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619节

北宋穿越指南 第619节

  酒终人散,赵构徜徉在东京街头,吹着夜风抬头醉看明月。
  他感觉这不是什么出路,特别是白天打了一架,彻底沦为东京百姓笑柄。
  再攒钱半年,可以尝试着给朝廷写信,请求带着妻儿搬去外地。越偏僻的地方越好,穷乡僻壤的士绅没啥见识,他这个前朝皇室可以得到尊重。
  到了小地方,花钱买地置产,结交当地名流,下半辈子就好过了。
  这破东京城,谁爱住谁住,反正赵构半日也不想留下。
  ……
  却说耶律余睹父子俩,被护送着出了东京,坐船一路往山东而去。
  从开封到济南,全程可走水路,中间还要经过梁山水泊。
  梁山泊周边府县,同样是人口锐减,就连渔民都变得很少,但终究不复前几年的混乱。
  人们不愿再经历兵灾,就连山里的零散贼寇,都一个个被招安为民,分到无主之地开垦去了。
  “金国肯定打不赢明国。”耶律洞真说。
  耶律余睹说:“当然打不赢,大明只须守住城池,金国就必生内乱。金国朝廷有粮而缺兵,完颜宗翰有兵而缺粮,如果不能南下大肆劫掠,完颜宗翰迟早要跟金国皇帝打起来!”
  耶律洞真道:“孩儿是说,我们一路行来,大明各府县商旅如织、遍地良田。反观云中(大同)那边,完颜宗翰治下百业萧条。大明边军只要城池不失,就算打十次、二十次败仗,来年照样还能继续打。而完颜宗翰呢?败个三五场就后继乏力了。”
  “确实!”耶律余睹点头道。
  一百多年前,女真各部还处于氏族公社的原始社会。
  近百年来,女真终于从氏族公社,跨越式发展为奴隶制。
  但具体情况极为复杂,从“畋猎”到“农耕”的文明转换中,氏族和奴隶制一直混杂存在着。
  由氏族公社,到大家庭公社,再到小家庭私有制,这种连跳好几级的文明进程,几乎在金国各地同时进行着。
  直到半个世纪之后,岳飞都死了几十年,金国依旧还是“小家庭私有,大家族共耕”。在农忙的时候,族长可以调动所有资源,包括小家庭的奴隶们,对整个家族的土地统一指挥劳动。
  而金国这两年,不但大量迁徙奚人、渤海人,还迁徙女真部落到北方,并将猛安谋克制度带过来。
  大家族、小家庭的部落贵族奴隶制度,开始在幽云十六州推行。无数女真奴隶被赎为自由民,无数汉人、渤海人成为奴隶,在幽云地区展开非常低效的生产活动。
  那些地方,比辽国统治时更糟糕,每个月都有百姓南逃,或者干脆造反在山里打游击。
  比如五台山的和尚们,就在住持的带领下,团结当地的士绅百姓,已经钻山沟子跟金人周旋一年多。
  金人在北方一塌糊涂的统治,被耶律洞真看在眼里。当时还没觉得有啥不妥,等他来大明转了一圈,才发现金国的国力太脆弱。
  耶律余睹感慨道:“辽国非亡于金,而是亡于内乱啊。大明只要不内乱,又何惧金国?”
  这是耶律余睹心里的大实话,他直到现在也看不起金人,认为那是一帮还没开化的山中蛮夷。
  至于金兵那恐怖的战斗力,则被耶律余睹选择性无视。
  在济南见到朱铭,耶律余睹纳头便拜,跪在地上含泪说道:“大辽遗民耶律余睹,拜见大明中国太子郎君!”
  “将军快快请起。”朱铭微笑搀扶。
  耶律余睹说:“女真乃蛮夷也,大明、大辽、大宋皆为中国。大辽、大宋不修德政,方为蛮夷所窥,今之大明泽被万民,必可将女真驱赶回蛮荒之地!”
  朱铭拉着耶律余睹的手说:“将军此言差矣,那里并非蛮荒之地,实乃中国之故土也。女真百姓久失教化,因此沦为蛮夷,又遭野心之辈蛊惑,方才变得野蛮如禽兽。将军既然来了,就当助我收复中国故土,重新教化那里的百姓。如果有人冥顽不灵,宁死不服王化,那就只能杀了。”
  耶律余睹一怔,随即作出激动模样:“太子郎君雄才大略,实在令臣汗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些女真蛮子确实该好生教化。”
  朱铭问道:“契丹部族,被女真人内迁了不少?”
  耶律余睹说:“燕山的契丹人、汉人,除了饥荒战乱死去的,十之八九都被金国迁走。去年又把奚人、渤海人迁去燕山,算是把那里的百姓换了一遍。被迁徙的各族,心中多有怨恨,谁又愿意远离故土呢?无非是女真人少,害怕各族造反,胡乱迁徙之后更好统治。”
  朱铭问道:“你若从山东渡海,随军去那金国腹地,可有把握策反契丹人?”
  耶律余睹说:“臣的族人,被金国迁往辰州(盖县)那边。早在迁徙之初,就有诸多族人串联反金。只要臣带兵杀过去,族人必定踊跃来投。”
  “极好!”
  朱铭笑道:“在河北打起来之前,你就随军在山东渡海,去辰州招募契丹旧部。我会给你提供兵甲,就地组建军队,把整个辽东给搅翻天!”
  “臣定不负太子所托!”
  耶律余睹激动得立即下跪,他终于又可以统兵了,而且麾下士卒还是自己的族人。
  耶律洞真听不懂汉话,但见到父亲的表现,也猜到发生了什么,连忙跟着下跪谢恩。
  第632章 压榨民力
  辽阳府。
  由于登莱明军多次劫掠辽东沿海,又兼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催着出兵,上京(哈尔滨)那边终于派人过来。
  一为征兵,二为征粮!
  负责征兵征粮之人,名叫完颜昂,是阿骨打的幼弟。
  这货只会冲锋陷阵,统御之才接近于零。
  他曾负责接收辽国降人,把投降部落逼得叛金还辽,气得吴乞买想要弄死他,因为刚登基才转而杖责七十。
  如此货色,今年居然担任元帅府左都监,负责在辽阳府、广宁府等地募兵征粮。
  可见吴乞买是真压不住朝堂了!
  辽阳府的文官之首叫张玄素,渤海高氏出身。他曾祖父降辽时改姓张,后来张玄素背刺高永昌降金,从此受到金国重用并统治辽阳。
  当完颜昂提出自己的要求,顿时把张玄素吓了一跳。
  张玄素为难道:“辽阳府签发一万兵丁、一万民夫,虽然困难但也能办到。只是……十五万石粮食着实没有,前几年就征了许多粮草,去年百姓稍微喘口气,但哪里凑得够十五万石?”
  “召集辽阳各大家族,你们自己商量着给,每家分担多少定个数,”完颜昂才不管这些,表情狰狞道,“哪家凑不齐数,就以军法处置!”
  张玄素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接受命令:“小臣尽量筹措。”
  谁都知道完颜昂凶残无脑,他说要军法处置,那就肯定会杀得人头滚滚。
  完颜昂又说:“辽阳签发之兵,就让你那兄弟来统领。”
  “是!”张玄素对此并不意外。
  辽阳府是金国的东京,这里的世家大族,全都与金国皇室联姻。
  比如后来带着儿子夺了完颜亮帝位的李洪愿,就是辽阳李氏女,还跟张玄素有亲戚关系。那场夺位之战,便是在辽阳起兵,军中骨干皆为辽阳大族。
  金国快速汉化,也是辽阳大族在暗中使力!
  这些大族手里,甚至还有许多女真奴隶,近几年被金国大量赎为自由民。
  完颜昂下达命令之后,立即前往广宁府,也就是辽河流域那一带,他还要给广宁府下达募兵征粮令。
  至于张玄素,只能老老实实做事,把辽阳大族叫到一起,忍痛咬牙给金国提供士兵和粮草。
  他们和金国是一体的,早已联姻绑定,金国皇室两代人,次妻几乎全都出自辽阳。
  ……
  完颜昂在广宁府转了一圈,又很快前往曷苏馆路(跟后世的盖州市辖地基本重合)。
  辽国的时候叫辰州,现在改叫这破名字,是因为这里有个叫曷苏馆的女真部落。
  金国攻打高永昌之时,曷苏馆部女真首领胡十门,自称先祖是从高丽迁来的。而阿骨打的祖宗,也是从高丽迁来的。于是帮着金国作战,出力甚大,不但从此统治盖州市这一片,族名还变成了地名。
  胡十门本人,从此改称完颜胡十门,由阿骨打亲自赐予皇族姓氏。
  金国为了中央集权,已将曷苏馆路改为军帅制,军政长官必须由朝廷任命。但出于实际考虑,在胡十门死后,还是让他的儿子完颜钩室继承。
  这里已经历猛安谋克改革,具体施行封建领主奴隶制。
  曷苏馆部的女真人,全都从附近山区搬出。一共设置了四猛安,大概有一千多户,每个猛安首领皆为小领主,大量辽东汉人被充作奴隶。
  此外,还有内迁的契丹人和奚人,以及少量的汉族、渤海族地主。这些势力属于自由民,或多或少都有奴隶存在,地主佃户制度早就崩溃了。
  “你这里可被明国劫掠?”完颜昂问道。
  完颜钩室得意洋洋道:“此有女真雄兵,南蛮子怎敢来?明国那些汉人,都是欺软怕硬的,只敢劫掠没有女真儿郎的地方。”
  完颜昂说:“九月之前,伱除了要召集女真勇士,还要签发各族士兵至少三千人,筹集军粮至少一万五千石。”
  “哪能弄到一万五千石粮?”
  完颜钩室顿时哭穷:“前年随军征宋,只掳回来许多奴隶,财货倒是分了一些,粮食在半路上就吃完了。我这里人口稀少,种地也没什么收成,上哪去弄一万五千石粮?”
  完颜昂说道:“朝廷就是这般命令,你自己去想法子。这次举国出征,必能大获全胜,杀到明国想抢多少就抢多少。”
  “上次也是这么说的,哪有那么容易?”完颜钩室怨气十足。
  毕竟这位是女真贵族,完颜昂的态度没那么恶劣,说道:“一万两千石,不能再少了。给你减三千石,我还要去别的地方补上。”
  “我尽量征粮,征不够却也别责怪。”完颜钩室不把话说死。
  他属于女真贵族军阀,军政大权一把抓,盖州市这块地盘全是他的部落私兵。金国朝廷一直想收回权力,但根本无法下手。
  不但不能收权,金国朝廷还得好生哄着,必须依靠曷苏馆部女真控制辽东半岛。
  否则怎会赐姓完颜?
  “哒哒哒哒……”
  一骑快马从北而来,信使奔入城中,很快找到完颜钩室:“耶律余睹父子叛逃,陛下有令,杀其全家男丁,女子、孩童皆充为奴隶!”
  “晓得了。”完颜钩室顺手接过圣旨。
  完颜宗翰根本不知道耶律余睹逃去哪儿了,只是例行向金国朝廷汇报,顺便催促朝廷赶紧征集粮草。
  在哈尔滨转了一圈,吴乞买的圣旨终于发来,命令处死耶律余睹全家男丁。
  ……
  耶律余睹的家人,就在城中,很快就被女真士兵包围。
  成年男子悉数处斩,女子和孩童充作奴隶。
  耶律余睹的妻妾,但凡年龄不大的,全部被完颜钩室收纳。
  消息传出,被迫迁徙至此的契丹部落,对金国统治者更加愤恨。他们在迁徙之前,就有家人因串联起事被杀。迁徙过程中,以及迁徙之初,还病死饿死许多族人,因为金国根本没做好迁徙安置工作。
  耶律余睹全家被杀仅数日,完颜钩室又下达签军令、征粮令,家家户户都要出兵出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