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894节
那里有几十个锡兰兵,留下来看守粮食,此刻歪七扭八的或躺或坐,正毫无防备的在聊天休息。
六个大明将士,陆陆续续举起弓箭。
锡兰岛的多雨季节,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空气的湿度并不大。
“吁!”
朱昱吹响铜哨,六支箭矢立即射出,准确命中坐着的六个敌人。
“杀!”
那些锡兰兵大惊失色,下意识的起身就逃,以为自己遭到大军袭击。
朱昱带人追击到山下,便吹哨收兵折返。
他们掏出燧刀点火,不但引燃粮草,而且还点燃枯枝败叶。
“砍点新鲜枝叶过来盖上,多多制造烟雾!”朱昱喊道。
不止是这里,南北两个方向的山林,也陆续升腾起几处烟雾。
波罗迦罗摩正率军逼近港口,忽听随从喊道:“陛下快看!”
他转身一瞧,自己藏兵的山林,似乎是起火了?
锡兰兵变得有些慌乱。
波罗迦罗摩拔刀呼喊:“港口没有多少敌人,杀过去抢光财货。只要攻下那里,就有吃不完的粮食!”
这位国王的威望极高,士兵们不再恐惧,跟着他加速冲向港口。
“轰轰轰轰!”
港内的大明战舰,早已将炮口对准这边,甚至在几天前试炮确定了落点。
打得奇准无比,炮弹就在这一片区域落下。
甚至有一颗炮弹,从波罗迦罗摩头顶飞过,砸死砸伤他五个亲兵。
“魔法,魔法!”
“是天魔波旬带兵来了!”
“……”
见已经有士兵开始逃跑,波罗迦罗摩呼喊道:“我有大迦叶祈福,就算天魔也不怕,跟我冲过去就赢了。杀!”
他的督战队也开始行动,用刀剑扼制溃兵逃散。
好不容易收束住溃兵,又一轮炮击开始。
这次再也扛不住,其实死伤并不多,主要是难以克服心中恐惧。
站在港口房顶的士兵,举着望眼镜喊道:“敌军有溃散迹象!”
“上马!”夏余庆大喊。
这五百沙门岛士兵,是在石见城学习的骑术。
可日本马实在太过矮小,他们穿着布衣还能骑,一旦着甲就骑不动。后来又调了些西南马过去,总算是能骑马打仗了。
此时此刻,他们骑的全是好货!
有贝都因人卖出的阿拉伯马,有塞尔柱人卖出的波斯马和汗血宝马,有索兰奇人卖出的拉其普特马(印度马瓦里马,就是这种马与阿拉伯马杂交而成。此时已经出现马瓦里马,但数量并不多,暂时属于非卖品)。
来自各国的良驹,在海上漂泊多有生病,这段时间正好弄到岸上修养恢复。
没有生病的马儿,此刻都被骑着出战。
夏余庆这个落魄士子出身的前宋流犯,此刻穿着中型甲胄,手持长枪一马当先。
而那些锡兰兵,却只有少量战马,都是由中高级将领骑乘。
连续两轮炮击之后,锡兰兵的溃逃现象愈发严重。
波罗迦罗摩统一全岛并不久,他的大半主力都在守城,此刻身边很多部队来自地方贵族。
眼见明军骑马冲来,贵族们纷纷率兵逃跑。
波罗迦罗摩怒不可遏,只能带兵硬着头皮交战。
贵族可以逃,他却不能逃。
因为他能够骑马开溜,麾下士卒却没马可骑,一旦逃跑就全军覆没了。
“陛下,快走吧,背后的山林肯定有敌人。再不走,就要被两面夹击了!”亲兵苦苦哀求道。
“陛下,逃命吧。陛下如果战死了,胜利王城肯定被夺走。”
波罗迦罗摩扭头一看,自己藏兵的山林,火势变得愈发大了,好大一片都冒出滚滚浓烟。
大明将士已经越冲越近,而锡兰兵的溃逃者也越来越多。
就连波罗迦罗摩的本部精锐,也有一些被溃兵带着逃跑,这位国王想要率兵迎战很困难。
“走!”
波罗迦罗摩调转马头,挥动马鞭终于逃了。
国王逃命,全军皆溃。
夏余庆带兵追来,一路砍杀溃兵,漫山遍野到处是尸体,还有好多吓得跪地求饶。
而在南北两面,那里还有地方贵族的军队。
北边的军队看到背后起火,吓得直接开溜,根本就没有逼近战场。
南边的军队要骁勇一些,依旧在往前冲,遭到上岸水兵的火枪和弓弩轮番射击。
波罗迦罗摩一路骑马奔回胜利王城,却在半路遇到来报信的士兵。
“陛下,胜利王城没了!”
“怎么没的?”
“对面有可以降雷的魔法,对着城墙用铁雷打了两天。伪王子又在城外喊话,说除了陛下的全家,他不会追究任何人的罪过。还说他继位之后,会弘扬佛法,会大修佛寺,从大明请来很多高僧和经书。还……还承诺让高僧做官!城里的僧众被诱惑,悄悄策反了两位将军。城外在打铁雷,城里又有将军和僧人叛乱,伪王子就带兵杀进城了!”
波罗迦罗摩驻马呆立良久,折道朝自己的龙兴之地奔去。
第914章 五百狠人的未来
两军交战的时候,各国使者都提前躲到船上。
火炮发出巨响,使者们惊骇莫名。
等到战斗结束,塞尔柱学者安瓦里,带着翻译找到英宣:“伟大的将军,刚才那是什么响声?”
英宣说道:“一种武器。镇国之宝,不能外传。”
安瓦里又问:“是前些天运下船那种铁圆柱吗?”
英宣不再说话。
安瓦里自讨没趣,悻悻回到船舱。
他刚走出几步,又有朱罗使者过来套话,依旧没有问出什么来。
最后是各国使者私下交流,讨论猜测大明的武器究竟是怎样运作。
聊着聊着,就直奔神秘学方向。
好几个邦国的使者,认定火器是由神灵赐予!
也有一些使者,认为火器是某种投石车。
又过数日,逃回原有领地的波罗迦罗摩,自己消去国王之位,并请求臣服于新王。他还问自己的家人是否安全,请求大明军队把亲属放归,又说愿意献上大批财宝。
“这人在岛上也算豪杰,”虞允文说,“我们兵少,就算能攻破他的领地,也很难搜山检海将其抓住。”
程瑀说:“他既然愿意交出王位,还愿意献上财宝,我们可以接受。”
胡铨说道:“胜利王城距离海边太远,锡兰王子继位之后,最好把王城迁到港口,今后便于我们控制。普塔勒姆港留给他做王城,我们则占领北边的曼泰港。”
“此言甚妙。”程瑀表示肯定。
虞允文说:“锡兰岛是封建制,可以多封几个诸侯。再设立五大迦叶,散布于全岛各地,由僧众推举高僧担任,多赐土地给迦叶所在的寺庙。”
几个文官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笑容。
锡兰岛此时的僧众领袖,就被称为“大迦叶”。
一下子册封五个大迦叶,而且分布在岛上各個位置,还要给大迦叶的寺庙赐田。
再加上贵族分封制,这座岛屿还能统一?
决策定下,立即行动。
朱孝忠带着已经继位的王子,把胜利王城的一半人口,都强行搬迁到普塔勒姆港。
今后,锡兰岛的王城就在海边,方便大明军队随时出兵。
朱孝忠跟文官们商量一阵,找到夏余庆说:“把你留在这里,心里颇有怨气吧?”
夏余庆没好气道:“不敢。”
朱孝忠说:“你们的妻儿,明年就能送来。曼泰港那边,你把这次俘虏的敌军,都带去那边修筑城堡。城堡周围数十里土地,我会请奏陛下赐给你们。到时候,你们一个个都是地主老爷。而且岛民擅长农耕,你们很轻松就能招到佃户。”
夏余庆舔舔嘴唇,没有说话。
朱孝忠又说:“我再奏请陛下,流放几个罪官过来,可以教你们的子嗣读书。愿意科举又有才学的子孙,可附籍广东参加科举。”
夏余庆终于露出笑容。
朱孝忠继续说:“等你们的子孙变多了,说不定还可以扩军,把附近的城池打下来。伱的子孙,在岛上做一方诸侯也可!”“朝廷允许?”夏余庆惊道。
朱孝忠压低声音:“出海之前,陛下给我写了密信。三佛齐海峡(马六甲海峡)以西,随便我们怎么搞。留守的军队,如果有那个实力,在海外建国都可以。但有两个前提……”
“什么前提?”夏余庆问道。
朱孝忠说:“第一,必须以儒治国,顶多杂以佛道。第二,官话必须是汉话,别搞得王公贵族和官员将领全说番话!”
“明白了。”夏余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