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都市言情>此间真意> 第21章

第21章

  从前梁喜独自长大,要不是路崇宁,回忆里总是形单影只,还真没什么意思。
  人这个物种说来奇怪,从前纵有千般好,一朝离别,梁喜记得最深的还是和路崇宁分手时的情景,每想一次,以前的好便减掉一分
  。
  抵不住橙子诱惑,梁喜扒开,香气迸发出来,不用尝也知道很甜。
  “你还没跟我说去哪了?”
  “崔影,记得吗?我去她店里蹭饭。”
  “记得,你好朋友。”
  电话在卧室响起铃声,梁喜刚要起身,路崇宁摆摆手,“我去拿。”
  他一去一回,手机递过来。
  “谁?”梁喜问。
  路崇宁没答,梁喜接过看,来电人是她师父,叫“王兴印”,梁喜称呼他“老王”,亲切好记。
  “喂,师父。”
  “明天啊,可以。”
  “好,明早我过去。”
  挂断电话,梁喜把手机放肚子上,继续晒太阳,她完全没注意到身旁人目光热烈,直到发觉路崇宁半天没动静才睁眼,看见他正盯着自己。
  梁喜往上挪挪,翘起二郎腿,“我师父听说我辞职了,想让我去他工作室帮忙。”
  二中多年前开设了黑陶学习班,老王是手艺最好的老师,梁喜小学时学过几年画画,偶然一次机会,被梁辰义带到老王的工作室做客,体验一次之后梁喜很感兴趣,有事没事就去练习,偶尔还逃课去学,可黑陶这门手艺需要日积月累的勤奋和天赋,直到毕业前梁喜才学出点样子。
  梁辰义有个用了很多年的烟灰缸就是出自梁喜之手,虽然工艺和精湛不搭边,但却是梁喜的第一个作品。
  “手艺还在吗?”
  梁喜冲路崇宁勾勾手指,他不明所以,头探过去,梁喜抬手,闭上眼睛从他双颊摸到耳朵,说:“我能捏出你的样子,信吗?”
  冰凉的手指划过鼻尖,路崇宁抖了下,向后撤身,“你不走的话,男朋友怎么办?”
  梁喜都快忘了这茬,把回答丢给问话的人,“你觉得呢?”
  “分了。”路崇宁又补一句,“你又不是没分过。”
  他云淡风轻,甚至事不关己。
  如果梁喜真有男朋友,那这个人此时在路崇宁眼里已经被当成一捧灰,扬掉了。
  第10章 既然你退一步,那我也退一步。……
  上午八点半,梁喜打车到师父的工作室。
  说是工作室,其实是在二中校园一角的三层楼房,从后门可以出入校园,上大学后梁喜寒暑假都忙着打工赚钱,很少回化城,但只要回来一定过来看看老王。
  工作室已经开门了,梁喜进屋,“师娘没给你做早饭啊?”
  老王正在茶桌前啃包子,这个茶桌放在窗下,茶具茶宠应有尽有。
  “诶!喜喜,来啦!你师娘现在天天早上跳舞,给我五块钱让我买包子。”
  老王夫妻俩感情非常好,一辈子没吵过几回架,当年两人一起拜师学黑陶,日久生情,婚后师娘忙于照顾家庭,放弃学艺,老王学成后便开了这家工作室,赚的钱全部上交,明明成就不小,却每天穿着朴素,生活简单。
  老王把梁喜引到茶桌旁,问:“你吃了吗?”
  “吃了。”
  梁喜坐下,抬头望向展柜里的黑陶工艺品,还有各式各样的奖状,本本彰显老王实力。
  “师父,你这手艺,全国都能排上号。”
  “我老了,以后靠你。”
  梁喜有点不好意思,“我再跟你学十年也不一定赶上你一半。”
  化城黑陶很有名,而化城做黑陶最好的手艺人就是老王,据说每年还有从其他省份慕名而来的大学教授跟他进行学术交流,正因如此,老王的工作室才能用二中的房子,学校不收房租,只需要老王一周抽空教两节课,作为课外兴趣班,美其名曰校企联盟,这一开就开了很多年。
  上课以外的时间老王会接一些订单,政府单位、企事业、或者私人的单子都有,一件黑陶工艺品少则几百,多则几万,甚至更贵。
  过去黑陶文化传承一直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随着时代发展,已经打破禁锢,只要有心学,一般的师父都肯教。
  老王这些年带了不少徒弟,但真正坚持下去的不多,手艺能超他的几乎没有,这也是老王的一大遗憾,手艺总要传承和发扬,不能在他这一辈断根,可他自己的儿子不愿学,大学毕业后留在天津,如今又在那边工作定居,肯定不会回来了。
  吃掉最后一口包子,老王说:“做黑陶,需要努力,耐心,也需要天赋,你是我见过少有的天赋不错的孩子,要不然也不能三番五次给你打电话。”
  “现在几个人帮你?”
  “前段时间一共四个,后来有个姑娘怀孕,家里不让她干了,现在剩一男两女,还有一个管收银和库存的。”
  “他们人呢?”
  “在楼上忙呢。”
  许是怕梁喜犹豫不同意,老王又说:“咱们化城现在发展挺好的,林业新区那边你知道吧?今年政府重点开发,有个大型企业过来投资,叫什么林屿集团,前段时间建厂区呢。”
  那个大型企业多半是路崇宁现在上班的地方,虽然不知道具体名字,但大差不差。
  老王给梁喜拿了瓶水,“前几天你三叔过来,定了一批笔筒和几个展示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