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不是你说的,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沈文玉看着她说话,“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成绩也很好的,学过历史,从古至今,除了乱世,就没有古董不值钱的时候,现在正好就是这时候,不就是我们捡漏的机会吗?那批古董我确认过了,都是真货,假货人家也不敢卖,但要一百块钱,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你去一趟,咱们俩把那批货吃下。”
  说着,她直接从口袋里掏出钱。
  整整五十块钱,说明她从一开始就已经想好了要跟唐园均分。
  唐园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大好机会,要不是沈文玉,她没办法得到这样的讯息不说,就算有别的渠道知道这讯息,她也吞不下这批古董,毕竟她口袋里的钱全加起来,也就七十多。
  这七十多,还包括了这三个月的工资四十五。
  在这个年代生活,开销确实不大,但入账的情况也极为缓慢,她卖了布,卖了些黄豆,还卖鸡蛋,全加起来一个月平均交易收入也就十几二十块。
  还得扣掉日常的开销支出。
  “我回去拿钱,明天再来,到时候我去买。”七十块在这时候不是小钱,她平常顶多在兜里揣五块十块,超过这个数她都不敢揣着。
  这要是在后世,别说是七十块,就算是七百,七千都不是什么大钱。
  跟沈文玉说完,她离开废品站,提前去古董店踩点。
  对比热闹的供销社,古董店这边的情况可以说是门可罗雀,甚至这边的大门都只是开了一条缝,似乎是要避开来往所有人的视线。
  从缝隙可以隐约看到店里摆放着的东西,但大多都灰扑扑的,不知道是本就如此,还是刻意为之。
  但能在这时候还开着古董店,说明这家店确实正规,但凡它稍微有点问题,都不能在这里十几年屹立不倒。
  这时候不少人对于看古董都很有一手,一百块一批的古董不算什么特别值钱的古董,年代或许也不会太久远,但古董这东西越往后越值钱,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一百块的通货膨胀赶上的。
  她看了一圈,又回头跟沈文玉细细商量了如何去买下这批古董。
  第二天一早,她拿了五十,与沈文玉的五十块合在一起,按沈文玉打听的消息,推门进了古董店,顺便又把门关上,依然只留了一条缝。
  等她说出自己的需求,店家并没有惊讶,只是说了一句:“提前说好了,东西卖出,概不赊欠,你要是想再卖给我们,肯定不能是现在这个价。”
  “当然,我来这里自然是做好了准备。”
  “那行,你等我拿给你。”
  店家起身去里屋。
  唐园等了一会儿,心里莫名紧张,除了在博物馆,她还没见过摸过正儿八经的老古董呢,不知道这批古董是什么样的。
  就在这时,店家走了出来,手上拎着一个大篮子。
  就是平常她拎着四处走动,买鸡蛋卖鸡蛋的大篮子,不能说毫不相关,只能说一模一样。
  而那些古董,就装在这个大篮子里。
  甚至摆放的都不是很整齐,而是像摆放家居用品一样,凌乱地堆放在一起,看上去完全没有古董的样子。
  太松弛了。
  第032章 几份工资
  “搬家?还是要丢掉?”
  “搬家。”唐园面对着第三个询问她这个问题的人, 淡定给了答复,她不好说丢掉,前头问的那人就在她犹豫的那一瞬间, 差点要从她篮子里“零元购”。
  好不容易拎着一篮子东西回了废品站,就听到沈文玉的问话:“你从哪里捡来的一篮子废品?”
  唐园定定看她。
  “这不会是……”沈文玉迟疑, 凑近了看, “这样看也不像是……真的啊?”
  “我亲自从人家店里拎出来的, 那我再拎回去?”唐园把篮子往她面前踢了踢。
  “别别别, 我觉得这肯定是真的,”沈文玉立即说道, 弯腰往下翻了翻,“你看你看, 我就说, 漂亮的都藏在底下呢。”
  唐园也弯了腰,果然看到了藏在底下的东西:“还挺小心, 这些东西要都是真的, 这一百块花的值。”
  “都说了, 人家不会卖假货,”沈文玉说着, 略有些兴奋,“你说什么时候这些东西的价格能涨上去?”
  “短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十几年, 不过肯定是越往后越值钱。”唐园对未来的情况有把握, 古董的价值至少要到九十年代后才能涨高。
  不过要只是盼着略涨一些, 八十年代就行。
  “还得这么久……”沈文玉迟疑。
  “等我攒了钱, 沈姐把一半的份额转给我?”唐园主动道,把篮子往自己身边扒拉。
  “去去去, 我才不转,我跟你说,我对古董也是有些研究的,东西肯定是越远越值钱,这些就算我自己不卖,还能留着给小孩,才五十块钱的东西,又不是五百块,留就留了,”沈文玉握着篮子的柄,“咱俩现在分一分,回头形势好了,你把我要的拿来给我就行,怎么办?”
  “行吧。”唐园不情不愿地点头。
  看在沈文玉跟她关系不错的份上,她其实打心底希望沈文玉能把古董留下来放家里。
  这会儿两人都不太了解古董价值,这会儿分一分正合适。
  没过多久,一篮子的古董就被一分为二,为此沈文玉甚至还拿出了一个崭新的篮子,专门用来放这些古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