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905节

北宋穿越指南 第905节

  纵观中国的历朝历代,只要看皇家猎场的荒废程度,就能推测这个朝代是否在走向衰落。包括元朝!
  ……
  相比清朝围场的方圆数百里,大明皇家猎场还是面积太小,绵延十多里的山林能有多少猎物?
  三万禁军步骑出动,在猎场外围层层推进。
  战鼓、军号、军哨声此起彼伏,他们交替轮番前进,各个部队之间互相配合。
  把猎物驱赶出来只是其次,主要演练军令的传达与执行。
  一群梅花鹿受惊奔出,朱铭对太子朱洋说:“你去!”
  豫王朱康是在金州出身,那里地属古安康郡,所以叫做朱康。
  太子今年将满十六岁,是在洋州出生的,所以叫朱洋。
  皇三子、皇四子在襄阳出生,分别叫朱襄、朱樊……
  太子朱洋虽然性格更内敛,不怎么喜好武事,但还是被逼着学习骑马射箭。
  他带着几个太子侍从,当即纵马冲向鹿群。
  鹿群受惊之下,大老远就朝另一方逃跑。更远处令旗挥动,大量军士呼喊起来,还有一群猎狗被放出。
  鹿群开始四散而逃。
  朱洋挽弓射出一箭,落在几头鹿之间。
  他连续射出三箭,终于射中一头鹿的后腿。
  “中了,太子殿下中了!”
  侍从们兴奋呼喊着开始骑马围堵,那头受伤的梅花鹿东奔西窜。
  朱洋又射四箭,总算射中其颈部。
  侍从们继续追击,猎狗扑上把鹿给咬住。
  两个侍从把鹿抬来,跟随朱洋去复命。
  朱洋羞愧得一脸通红,骑马拱手道:“陛下,臣获鹿一只。”
  “不错了,再接再厉。”朱铭加以鼓励。
  朱洋这才安心,乖乖骑马跟在父亲身边。
  朱康却要表现,当一头野猪被赶出树林时,他主动请缨前去狩猎。
  朱铭挥了挥手。
  朱康立即纵马飞驰,他在军校进步极快,尤其是箭术、枪术和骑术。
  只射出一箭,便正中野猪的侧背。
  野猪吃痛,竟然不再逃跑,而是转身朝着朱康冲来。
  朱康又是一箭,射中野猪的鼻子。然后打马绕向侧方,拉开少许距离又是一箭命中头部。
  朱铭用望远镜看着,脸上露出灿烂微笑。
  穆勒克对安瓦里说:“这位王子极为勇武,而且年龄也最长,怎么不是他做大明储君?”
  安瓦里说道:“在大明国这里,不管是国王还是贵族,有一位妻子属于正妻,其他都只属于副妻。正妻的第一個儿子,可以继承国家或产业。这个儿子如果病死,则由正妻的第二个儿子继承。”
  “正妻如果没有儿子呢?”穆勒克问。
  安瓦里说道:“那就由其他妻子所生的,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穆勒克仔细思考一阵,说道:“这种继承制度,能够避免内乱。但如果继承者太过愚蠢,则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安瓦里道:“大明的官员说,不怕储君愚蠢,因为有大臣帮忙治理国家。就怕储君残暴不仁,破坏国家制度,不顾人民死活。”
  穆勒克指着狩猎野猪回来的朱康:“这位王子如此武勇,他难道不想争夺皇位吗?”
  安瓦里说:“他如果敢争夺皇位,就是整个国家所有文武官员的敌人。除非,他能战胜所有反对者,击败源源不断的庞大军队。”
  穆勒克摇头道:“这种继承制度,在塞尔柱很难施行。”
  “皇帝亲自狩猎了!”安瓦里呼喊。
  穆勒克也拿出弓箭,跟着皇帝的侍从们一起出动。
  朱铭此时的坐骑,是聚宝盆的曾曾曾孙——煤球。
  其皮毛黑亮顺滑仿佛丝绸,身上拥有着河湟马、契丹马、乌孙马和汗血宝马的血统。
  暂时无法归类是什么马种,因为遗传特征还不稳定,它的兄弟姊妹们皆形态各异。
  它的肩高,放在汗血宝马当中甚至不及格,只有147厘米而已,但在中国这边已经足够高了。头部小巧而伶俐,带着乌孙马的特征。身形又似河湟马。速度和耐力都极强,完美继承父系和母系的优点。
  性格暴躁,极为好斗。
  朱铭一挥马鞭,煤球瞬间兴奋跃出,转眼就超过侍从们一个马身。
  然后越冲越快,朱铭连忙轻拉缰绳控制速度。
  朱铭瞄准鹿群首领,略微迟疑,转而射向旁边另一头。
  一箭命中脖子。
  “天子神射!”侍从和官员们大呼。
  朱铭勒马停止,笑着说:“各国使者也都试试。”
  这里的鹿群由朝廷投放,时间太短还没繁衍兴旺,估计今天之后还得重新投放一批。
  接下来几年,得暂时休猎,让野兽们好生繁衍。
  各国使者兴奋冲出,都想在大明皇帝眼前露一手。
  只有周边属国和一些大国使者,注意力放在皇帝的骑射技艺上。
  属国使者们心里叫苦不迭,他们更希望大明有一个垂拱而治的皇帝。
  皇帝骑射再厉害也不算什么,但那意味着皇帝尚武。
  皇帝尚武,大明就尚武!
  西夏使者曹抟联想到今年的灾荒,听说有大量边境饥民,逃到大明境内得到安置。其中有许多百姓,甚至就是西夏从宋国边境掳走的。
  大明的横山地区,一旦人口充实,两国就离战争不远了。
  以前的时候,北宋和西夏之所以打拉锯战,纯粹是面对现状迫不得已。
  最初是宋国在横山稳步推进,打下一个地方,立即修建堡垒。接着西夏也学到了,同样在那里大修堡垒。
  横山一带,遍布两国堡垒群。
  由于地形原因,必须一个接一个堡垒慢慢打。
  可现在大明有火炮啊,面对堡垒群的时候,可以借助火炮平推过去。
  前些天,鸿胪寺官员请曹抟喝酒,大谈特谈西北有孤忠。
  并且还透露,大明武庙即将供奉张议潮的神位。
  曹抟的祖宗,正是张议潮的外孙女婿!
  自家祖上被大明武庙供奉,那么自己助大明灭夏,是否可以得到额外优待呢?
  问题是,自己的外甥是西夏太子啊。
  外甥一旦继位,自己在西夏就水涨船高。不到万不得已,西夏还是别被灭掉最好,曹家可以继续世代富贵。
  但大明真的打来该怎么办?
  曹抟就很纠结。
  前方突然传来欢呼声,不知哪国使者射中了猎物。
  曹抟一拍脑袋,猛然想通了,老子纠结个屁啊。
  只要西夏未露败绩,自己快快乐乐做国舅便好。如果西夏战争失利,自己就赶紧做内应帮忙,最好直接把家族改为姓张,将曹氏香火转为张议潮的香火。
  我可以是曹抟,也可以是张抟。
  “驾!”
  曹抟打马冲出,结果鹿群已经逃散,根本就寻不见猎物。
  曹抟看着手里的弓箭,发现得选好时机,否则便如眼前这般捞不到好处。
  投明太早,家族可能毁灭。
  投明太晚,无法体现曹氏一族的价值。
  这个时机可不好把握啊。
  第925章 太子伴读
  大明皇家猎场实在太小,狩猎活动仅持续两天。
  其中有半天时间,还是军队在布置,根本没有真正去打猎。
  田猎结束,一切照旧。
  被踩坏庄稼的农民,得到一笔青苗赔偿费,开始忙碌着补种杂粮和蔬菜。
  个别邦国的使者,带着回赐礼物离开洛阳。
  更多使者却是选择留下,继续跟大明官员交流,经常能在洛阳街头看到异国面孔。
  太子朱洋回到东宫,居然自发加强武艺训练。
  朱铭得知消息,把儿子叫来问道:“听说你每天加练骑射一个小时?”
  朱洋回答:“孩儿在狩猎时,表现不尽如人意。”
  朱铭说道:“其实已经不错了。毕竟那是骑马射箭,目标还是奔跑的活物,而且你年龄尚幼力气不足。”
  “总不能给父亲丢脸。”朱洋埋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