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我看就是三房四房使的坏!”小丫头气得直跺脚,“我去找小姐。”说着,竹林处起了“沙沙”声又消散了,“哒哒哒”的脚步声也越来也远。
  婆子从假山石后绕道前面,抬头一看,凉亭中已经有人在了——一位年轻的夫人和两个婢女,她手里端着东西,踌躇不前。
  今天来着后园的夫人都是有身份的,她一个下人实在不好走近,可她又不能不在这等人,十分难为,怕自己的行为给薛家落了个礼数不周的印象。
  她上前两步,没敢走进凉亭,行了一礼,“老奴不知贵人在这里歇息,惊扰了贵人。”
  “无碍的。”柳枝的声音就像温煦的风飘进了婆子的耳朵,让她觉得人如其声,这位夫人应该是个温润的性子,不会与她为难。
  柳枝看她脸色发白,额间大汗,不忍心她摇晃的站着,吩咐道:“梅香,你去扶她亭中休息一下吧。”
  梅香领命去请人,婆子不好退拒,跟着梅香进了凉亭;但也不敢与贵人同坐,拘谨的站在庭中一角,吃力的捧着托盘。
  托盘被锦布盖着,不知里面是何物件,不过想来是重要的东西吧。
  梅香看这个老婆婆摇晃的样子,就怕她体力不支,再有个好歹,虚扶了她一下,“婆婆端着盘子辛苦,不如放置在这石桌上。”
  “这……”婆子有些犹豫,可是她双臂发抖,实在端不住了,“老奴谢贵人。”说着,将托盘放到了石桌至上。
  柳枝是想带着人离开,好给这位婆婆让出地方。可是,如此带人离开,似乎又有些失礼。
  一时间凉亭中陷入了沉默,柳枝不知该不该问些什么,那婆子拘谨中带着七分焦急。
  “吧嗒”一声,盖在托盘上的锦布掉落下来,露出了里面东西,原来是一套妇人穿的华服。
  婆子将锦布捡了起来,却也没再将衣服盖住,想必是因为锦布沾了灰土,怕弄脏了衣服。
  柳枝再看那托盘上衣服时,却发现了那衣服似有损坏,联系起方才听到的只言片语,觉察到是有人蓄意损坏这衣服的。
  这衣服从衣料到绣工都是极好的,可惜了!
  正当柳枝为这衣裳惋惜的时候,宝珠带着三小姐来到了凉亭。两人额间滲着汗珠,想来也是急走过来的。
  李婆婆见到三小姐,一脸内疚的说道:“老奴一时不察,没看好夫人拜寿要穿的衣裳。”她欲言又止,这凉亭中还有他人,她不好多说什么。
  李婆婆口中的“夫人”正是薛俭的妻子,三日前去了皇觉寺为家中老太爷抄经祈福,这会儿还在回来的路上,这衣裳就是为她准备的。
  早知如此,她就应该将衣服送至皇觉寺,也就不会有此麻烦了。她是万万没想到,有人会在这节骨眼上对衣裳动手脚。
  这如何是好,眼下夫人就要回来了,可这衣服是穿不了了!
  李婆婆口中的三小姐就是闻祈的未婚妻,薛家大房的女儿,薛阳。
  薛阳见亭中有外人,先是对柳枝行了一礼,“薛阳见过夫人,打扰到夫人赏景了。”
  柳枝看薛阳娴静知礼,有几分好感,也客客气气说道:“没有打扰,倒是我们在这耽误你们了。”原本柳枝想借此带着人离开,可又觉得这姑娘挺和她眼缘的,有心结交,况且她也其他的想法,“听这位婆婆说,这衣裳似有损坏,不知能否借我一看?说不定能帮上一二。”柳枝方才就撇过一眼,零星的看到了几处破处,似被什么啃坏的。
  “李婆婆拿去给夫人看看吧。”薛阳不是什么扭捏之人,既然此事被这位夫人赶上,她再多避讳也是无用。而且,她看眼前这位夫人温温柔柔,眼神清澈,不像是心思深沉之人。
  李婆婆将衣服发给了柳枝,柳枝粗看了一会,问道:“是否只有交领和右衽这几处损坏?”
  “老奴已经检查过了,只发现了这几处。”若不是她觉察不对,急忙去了放着衣服的屋子,还不知这衣服被毁成什么样子呢。可惜,她没堵到那人,让他从后窗逃走了。
  柳枝看着这衣服的纹样和颜色,心里有了补救的办法,但是她还是要争得主家的同意才行。
  “若只有这几处,我倒是有法子补救,不知薛三小姐可信得过我?”不是柳枝过度自信,她这些年跟着阿娘学刺绣,已经尽得她的真传了,修补这点损伤她是手到擒来。
  第125章 薛家寿宴(三)
  那主仆三人一听, 顿时一喜。
  李婆婆更是忍不住,开口问道:“贵人有何办法?”
  衣服和头面都是一早准备的,若是这衣服穿不得了, 头面也要跟着换,可时间上有那来得及准备呢。李婆婆原本心急如焚, 如今有了转机, 她哪里能不激动。
  她跟在夫人身边这么些年,薛府里那些内斗她是看在眼里的。只是她主子本就不是个爱争得性子, 这么多年都是能忍则忍。可惜,有些人就是得寸进尺, 变本加厉, 竟想着在老太爷的寿宴上给大房难看。
  “若时间来得及,我在这些损坏处绣上一束红梅, 倒也和这衣裳映衬, 不会让人发觉此处是修补过的。不知宴会何时开始?”柳枝出门的时候带了一个小针线包, 可是若是修补这衣裳却是不够用的。
  “约莫还有两个时辰,时间可来得及?”薛阳上前一步, 殷切的眼神看向柳枝。
  时间上也算可以, 但柳枝也不敢托大, 思量片刻, 说道:“薛三小姐可做两手准备, 一边寻替换的衣裳, 而我这边尽量在宴会前补好衣服,——可有安静的屋舍,我将需要的丝线和用具写下来, 你赶紧差人去锦绣坊购置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