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此事沈莫笑当然不信,帝君泽当即立下天道大誓,让她心安。
  于是儒佛魔三道这一奇怪组合,便来到了天神道唯一一处没有被妖仙们征服的浮空岛上。
  中年道士见到四人,又恢复成世外高人的风范,对他们伸出一手,笑道:“诸位请坐。我开坛讲法,有教无类,无论是什么种族修为,都可以在此听课。”
  四人对视一眼,目光又重新落到中年修士的身上。
  那目光中,有贪婪,有怜悯,也有似笑非笑的邪意。
  不知为何,中年道士突然脊背发寒,心尖儿猛然颤抖了几分。
  第154章
  四人的到来, 并未引起多少关注,每个盘坐听讲的修士都沉浸在修行体悟之中,不理外物。便是那捣乱的黑皮大汉和七尾狐狸都安静下来, 似乎在认真修行。
  四人将众人神态看在眼中,未发一言, 静静坐在人群之中。
  仙云缥缈的大殿内,唯有中年道士的讲道之声, 徐徐如流水清风铺展开来。
  那声音极其悦耳, 似有一种说不清的魔力, 令人心生敬佩,不自觉沉迷其中。
  沈莫笑闭目观想,只觉脑中从前没有想通的修行难题,都在那儒雅轻柔的声音中得到解答。浩然正气涌出身体, 似游鱼一般萦绕着周身, 十分欢腾, 躁动不安的戾气也静静的搅动气旋, 无声增长。这原本水火不容的两种力量,竟和谐相处, 自然融洽。
  越是顺着那讲道之声指引,越是不由自主对那中年道士心生敬仰之意。世间之大法,万物之始末, 所有天地间的至理, 都蕴含在那声音之中。
  “这便是仙人讲道,竟能解心中困惑,让人沉迷。难怪那些妖仙都不肯进来, 说此地罪仙过于强大, 无法力战。但只要一开始便心志坚定, 不为他蛊惑,便可抱守心神,始终保持清醒。馨儿她们应该是被这罪仙蛊惑,沉迷其道不可自拔,是以没有注意到我。”
  没有妖仙相助,诛杀这天神道最强罪仙实在困难,沈莫笑凝眉思考,却听旁边一声大笑。帝君泽站起身来,对那中年道士拱手道:“仙人讲法,包罗万象,有天道真韵,我辈莫及。然我心中仍有疑问,不知仙人可否解惑。”
  中年道士含笑点头,道:“但说无妨。”
  “我自幼修魔,却不知魔为何物。世人以为魔即是恶,即是残暴,而我辈魔修,率性而为,不认常理,只问本心。本心为善,魔亦是佛,本心为恶,魔即是邪。善恶源于人心,那便没有魔本为恶的说法。仙人以为如何?”
  中年道士闻言抚须而笑,目中隐有赞赏之意:“世上本无正邪,你能悟得此理,日后成就不可限量。我认为,魔与世间三千大道并无区别,都是应天地诸法而生,不过一名号耳。神魔九道修士,苦心悟法求道,便如佛门见一叶心中便有菩提,儒道读经纶心中便有圣言,神兵道养本命神兵便可身与器合,不分彼此……万般大道皆因起点不同,所悟不同,不分正邪善恶,只问道法高低。魔本非物,亦非人心所判,只因执入道,较其他道法更为偏执率性一些。你所求之魔,于这天地万法,只是寻常耳,何必求其所以然呢?”
  这番话,说的颇为精妙,包含的道理更是大道至简,让人无法辩驳。便是沈莫笑,都为之赞叹。这罪仙身兼数法之长,早已领悟出大道真意,魔道虽强,在其眼中,也不过是大道一个微不足道的分支,与他所悟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帝君泽听罢却摇头道:“仙人不懂魔。”
  中年道士笑容微顿,蹙眉道:“道友何出此言?”
  帝君泽跨出一步,英姿勃发,气度超然,双目好似蕴含浩渺星河,有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仙人说魔本是万法之一,与世间三千大道并无区别,我不该执泥于魔为何物。可你也说了,魔因执入道。执念不灭,方成大魔。我修魔入道时,心中的执便是要寻魔之始末,去寻那至高无上的魔道。我要成魔,成那万古无有之魔帝,执掌苍天!这便是我的道!仙人让我不求不疑不问,我如何修魔?我若无这偏执,如何成事?既然诸法都是因起点不同,方有分门别类之说,既然神魔九道所求之法,都是天道至理一个微不足道的分□□我们修士,以偏入道,最后岂非走入歧途,又如何能窥见天道真谛。是仙人错了,还是所有的修士都错了?”
  帝君泽所言振聋发聩,直问的中年道士无法言语。
  这真的是一个筑基修士所能想出来的问题?中年道士心神震荡,大殿竟也跟着震荡起来,似有什么奇异的力量在悄然觉醒。
  这方唱罢那方唱。两个小和尚也笑眯眯的站起身,对那中年道士颇有礼貌的拱了拱手,道:“方才领悟仙人传法,受益颇多。我二人也有几分疑惑,还望仙人解答。”
  这一次,两人没等仙人回答,便自顾自说了起来。
  无忧用充满崇拜的语气道:“我与师弟是涅槃门天赋最高的弟子,对佛法领悟远超同门,但我们所悟出的道,便是连师父有时候都解答不了。如今遇到了仙人,真乃遇到了良师,不问出来,我们必将寝食难安,修行不能。师弟,仙人这样的高人,不会嫌我们啰嗦,你放心大胆的问吧!”
  无戒点点头,一脸认真道:“世上先有佛还是先有众生?佛家讲众生平等,为何佛家体系又划分阶级,有无上如来,已有护法、罗汉等职位?佛道主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罪大恶极之徒,只要放下恶念,便有机会成佛,那是不是对那些被残害的众生不太公平?佛道剃掉万千烦恼丝,一念放下,万般自由,可寺庙依旧需要香火供奉,乡民不惜卖儿卖女也要捐赠香火钱,祈平安,求富贵,这是不是又是一种新的红尘纠葛,因果轮转,我们佛门中人,是不是永远都不可能超脱红尘之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