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边坐电梯下楼,他一边快速浏览手机里刚收到的资料。很好,里面居然还有医学生。上车后,他下意识点进鱼儿的界面,想给她发消息,但想了想,又算了。
  有点累,他轻轻叹出口气,刚闭眼假寐,司机就发出了一声揶揄,“王处,追对象呢?”
  “啊?”他下意识把手机盖下,面上闪过慌乱。
  司机盯着路面看,没注意到他的小动作,调侃着,“这么惆怅。咱这接人的工作惆怅么?”
  哦……他松口气,抱胸往后靠去,“主要是有点累。我休息会儿。”
  说是休息,但他一闭眼,还真睡着了。自从帖子挂出来后,他就忙得跟头生产队的驴似的,不是去这里平事儿,就是去哪里批评教育谁谁谁,能好好睡觉的时间很少。
  他醒来时,司机刚把车开到学校门口,正在给保安递条子做登记。因为是用公司的名义来的,保安登记完后,把临时条发给他们,顺嘴问了句:“来招人啊?”
  啊,对,招人。春招即将来临,他们提前批。司机意味深长的应下,看得他想笑。
  这次要“招”三个人,都是普通人。前两个,一个在计算机院,一个在医学院,都是学生,不知事,被网上那些言论煽动了,当起了要组织学生游行的领头人,得带回去批评教育。最后一个有点麻烦,是生科院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主攻基因方向。
  这很不好。圈里的事,牵扯到普通人。尤其还有这种学者加入进来。
  司机知道他是从这里毕业的,主动揽了找学生的活儿,让他去找教授。用司机的话来说,就是:“咱进这种高等学府,有点自卑。要是那教授说点啥,我听不懂,不就尴尬了?”
  论国人对读书人的尊敬。他只好咽下他去找学生的话。本想着……算了。
  按照二壮给的定位,他打着哈欠,耷拉着背去到生科院,敲响了实验室的门。
  教授两鬓斑白,独坐在实验室里,似乎早就他们这样的人会来,在见到他后并不意外,反而示意他去提桌子上那台他已经备好的实验箱,平静道:“里面的东西,是我那位朋友在贝希摩斯毕生的研究成果,是我一辈子都不会触碰到的领域。我现在,替他结题了。”
  所以,这很不好。有这种学者加入进来。
  他将实验箱提起来,示意教授先出去,随后才关上门,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后。
  路上,下课铃响了,学生们从各栋教学楼里鱼贯而出,去往下一堂课的教室。无数鲜活又年轻的生命跃入眼前,年迈的教授走得缓慢,忽然对他说:“网上那篇文章说错了,‘祂’不是神明,只是一种尚未被公开的新物种罢了。虽然‘祂’的细胞在历史实验数据里被证实了能无限迭代,末端并不会丢失序列,在理论上的确很接近神明长生的状态,但如果把细胞浸泡到氟锑酸里,随着浸泡时间的加长,那个无限数会逐渐变成有限数,并在约八小时后,呈指数级下降,在约360天后最终归零。年轻人,科学没有死。[2]”
  --------------------
  [1]:高斯的名言。
  [2]:现有科学证明,细胞每分裂一次,繁殖以修复损伤时,dna末端就会丢失一小段序列,端粒就会缩短。当端粒侵蚀到极短的长度后,就会导致细胞死亡。正常人的细胞可以分裂50~60次,分裂周期大约是2.4年,人类的理论寿命是100~150岁。
  在这里,1和2进行对应了。
  第98章 夜莺高歌
  =========================
  科学没有死。有人却会死。
  面对花甲之年的教授认真对他说出的这件事,王也忽然难过起来。他问教授:“只有您一个人发现了这个吗?”
  教授摇头,“我们是联合实验。如果你需要,我可以给你一份名单。”
  “恐怕晚了。”他露出一个比哭都还难看的笑,给赵董打电话。在电话接通后,他把手机递给教授,示意他说名字。等教授说完,他才接过电话,走去一边,和赵董简要说了下目前的情况。
  挂完电话,他把教授送上车,示意司机先带他们回去,自己留下来办点事。
  他想要见周归余。
  他要见周归余。
  在这个科学至上,以人为本的时代里,她从不是什么神明。她只是一个小姑娘。
  但可笑的是,当他站在教室外后,他又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科学已经告知他事实了,不管是什么方式,不论是何种过程,中途会有何波澜,一切自然生物的命定走向都通往共同的结局。仁慈的自然会平等对待它的每一个子民,连它孕育出的神明都不例外。
  他在外面站着,一直等到下课铃响,学生鱼贯而出,他退去角落给他们让路,他都没想好。
  周归余背着书包出来,一眼就看到他了。她张了张嘴,大概是想到这种场合叫他道长影响不好,干脆没叫他,而是挤过人群朝他跑来,小声问他怎么了。
  她挤过来的时候,眼睛亮亮的。在看到她的这一瞬,他的心情变好了。
  “没什么。”他摸摸她的头,又想摸摸她的脸,但想想,又算了。示意她把书包放下,他背起来问:“饿了吗?刚来办了点事儿,顺路就过来了。”
  “来抓人?”
  听到这个,他很意外,“看到网上那些了?”
  见此,她笑,“医学生很难不关注这些。”更何况,他们这学期还学了生物基础公共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