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卓曼脾胃虚弱,她身边的人都将守护她的脾胃作为己任,每当这种时刻,卓曼都会觉得自己仍在被关心照顾,在这一点上向来异常乖顺。
吕云虽然人坐在一边陪甲方小老板吃饭,但手却在不停打字,用手机回复工作消息。
卓曼与吕云相处时,很多时候都是安静地呆在一起,并不怎么聊家常,卓曼只是垫巴几口,很快进入状态,与她讨论起工作来:“远舶那位来中国的时间定了吗?”
吕云停下打字的手,点了点头:“这周日落地浦东,请我们的欧洲大合伙人牵线约了顿便饭。”她平静地笑道,“卓总可以在‘谈判桌下’提前见见。”
作者有话说:
卓曼:好可惜
黎越洋:?
-
祝小读者们日进斗金,一生平安(鞠躬
第 13 章 爱?
卓曼在人大上学时,连续三年拿了国家奖学金,她有着成绩优异的姐姐,也喜欢过永远第一的黎越洋,她要强的性子不允许自己落后于她们,是以读书时十分勤奋认真,不懂的、不会的知识点,白天在学校死要面子不吭声,晚上回家挑灯夜战也要搞懂、学会。
除了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外,她在物质上、在亲情友情里却是被宠着长大的,妈妈温柔、姐姐包容,又因着姓氏的特殊,父亲也常有关心照拂。
几年前卓曼刚刚回国在孙有仪身边工作时,其实什么都不会,她没有实战的经验,也缺乏行业的知识,但却有着不服输的性子,那时她与孙有仪还没有十分熟悉,每日表面上故作淡定,晚上回去又是一点点从头学习。
最开始的半年里,她每天睡眠的时间不到五小时,完全没有娱乐生活,过着苦行僧一样的日子。
后来孙有仪渐渐摸清楚了她的水平,知道她在暗中使劲,也不拆穿,只利用她这胜负欲故意给她出难题,逼着她晚上回去疯狂用功,之后再熟练输出。
卓曼慢慢意识到了孙有仪的故意为之,只是明白孙有仪在帮助她提升,便也默认了这样的模式。
几年过去,卓曼已经成长为成熟冷静的卓总,但面对远舶时,她仿佛又回到了初初入行的时候,晚间十一点仍在紧皱眉头。
孙有仪盘腿坐在卓曼家昂贵的沙发上喝酒,而卓曼则坐在地毯上,抿着唇紧盯茶几上的笔记本电脑。
孙有仪在一旁有点无聊,她今日被鸽了个夜宵局,突然想起关心卓曼来,毕竟她如今正处于决定是否能进驻海盛集团的关键时期。
卓曼新房子的地理位置十分便捷,孙有仪二话不说,找了家餐厅打包点吃的喝的后立刻大摇大摆来了,哪知道卓曼根本没空理她。
这新房子有三室两厅,一间主卧,一间大衣帽间,一间小书房,另有一个集合用餐与休闲的大横厅,卓大小姐挑剔爱买,衣帽间自是必需品,但书房却极少使用,更多时候喜欢在沙发边办公。
孙有仪来时,卓曼正在开线上会,只让孙有仪自便,会议结束后,又非常讲情义地陪着孙有仪倒了杯酒,一会儿在远舶收购材料上写意见批注,一会儿提起桌上的酒杯回头和孙有仪碰杯。
看她这架势,孙有仪觉得人是会被工作惹疯的。
孙有仪抚了抚沙发的软皮,叹道:“曼啊,你刚回来那会儿不会就是这样过的吧?”
卓曼头也不回,云淡风轻:“不然呢,天赋异禀,商业奇才?”
如果没有见识过黎越洋那样所谓天才人物背后的付出与努力,卓曼或许也会相信这世上不同人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天赋差异,即使这段喜欢无疾而终,卓曼依旧感谢自己喜欢过黎越洋,黎越洋让她在不知敬畏的年纪懂得了踏实与沉着。
或许一开始卓曼对黎越洋的喜欢与所有人一样,喜欢的是她的光鲜亮丽、是她耀眼的一切,然而洞察到黎越洋无力的脆弱、窥探过她笨拙的练习,卓曼并没有产生巨大的落差感,反而觉得心疼。
那时候卓曼刚刚升入高一,她有限的年纪里其实无忧无虑,拥有了“心疼”这样新鲜的感受后,她在自己的日记里谨慎地写了一句:我喜欢她。或许,我有点爱她。
十几岁时,稚嫩的卓曼试探着写下了“爱”这个动词。
但爱是什么?
如今三十岁的卓曼,已经不再思考,也给不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卓曼难得在严肃紧张的工作里出神,在这个出神的深夜,她想起白天刚加回微信的黎越洋,她依旧不清楚黎越洋需要远舶的目的,可是她能感知到黎越洋非常需要远舶,卓曼得承认,她无法真的无动于衷。
卓曼突然停下手头的工作,将电脑合上,又拿起一旁的高脚杯默默喝酒,孙有仪正半躺在沙发上对着天花板发呆,见卓曼关上电脑,用膝盖碰了碰她靠在沙发边的肩膀:“忙完了?”
孙有仪并不会帮卓曼判断资料的细节,她也从不关心细节,这也只是随口一问。
卓曼不为所动,摇了摇头:“没有,不想弄了。”
孙有仪笑了:“怎么,没信心了?”
卓曼回头瞪了她一眼:“别说不吉利的话。”又转过头继续喝酒,“就是突然觉得,人生没有事事如意。”
孙有仪只能看到她的后脑勺,闻言彻底躺倒在沙发上,学着她的话回道:“不然呢,天选之人,事事如意?”
卓曼不说话了,食指在高脚杯的底座上慢慢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