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默者无言> 第18章

第18章

  裴言又问:“那数学呢?”
  莫默沉默两秒。
  “你这个数学吧……要不找你爸,让他给你找个家教?”
  说实话,裴言的数学基础烂到去初中回炉重造都跟不上进度,莫默准备了一堆题型和解题套路,结果裴言连最基础的向量都听不懂。
  裴言不放过莫默,抱住她的一条胳膊:“莫默,小默,莫老师,咱们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你可不能放弃我这个学生!”
  莫默的一条胳膊被裴言抱住,裴言身上的香水味萦绕在她鼻尖,让她有点说不出拒绝的话。
  “……行,行吧,我回去整理一份笔记给你。”
  莫默说完,还要补充一句:“我就当是自己再巩固复习一般知识点了。”
  裴言笑得灿烂:“哎呀,就知道莫老师你不会见死不救的。”
  “但是,笔记大概要开学前再给你了,我假期在外婆家没有电脑。”
  裴言追问:“你什么时候走?”
  “后天的火车。”
  裴言:“那我和你一起!”
  第10章 大河村和莫老一
  七月下旬,阳光洒满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微风吹拂过波光粼粼的池塘,秧苗在田间抽条,青涩的麦穗在炎热的天气里努力积攒养分,肥沃的土地上孕育着勃勃生机。
  过了正午,太阳依旧高悬在空中,大河村唯一的一条柏油马路尽头传来卡车轰隆隆的响声。
  一辆浅蓝色涂装的货运小卡车行驶在马路上,在这个小村子里,最先进的机械就是拖拉机,最远的地方就是几十里外的县城,私家车是过年才能看见的新鲜玩意儿。
  这辆颜色显眼的小卡车在这个小村子里,每次出现都会吸引一众目光。
  尤其特别的是,卡车的驾驶位上还坐着一位六十二岁的老太太。
  老太太姓莫,有一个十分具有年代感的名字——兴华。
  卡车经过村头的一颗大树,树荫下坐着一群乘凉的老太太。
  “莫老一,进城去啊?”
  莫老一是村里人起的外号,莫兴华乐呵呵的点头,在卡车发动机的声响中,扯着嗓子喊:“去接我大孙女!她放暑假啦!”
  浅蓝色小卡车在一片尘土飞扬中驶出村子,坐在树下的老太太们却还继续着关于莫兴华的闲聊。
  “这个莫老一,年年夏天,只要一放暑假,她外孙女一定就要来这儿待上一个月。”
  一群老太太里穿插着两三个相对年轻的妇女,好奇问:“哎,莫老一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年纪最大的老太太摇着蒲扇:“她呀,年轻的时候上过大学,当年是十里八乡最好的机械维修师傅,是个顶顶有本事的人。但是她性格太要强,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争个第一!所以干脆就叫她‘莫老一’!”
  老太太:“你刚才看见她开的那个大车了吧?那是她自己从县城废品站淘来的,刚弄回来的时候就是一堆破铜烂铁,村里人谁看了都说这车修不好,但她捅咕了两个月,没想到还真给整好了!你看现在那车,夺漂亮!”
  年轻妇女很捧场:“呦!莫老太太这么厉害!”
  “莫老一有本事,她生了个女儿更有本事,”摇蒲扇的老太太被挑起了话头,说得更起劲了:“她那个闺女,是咱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在大城市念书,后来还当记者啦,经常在那个国外晃荡,新闻联播里都能看见!”
  “不过要说人各有命呐,那姑娘也是慧极必伤。”
  老太太说着说着,叹了口气。
  年轻的妇女揪着心,好奇的问:“怎么了?她闺女出什么事了?”
  “没啦!在国外没的!”老太太一拍大腿:“年纪轻轻就没了,只留下一个小丫头,就是莫老一的孙女,平时在南方跟着她爸爸,暑假才来这边待一个月。”
  “唉,说起来,莫老一的闺女已经没了……十年了。”
  老太太手里的蒲扇继续慢慢的摇,头顶上的太阳继续照耀着这片大地。
  村前的这条马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成的,莫兴华曾背着工具箱,沿着这条路为十里八乡的村子修理农用机械,莫辞曾经背着书包,沿着这条路走出乡村,走向她成为记者的梦想。
  现在呢,莫兴华又开着小卡车,沿着这条路接回了莫默和裴言。
  卡车只有两个座位,莫默就和裴言坐在后面的车斗里,裴言把自己一看就价格贵的离谱的行李箱随意往车斗里一放,大喇喇的坐在上面,抻着胳膊伸了个懒腰。
  莫默在她对面,规规矩矩的盘腿坐着,怀里抱着一个大号泡沫箱,里面是莫兴华批回来的冰棍。
  “给,先吃个冰棍凉快凉快。”
  莫默给裴言递了个冰棍,自己也拆开一个,裴言叼着冰棍,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顺手把头发扎起来。
  从林阳到东北,火车走了整整一天一夜,就算是买了软卧,莫默和裴言也是睡的腰酸背疼,裴言早晨被列车员喊醒,连头都没来得及梳。
  林阳就算再小,多少也是个地级市,莫默担心裴言这个喜欢了城市生活的大小姐不习惯,主动问:“一天折腾下来累不累?你现在想回去还来得及。”
  裴言揉揉疲惫的眼睛,一边捶腰一边嘴硬:“累?一点不累,这还没有我在家通宵打游戏累呢!莫老师,我都在老头那里夸下海口了,你可别想赶我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