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季言秋又飞速扫了一眼文章的内容,从批评家一向用词尖锐的文字里面品读出了几分认可与欣赏。
  【有不少作家在一个领域获得成功之后都会变得保守起来,我很惊讶看到在前两篇著作都取得了正面反响的帕列斯.莱芬耿尔会选择一个从未涉及过的全新领域进行新的创作。当我在书店拿起这本书时,我以为和先前的两则故事一样,都是偏向于现实主义以及讽刺文学。但阅读完第一页之后我就发现,这是一本不太正宗的冒险故事。惊心动魄的旅程、现实当中根本就不存在的傻子旅伴、以及在一路上遇到奇形怪状的困难,确实和市面上大多数的儿童文学相当相似。
  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是为了纪念先前出版社所对外公示的那一次西西里旅行,也就是那长达一个星期的“知名作家失踪事件”。顺带一提,这件事之所以被公之于众,是因为一些不太理智的读者找到了帕列斯.莱芬耿尔的家庭地址。
  说完了闲话,再来回归到正题之上。我对这个说法持有相反的态度——我认为这本书所纪念的并不是某个事件,又或者是像那些过度解读的人一样认定这是想揭露社会上的赌博业黑暗以及荒诞的□□。在我浅显的阅读过程中,我意识到这一整本书都是为了纪念整个故事的灵魂人物:谢瑞特。
  作家根据现实之中想要纪念的友人来创作故事角色是很正常的事,虽说我并不太欣赏这种作为。只不过在《赌盘》里,谢瑞特的人物塑造还算成功,最起码我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一点现实人物的影子。只是笼统阅读的人是感受不到谢瑞特这个人物身上那淡泊的非人感的,那种对梦想以及旅途的狂热就像是一个冰冷的物件突然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于是报复性的去使用它。
  我不会去评价这一则故事到底写的如何,这种冒险故事还是让孩子们去评价更为合适一点——至少我正在上中学一年级的孩子对这本书赞不绝口,只是很疑惑为什么会叫这种正经的名字,他觉得把书名改成《环地中海三十三天》会更合适一点。那么我也在这里强调一遍,我也不会去评价帕列斯.莱芬耿尔先生的取名水平。
  最后是有关于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评价——勇气可嘉。送给这位敢于踏出舒适圈的新人作者。】
  好吧,应该也能算是对我的夸奖了……季言秋将报纸合拢,拆开随信送来的被仔细密封好的纸袋,里头是一张支票,上面的数额大到有点吓人,哪怕是现在存折里头的零已经多到数不清的季言秋都不由得吓了一跳。
  这还是他头一回收到这么多的稿费,就连给予他超越者层次力量的那本获得了国家最高荣誉的书籍都没能带来这么大一笔财富呢。季言秋将那张支票好好收好,还是有些不敢置信新书的畅销程度。
  至少读者评价还算是好的……哦,对了!季言秋在桌上那一小摞信件里找了找,翻出了一张牛皮纸材质,上头并没有多余的花纹的信封。工整的字迹上方是如同小孩随意张贴一般歪歪扭扭的三四张邮票,数额已经明显超过了跨洋邮递的价格。
  季言秋大拇指抚过寄件人的名字:卡洛.科洛迪和他的匹诺曹。
  在出版社为他寄来样书之后,他就试探性的用异能将其中一本送到了卡洛.科洛迪先生的手上。原先他还在忐忑这个从未使用过的方法能不能成功,现在看到有回信了才终于放下心来。
  他小心翼翼地绕过那些邮票,拆开信封,拿出了里头的信纸。卡洛.科洛迪先生在信件里头对他邮递信件的方式表示了惊讶,转达了匹诺曹对这个故事的喜欢,并认为这个故事是他这三十多年以来看过最精彩的一则。在信件的最后,原先公整的字迹变得有些歪歪斜斜的,就像是一个刚学会拿笔的小孩在大人的指导下写下了这些字。
  【谢谢秋,我会努力长大。】
  季言秋看着这行鸡爪子一般划拉出来的字母,忍不住嘴角上扬,勾出了笑容。
  那个在西西里岛上把各方势力耍的团团转的少年如果在那个时候字也写成这样的话,估计就没几个人会相信他的话了。
  他快速的写下一封回信,并特地打包了一份华国这边的甜点心一起用异能送了过去,用漂亮的彩色墨水在贺卡上留下了一行花体意大利语——
  【愿早日成长为能够保护一切的巨人,其实爱说谎也能成为一个好孩子。】
  …………
  春节假期过后,告假回家的文豪们纷纷回到了帝都,文协小院里头明显比前两个月要热闹不少。而到了这个时候,季言秋不得不承认自家老师先前在新年时许下的那个朴实无华的愿望是正确的——希望新的一年里同僚们能够消停一点。
  俗话说的好,一个优秀的作家往往拥有着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古怪性格;而在这个世界,强大的异能者们往往也各有各的个性。这两者交叠到一起,简直是不能用“个性鲜明”去形容了,只能说是“这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比他们还难搞的人”。
  顺带一提,这是qin先生发现一位同僚养的鹅在自己的书桌上孵了一窝蛋时非常惆怅地说出来的话。
  “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不是吗?”一行人当中性格还算正常的周豫才如此安慰道,“至少他没有直接把三个盆摆在你的房间里头,让那只鹅给你表演一下来回奔波进食午饭。”
  qin认为他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如果这位同僚没有一边说一边试图吃掉摆在茶几上的玉米糖的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