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谷茉想着,先去煦陵府联系夏金澜,让朱大娘去看看芸香,也算不失信于人;再者,通过夏金澜找方玉竹,似乎更容易一些。
  朱大娘和苗氏并未显得惊讶,皆点头同意。
  这让谷茉有些意外,问道:“你们原本就是这样打算的?”
  “那当然了,总不能让你一个人独自上路吧。归凝和归凝还没断奶呢。”苗氏抢着说道,一脸严肃。
  朱大娘也笑着点头说:“可不是呢,我怎能放心啊。”
  “娘,大娘,谢谢你们陪我奔波。”谷茉有些感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朱大娘和苗氏异口同声地说:“一家人嘛。”
  难得的默契让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所有的矛盾都烟消云散了。
  商量妥当后,家里立刻忙碌了起来。屋子里存有不少粮食、风干的鸡鸭鱼肉、晒干的竹笋等,家里那么多东西,不能像苗氏说的那样全部送人。
  这个家,总是要回来住的。
  因此,他们只处理了容易变质的食物,带走了一些常用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准备坐马车出发。三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一辆大马车足够了。
  谷茉这两天忙着在店里教严秀娥算账之类的事务,家里的事情则全权交给了两位老人家。
  至于菜谱,她先写了三道菜,详细交代给严秀娥,并说,这些银子以后就是她的了,吓得严秀娥连忙推脱,最后不得已只能先收下。
  眼看着三日之期即将到来,严秀娥心里很不是滋味,看着谷茉交代店里的事情,总觉得她不会再回来了。
  谷茉的心境也有了变化,对未来充满了迷茫。现在的她有一家店铺谋生,有一座房子居住,离开这里之后,未来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苗氏独自一人满心欢喜,心中思量着,此番前往煦陵府,日后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之人了。更别说将来还要去京城,她却未曾忧虑银钱之事,因知晓谷茉并不缺这银两。
  朱大娘却是不舍,舍不得这个家,舍不得阳北村,这两日总往夫君坟前去上香,一遍遍述说着近日发生的事。
  苗氏见她终日愁眉苦脸,便好奇地问道:“玉竹她大娘,你这是怎么啦?咱们要出远门了,您还能见到当官的玉竹和女儿,为何不高兴呢?”
  二人坐在东屋的炕上,苗氏绣活不佳,只能照看孩子。归凝与归嘉渐长,清醒之时多了,需要有人陪伴哄逗。
  朱大娘手上拿着的是给芸香孩子绣的肚兜,自芸香走后,她就开始绣,总是想着,将来有了外孙女,便可穿上现成的。
  “唉,我是舍不得,毕竟在这儿过了大半辈子。”朱大娘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
  苗氏一听,立刻安慰道:“咳,我也在谷家村住了半辈子,如今说走就走。咱们老了,儿女在哪,咱们就在哪,有亲人在的地方便是家。”
  苗氏平日里说话不太中听,但此时这话听起来,却让人心里不禁赞同,又感慨万千。
  “你说得也有道理。”朱大娘点点头,显然同意,顿了顿又说道,“不知小茉是如何安排的,咱们六人去京城,少说也得走一个月,衣食住行哪一样不要钱,真是难为了小茉。”
  “哎呀,别担心,那将军不是给了她一千两吗,足够了。”苗氏却不以为然地看着朱大娘说道。
  朱大娘一愣,没好气地说:“你知道吗?煦陵府的面条比我们这里贵十文钱,京城不知会贵成什么样子,不知这一千两是否够用,你倒是乐观得很。”
  苗氏吓了一跳,她这辈子只去过谷家村和阳北村,哪里到过煦陵府,忙问:“真的假的,又不是金子做的,怎会那么贵?”
  “唉,所以说,我才忧愁呢。”这几日朱大娘新增了不少白发,手中的绣花针也有些拿捏不住。
  苗氏也开始犯愁,之前不曾想到还有这样的说法,还以为各处都如自己所在之地一般,有些为难地说:“我没私房钱,帮不上忙啊,之前都是靠小茉给的银子过日子,我家没什么钱。”
  “我知道,没问你要银子。”朱大娘并未生气,只是有些无奈,这个苗氏平时挺好,可是一涉及钱财问题,就难以沟通。
  两人在屋内发愁,愁来愁去也没有办法。
  谷茉却不知道,在她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两人竟担忧了这么多问题。
  其实谷茉的想法很清楚,先去煦陵府找夏金澜,军营这种地方,不是随便就能找到人的,而且那封信没有寄信地址,显然是确保一定会送到她手上才如此。
  没有地址,怎么可能盲目去京城?不说别的,吃住就是个大问题。
  朱大娘和苗氏担忧的事情,谷茉都有考虑,并非一时冲动。
  转眼三日过去,谷茉早早起来,叫醒了朱大娘和苗氏,在家用过早饭,又帮孩子们梳洗一番,这才带着她们出门。
  苗氏抱着归凝,朱大娘抱着归嘉,谷茉牵着归安,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门,看起来十分和谐。
  早上已有农人开始干活,一路上与众人打招呼,谷茉的心情因此好了许多。苗氏不认识那些人,那些人也不认识她,但谷茉都会耐心介绍解释,这让苗氏心里感到不少安慰。
  到了店里,严秀娥早已到了。谷茉让朱大娘带着苗氏和孩子们去后院坐着,自己则带着严秀娥去了厨房。
  吕家生带着三个孩子跟在朱大娘身后,最后严秀娥想了想,让吕家生带常福常满去看柴火,让水柳去找归安玩,自己则去厨房帮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