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在村里,无论是修建还是拆除房屋,都需要到村长那里报备一声,领取一份盖有印章的许可文书,然后由村长上报给镇上的官府。
  若是私自动工,将会受到惩罚,那可不仅仅是几两银子的小事,严重的话还可能要吃牢饭。
  当方玉竹走到方青林家的院门前时,她有些犹豫不决。
  想起之前的一些事情,种种回忆涌上心头,她对三叔一家已经心灰意冷,这些日子也没有任何往来。
  如今再次踏入这道门,她的心情异常复杂。
  院门敞开,方玉竹犹豫了一下,还是跨了进去。
  方青林正坐在院子里抽着旱烟,悠闲地坐在靠背椅上,翘着腿,一晃一晃地,享受着烟雾缭绕,闭着眼睛品味着,还轻轻地哼着小曲。
  “村长,我有件事想请您帮忙。”方玉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开了口。
  她没有称呼三叔,而是直接叫了村长,这其中的疏远之意已经非常明显了。
  方青林立刻睁开了眼睛,认清眼前之人后,只能哑口无言,两人瞬间陷入了一种相对无言的沉默之中。
  “村长?”方玉竹见到方青林那迷茫的神情,等待了一会儿后,又再次询问了一遍。
  方青林这时才回过神来,急忙回应,“哦,玉竹啊,你怎么过来了?有什么事情吗?”
  “嗯,我打算盖新房子,所以来告知您一声,这是地契和房契,麻烦村长帮忙盖个章。”方玉竹说着,便将事先准备好的契书拿了出来。
  方青林听罢,立刻站起身,走到方玉竹面前接过契书,一张房契,一张地契,心中暗想,这个侄女打算盖多大的房子啊。
  “玉竹啊,你这是打算盖多少间房,需要这么大的地方?”方青林眯起眼睛,上下打量着契书,最终还是忍不住询问。
  方玉竹的微笑中依旧带着一丝谦恭,回答道,“打算盖七八间吧,这地契是我爹临终前留给我的,不是耕地,不能种庄稼,现在用来盖房子也挺合适的。”
  这句话刚说完,方青林更是感到惊讶,七八间房子,这也太,太多了,他的眼神立刻变得不同,之前的长辈架子瞬间瓦解,他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玉竹啊,你这是经营了什么好生意,真是给我们方家争光,咱们村里,姜家最富裕,也不过六间房十亩地,你到底买了多少地?”方青林的的热情,倒是和田氏越来越相似了。
  方玉竹失望地叹了口气,心想果然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没有,就三亩好地而已,至于生意也没怎么做,村长您说笑了。”方玉竹并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看着曾经熟悉的三叔,感觉也越来越疏远了。
  方青林心里明白,现在这份叔侄情份,恐怕是越来越淡了,他尴尬地笑了笑,拿着地契和房契走向屋里。
  过了一会儿,他拿着盖好章的契书出来了,再次递给方玉竹时,上面已经印上了鲜红的印章,“我给你盖好了,有事情就过来找我,咱们,咱们毕竟还是一家人。”
  “好,我明白了,谢谢村长。”方玉竹接过契书,向方青林鞠了一躬,然后准备离开。
  刚走到门口,就碰到了田银花带着方大勇走进院子,她正考虑是否要打个招呼,田银花却先开口了。
  “嗨,这不是玉竹侄女吗?怎么了,来找你三叔啊?快进来,多坐会儿,婶子给你做饭吃。”说完,她还拍了拍儿子的头,说,“快叫堂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方大勇长得很胖,虽然年纪不大,比芸香还小一些,但是浑身都是肉,眼睛小得像绿豆和芝麻。
  仗着自己是村长的儿子,他在村子里横行霸道,经常欺负人。
  被田氏这么一巴掌拍在头上,他心里有些不高兴,不情不愿地对方玉竹叫了一声,“堂姐!”
  方玉竹对母子俩的行为感到有些尴尬,勉强笑了笑,委婉地拒绝了,“不了,小茉还在等我回去呢。我先走了。”
  说完这句话,她如同逃避般匆匆离开了此处。
  田银花目送她远去,还不忘提高声音呼唤,“玉竹啊,记得常家里来坐坐啊。”这样呼唤后,她才喘着粗气拉着方大勇进了院门。
  方青林瞪着田银花,满腔怒火地说,“你不是带着儿子回娘家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田银花提着装有衣物的竹篮,撇了撇嘴说,“你真是个没良心的,我这不是担心你吃不好,这个混小子闹着要回来,我也没办法。”
  方青林的目光转移到儿子身上,只见他心不在焉地盯着地面,手里还拿着一个果子,那肥头大耳的样子,让人忍不住生气,“你就知道吃,我让你去跟先生念书,你却不务正业,把先生气病了,现在更是懒散,你看你堂姐,人家都能建起七八间大房子了,你除了吃还会什么。”
  方青林非但没平静,反而越说越愤怒,说着说着竟扬起了手。
  方大勇也不是个省油的灯,眼见自己可能要遭打,便向后退了几步,躲到了田银花的背后,带着怨气地叫嚣,“她有什么了不起的,父母双亡,连媳妇都是买来的,我也没看出她有什么能耐?说到底也是个遭人唾弃的拐子!”
  第67章
  田银花闻言,忍不住想捂嘴偷笑,但一见方青林那令人胆寒的神色,她强忍笑意,不满地责怪道:“你责备孩子有什么用,我们大勇聪明得很,有你这样的爹,他将来哪里还会受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