以为你会选择大阿哥呢?
  明珠被康熙盯得后背全是冷汗,面上却不声不响,只低下头不说话。
  康熙开口道:佟国维年纪大了,已经不再适合出征,换个人吧。
  几人对视了一眼,不敢说话。不是他们硬要佟国维一大把年纪还要上战场,而是如今的大清实在是挑不出人来了。之前平叛噶尔丹时的将领,这些年都陆陆续续地去了。今年六月初七日,恭亲王常宁去世;六月二十六日,裕亲王福全去世,这实在是挑不出人来了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