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至于常满,大概是到了叛逆的年纪。
吕家生这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说,“没错,十文钱你们俩就别互相推让了。”
“那我们这就出发吧,去我家坐马车,那马车买回来我也只坐过一次,连我们家归安都还没上去坐过呢。”谷茉捂着嘴笑了笑,觉得太过客气反而让人有些生分。
于是,一群人热热闹闹地朝方家出发了。
严秀娥还特意从厨房带了一些鸡蛋、肉类等食物,毕竟空手回娘家,是会让人笑话的。
吕家生望着那匹马油光水滑的皮毛,以及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车厢,羡慕得不行,心想这样的马车回村里,岳母大人肯定不会小瞧了自己。
谷茉则没有想太多,只让常福常满帮忙给吕家生装配马车,自己则去厨房拿了一些食物带上。
严秀娥四处张望,没见到方玉竹,便随口问了一句,“小茉,玉竹呢,她不跟我们一起出去转转吗?”
“她呀,她去见族长商量日子去了,好不容易雨停了,得赶紧把修房子的日子确定下来,姨姐你可能不知道,我们这土房子一下雨,那霉味儿特别重,归安晚上都睡不安稳。”提起这个,谷茉就开始发起了牢骚。
以前还真没觉得这个土房子有多不便利,但这场雨一下,它的缺点就暴露无遗了。
严秀娥听后,仔细地看了看周围,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得赶在冬天来临前修好,不然等到大雪封路,屋里又冷得要命,哎呀呀,一想起来我就浑身发冷。”说着,她还缩了缩肩膀。
谷茉听说大雪会导致封路,不禁有些愣神,心想阳北村并不是被山峦环绕,怎么会出现封路的情况呢?
“姨姐,我看咱们村的路挺宽敞的,四面也没山,怎么可能会封路呢?”
严秀娥这下子话多了起来,解释道,“咱们村的情况还算好的,但是小茉啊,每年到了寒冬腊月,那雪能下几尺厚,一觉醒来,雪都能没过膝盖了。你忘了去年春节,我给你送完肉之后,第二天的雪有多大,差点把人冻僵了。”
谷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敷衍道,“嗯,对对,我一时给忘了。”心里却在想,原主的风寒恐怕就是那时候得的,拖了几个月不去治疗,最后拖得不行了,不过归安真是幸运,居然没有被冻坏。
但又一想,应该是原主把衣服和被子都给归安裹得严严实实,这才让归安免受了病痛的折磨。
严秀娥也没有细想,拉着谷茉就往外走,两人将竹篮子放进了马车,然后才把归安和水柳抱上了车。
两个女人自己也上了马车,而两个少年却偏要和吕家生一起坐在外面,说是好奇。
归安坐在马车内,从左边的长凳换到右边的长凳,笑得合不拢嘴,对谷茉说,“娘,我能不能每天都坐马车呀?”
“嗯,你专心念书的话就可以。”谷茉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这孩子一读书,自己就总是把好好念书挂在嘴边。
半个月没碰书本,归安的心已经玩得有些野了,他嘟着嘴说,“娘,我不想念书了,感觉好没趣啊。”
归安的话音刚落,车厢内的喧嚣立刻被寂静取代,谷茉带着难以置信的目光望向归安,仅仅念书了半个月,难道就已经厌倦了读书吗?
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天上学时常常哭闹不止,归安年仅四岁,又能有多强的念书欲望*呢?
严秀娥注意到谷茉脸色不佳,赶紧开口安慰,“归安,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归安之前不是还说考状元吗?”
“这根本就不好玩,先生每天都让我们背诵《三字经》。”归安仍旧撅着嘴,满脸的不开心。
谷茉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应该改变一下方法,她向来性情温和,为何对儿子却显得严厉了呢?
这样想着,她迅速调整表情,带着温柔的微笑对归安说,“归安,你能不能背一段给姨姑姑听听呢?”
尽管有些不情不愿,归安还是一句接一句地背诵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归安背得越来越流畅,小脑袋轻轻摇晃,渐渐地展现出一种自豪的神情。
谷茉含笑倾听,严秀娥也满脸笑容地注视着他,连水柳也静默无声,直到归安一气呵成地背完,他看到大家这样注视着自己,不禁有些羞涩。
“娘,我背好了。”归安双手背在身后,期待着谷茉的赞扬。
严秀娥一把将归安揽入怀中,脸颊贴了贴他的小脸,高兴地说,“哎呀,真了不起,这么流畅地背下来,一点都没出错,归安,过几天也教教你的水柳姐姐吧。”
谷茉看到严秀娥抱着归安如此兴奋,似乎比她这个做娘的还要高兴,心中不禁又添了几分喜悦,她笑着说,“姨姐,如果你想让水柳学,那就让她和归安一起吧,杨大哥家的二毛也会在,如果常福常满也想来的话,也可以加入,孩子们人多了,念书起来可能更有动力。”
严秀娥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沮丧地说,“小茉啊,我们家手头紧,没有足够的银两,否则,我早就让常福常满去学堂了,唉。”
谷茉听了,也认同这一点,官府的学堂束脩昂贵,更不用说那些私人开设的私塾了,村里虽然有一所学堂,但收费同样不低,不是每户人家都能承担得起,因此村里许多孩子都失去了读书识字的机遇。
既然孩子们都需要念书,为何不自己开设一所学堂呢?这对公对私都有益处,对公来说,开办学堂无疑会赢得良好的声誉,对将来的生意大有裨益;对私而言,自家的归安上学也更加便捷,这些亲戚家的孩子们也能得到一个识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