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孤城知道她说的是曜石,可除了伊甸她能拿什么来救呢?
“我知道你想干什么,曜石是为了救我,如果可以,我当然愿意救她,只要你提出来,我都会和你交换的,包括我自己的性命,”孤城的话也猛地一转折,“但是只有伊甸和方舟不行,不要觉得我不知道你在打什么算盘,我走了这一路就是为了伊甸,如果就这么拱手让人,这一路的辛苦不全都白费了吗?”
“那么你想要什么呢?”维达接连问道,“你击退了所有来犯的敌人,守住了伊甸,然后呢?你们只有两个人,只要一丁点儿资源就可以养活,而那些被你们拒之门外的人可是随时都有可能被饿死呢。”
“我当然不会把真的快要饿死的人挡在外面。”
这话颇有点儿针锋相对的意思,维达的话是在暗中混淆避难所成员和难民,而孤城则着重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区别,多少有点儿不给面子了。
“好,就当你说的都是真心话,可你又该怎么做到呢?你没有帮手,没有资源,没法统计流散在外的难民数量,也没法把他们从千里之外运输过来;就算你做到了,伊甸的运转也不是烧空气的,你需要电力和燃料,需要修车修路,需要专业的工程师来指挥建设;你想要重建秩序,那就需要制度和法律,需要医院和药物,需要警察和军队……而这些都得依靠识文断字的人,于是你还需要学校和教师——以上这些,不是你拉扯了一群难民就能解决的,而避难所不但有这些东西,还有更为宝贵的治理经验。”
“伊甸当然不是孤立的,我们也不打算与避难所为敌。”孤城只得干巴巴地回应道。
“是的,我也知道你不是傻子,所以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明白你想说什么,也如你所愿,我会仰仗避难所的力量来完成这些事情,”孤城顿了顿,着重强调了后半句,“但我并不信任你们。”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你自己没有能力,却又不愿和我们踏上同一条船,就只能被卡在伊甸里,可待的时间久了,大家就不会再对你抱有期待了——毕竟无论是否处于真心,只要说出的诺言无法兑现,都和谎言别无二致。”
维达想用现实对她施压,这当然是个好用的手段,谁让孤城早晚都要解决这个大麻烦呢?
“是,但我有个更好的方法,那就是杀了你们,然后自己领导联军搞建设。”
维达愣了一下,她先是怀疑自己听错了,接着又怀疑起孤城是不是失心疯了——由于长期受地理上的阻隔,各个避难所之间的独立性已经很强了,他们甚至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和制度,宛若一群互不接壤的小国家,再加上避难所这种管理形式所带来的天然封闭性,一个外人想要跻身避难所的决策层基本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她还想统领好几个避难所,其中的难度可不是1+1=2那么简单,许多避难所之间都有点儿世仇,如果没有利益的束缚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而且资源分配也是个大问题,这么多小团体,她总要选择为某一方的利益站台,如果想用端水大法平分收益,恐怕在哪个避难所的人看来都是背叛了吧?
当然,真要办成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必然需要一个既拥有足够强大且只对自己忠诚的私有班底,又需要博得能让广大避难所成员支持的威望,孤城显然不满足前者,而自己暂时不满足后者——除非能兵不血刃地拿下伊甸。
这么一想,维达对自己的信心有增多了几分。
坐在监控后面的孤城大概也猜得到她在想些什么,阳谋就是这样,明明稍一动脑就知道对方的计划,去不管怎么都应对不了。
也不知道方舟那边怎么样了……
嘀嘀——嘀嘀——
另一部通讯器突然响了起来,孤城低头一看,是在联军营地里当卧底的游荡者们发来的,但这会儿明明还没到通讯时间,孤城的心中有些担忧,便连忙打开信息查看。
“方舟已前往14号避难所。”
短短的一句话,差点儿没让孤城把眼珠子瞪出来,不是说好了只是去营地拉拢代表吗?怎么直接跑去避难所了?不对,外面不是直接被封锁了吗,你是怎么离开的?
头疼的孤城本想发个信息问一下,但想了想这样容易暴露,况且游荡者的人大概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也只好就此作罢。
老天啊,怎么又只剩下我一个了呢?
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方舟出去了也不是什么坏事,各避难所的精锐部队应该都被吸引到死区来了,她在外面就可以轻易联系上那么和大避难所关系不是那么好的避难所们,要是能说服他们加入自己,说不定能临时引一支外援军,给维达来一场反保卫战。
这种说服工作也不困难,碰上讲利益的,就着重强调伊甸的富庶和联军的窘迫,好吸引他们来一场“黄雀在后”;碰上讲道义的,就复述一遍大避难所的压迫和自己的仁义,以此煽动他们的情绪。
而且这种事只有开头艰难,只要先拉几个实力中上的避难所入伙,后面的避难所见自己不是孤军奋战,胆子基本都会翻上一倍。
就怕方舟完全没有这个心思,只跟14号谈了一下就回来了,那样可真就是白浪费时间了。
但事已至此,孤城也联系不上方舟,就只能默默祈求二人心有灵犀,能想到一块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