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471节

北宋穿越指南 第471节

  王渊转身朝朱铭作揖,由衷说道:“元帅郎君智计百出,更兼心系百姓,这才能想到卖粮之策。”
  “就怕涌出成千上万人买粮,咱们的军粮也不够啊。”白崇武忧心忡忡道。
  朱铭说道:“若有成千上万人出来买粮,前日把米售出,次日便可攻城!”
  却说那一百多个禁军,把粮食买了回城,立即被范琼派人堵住,让他们老老实实交米充公。
  紧接着,又派数百禁军,乔装成百姓出城购粮。
  被收了粮食的禁军,一个个都心怀不满,回营的时候私下嘀咕言论。
  “俺们冒险出去买米,一人买回来一斗,就算要上交,怎也该留两斤。”
  “就是,俺父母妻儿,这几天都快饿昏了。”
  “朱元帅真个仁义,怕百姓饿着了,说卖粮就卖粮,卖得还比城里便宜。”
  “要俺说,就该让朱元帅做皇帝,大夥都有好日子过。”
  “……”
  这些禁军回去,逢人便倾诉怨气,袍泽和街坊很快就知道实情。
  事实上,就算他们不说,石元公和李邦彦的人,也会在城里配合着宣传。
  当天共有两千多禁军,扮做百姓出城买粮,每人限购一斗,便是买了两百多石进城。
  次日,继续卖粮。
  但售粮地点,换成惠民河与护城河的交汇处。
  朱铭不用派太多士兵保护,遇到危险立即上船离开,粮食也能放在船上,出售多少便搬下来多少。
  由于义军没有大规模出动,守军也完全放下戒心,都不再从瓮城出来了,而是从最近的宣化门出城买粮。
  半上午,宣化门内的百姓越聚越多。
  他们听说朱元帅害怕百姓挨饿,愿意低价卖米的消息,本来是将信将疑的,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过来。却真见到官兵打扮成百姓,出城之后很快回来,而且一个个都带着粮食。
  “凭啥不让俺们出城?”
  “就是,朱元帅卖米是给百姓的,全都被你们当兵的买走了!”
  “快给米!”
  “……”
  一个开封府的文吏,带着一群衙前吏出现:“不要闹昨日出城只买了一百石,今日便卖六十石给你们,统统到府衙门口买粮去!”
  百姓们这才涌向府衙,而且互相推搡谩骂,因为只卖六十石,去晚了肯定已经售罄。
  及至府衙,瞬间哗然。
  因为开封府的米价是两千文一石,是朱元帅卖米的两倍有余。
  而且,朱元帅卖的是大白米,开封府出售的,却是黄中带黑的陈米!
  混在人群当中的细作,没有立即发难,直至那六十石陈米卖完,百姓怒火到达顶点时才喊道:“昨日朱元帅卖了一千多石米,都被这些贪官污吏私吞了!几百文一石的米,高价卖两千文不说,还换成这种狗都不吃的陈米!街坊父老们,冲进府衙抢米啊!”
  “冲啊!”
  有人撺掇,有人应和,一瞬间就群情激奋。
  陆陆续续赶来买米的百姓,已经有数千人之多,而且人数正在不断增加。
  被细作挑起情绪,便有人往里面冲。
  哪个官吏敢拦着,稀里糊涂就被打死。
  他们冲进去四处翻找,没发现粮食就抢东西,就连办公用品都顺走。
  百姓很快冲进府衙后宅,发现开封府尹徐秉哲,正在慌忙搭梯子翻墙逃跑。而亭台当中还摆着酒食,一群歌姬也在惊慌逃命。
  开封府尹居然在喝酒欣赏歌舞?
  老百姓已经被气炸了,无数人冲上去,把徐秉哲给揪住。
  “莫打,莫打,本府是朝廷命官!”徐秉哲惊恐大呼。
  但他的声音,早就被愤怒的吼声淹没,不一会儿就被活生生围殴致死。
  这些东京百姓,历史上两万多人围堵南街,把几面登闻鼓全部敲坏,三大登闻机构的大门都被他们拆了,甚至一度冲进皇城找赵桓要个说法。
  “陛下,不好了,开封府尹被暴民打死了!”
  第474章 宗泽、王彦与岳飞
  听说开封府尹被殴打致死,吓得赵桓一整宿睡不着,半夜召见朝臣商量军政大事。
  张叔夜说:“陛下,朱贼怎有那般好心?他难道看不明白,买粮者皆为军士乔装?明知是军士,却还要卖粮,无非想扰乱东京的军民之心。不可再派人出城买米了!”
  “准奏,从明日起,任何人不得再出城!”赵桓立即答应,他害怕百姓冲皇宫。
  种师中说:“张孝纯抗旨不弃太原,西夏兵也没撤出陕西。这算是扯平了,谁也不欠谁的。趁着东京粮食还未耗尽,须得催促金人赶紧过河剿贼!”
  赵桓吩咐耿南仲:“耿师负责此事。”
  “臣遵旨。”耿南仲作揖道。
  君臣说了一大堆,等大臣们都离开皇宫,赵桓突然叫来太监:“去请李邦彦入宫。”
  被一撸到底的李邦彦就这样再次见到皇帝。
  赵桓问道:“李卿与朱贼是旧识?”
  李邦彦连忙撇清关系:“陛下,臣与朱贼不过数面之缘,哪里谈得上是旧识?说臣勾结朱贼,纯属栽赃陷害!”
  “朕召见李卿,并非兴师问罪,”赵桓说出自己的想法,“朕欲加封李卿为观文殿大学士,起复李卿为礼部侍郎兼掌鸿胪寺,明日出城与那朱贼联络一番。若是立功,可擢副宰相。”
  李邦彦忍住心中喜意,装出一副茫然模样:“陛下想跟朱贼谈什么?”
  赵桓难以启齿道:“去问问朱贼,若朕割让陕西与两淮,朱贼能否答应撤军,并交还京西北路和开封府各州县。”
  “遵旨!”李邦彦拱手领命。
  赵桓叮嘱说:“此事须得保密,不可让外人知道。”
  李邦彦趁机给耿南仲上眼药:“陛下身边的中贵人,多为旧时潜邸元从,他们与耿公相交往密切。微臣罢官之时,欲求见陛下而不得。听说,就连朱贼的使者石元公,求见陛下也被宫人给拦住。臣自然可以保密,但那些中贵人就不一定了。恐怕今夜陛下召见臣,消息也早已走漏出去。”
  这话说到赵桓心坎里,他也觉得耿南仲越来越跋扈,所以才选择夜里单独召见李邦彦。
  李邦彦躬身告退,赵桓突然又喊住。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李邦彦问道。
  赵桓说道:“你且等一下,把朕十九妹的生辰八字给他带去。若能谈成,朕便再行赐婚。”
  李邦彦惊讶道:“顺德帝姬不是已许给向侍制吗?”
  赵桓说道:“辈分不合。顺德帝姬是朕的皇妹,向侍制却是朕的表叔,太上皇昏了头才乱点鸳鸯谱。”
  清晨,李邦彦带着任务出城,很快就顺利见到朱铭。
  朱铭微笑拱手:“士美兄,好久不见,恭喜阁下又受重用了。”
  李邦彦摇头叹息:“唉,赵桓此人,不堪为君。性格懦弱且不说,做事还反复不定,容易被小人谗言所左右。”
  “他想做什么?”朱铭问道。
  李邦彦说:“他打算割让两淮与陕西以此换来元帅撤军,并把顺德帝姬嫁给元帅。”
  都打到东京城下了,哪有撤军的道理?
  但哄骗那昏君还是可以,反正不留下白纸黑字,只给一个口头承诺。
  朱铭说道:“撤军也可以,只恐赵桓言而无信,须得让种师道先交出咸阳与长安!”
  李邦彦试探道:“元帅真愿撤军?”
  朱铭笑道:“既已有了陕西和两淮,为何不能见好就收?只要和谈成功,我就保举士美兄做太宰。”
  “在下的富贵,皆赖元帅赐予,必定促成和谈!”李邦彦大喜过望。
  他真心想促成和谈,既能讨好朱铭留条后路,又能留在大宋享受权力,这简直再完美不过了!
  李邦彦心里美滋滋的,拿出十九公主的生辰八字。
  朱铭扫了一眼,又是个小萝莉啊,名字叫赵璎珞还有两个月才及笄满十五岁。
  顺手把生辰八字放到一边,朱铭亲自把李邦彦送出大营,还赠送其三十石粮食用船运去城里。
  这时候送粮,比送什么都宝贵。
  李邦彦也不遮掩甚至故意显摆炫耀,坐船带粮大摇大摆回城,还勒令守军打开水门放行。
  既然已经暴露,那就暴露得彻底些,借贼兵之威而抬自己身价!
  果不其然,见李邦彦能从贼营带粮食回来,守城将士都对他另眼相看,甚至有军官主动跑来护送,只为借机跟李邦彦套近乎。
  消息传出之后,大小许多官员,也悄悄至其宅邸拜访,李邦彦借此重新培植党羽。
  耿南仲坐不住了,派人过河跟金人密谈。
  完颜宗望招来时立爱:“时先生,宋国皇帝反复无常,又派人去跟朱贼联络了。若我军迟迟不动,恐怕宋国真要跟反贼和谈。”
  时立爱说:“宋人实在不给太原,也只能作罢,反正中山已经到手。但口头上须得强硬,让宋国皇帝用金银赎买太原,还得同意让我军进入东京城。”
  “金银容易,进城恐怕很难。”完颜宗望说。
  时立爱说:“那就让宋国皇帝罢免磁州太守,这个叫宗泽的知州,堵在我军背后死守城池,还拒不给我军供应粮草。宋国将他罢免之后,我军的退路就彻底通了,还能顺势占领磁州获其军粮。”
  完颜宗望点头:“就依时先生说的办。”
  ……
  东京,都堂。
  耿南仲已经跟李邦彦吵起来:“陛下,朱贼不可信。金人只是南下劫掠,朱贼却是想改朝换代啊。今年割让陕西、两淮,明年朱贼若再来怎办?”
  李邦彦冷笑:“金人只是劫掠?那为何要割让中山、太原?”
  耿南仲说:“金人索要中山、太原,不过是几个州府而已。朱贼要的却是两淮、陕西四路,足足数十个州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