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散会后,高松然留在了杭校长的办公室。
“校长,我要举报高二、高三年级的几位同学。我班何珊燕,精神发育方面略有缺陷,却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然而,这些同学利用了她的善良,以志愿者报名的名义欺骗她去空教室……”
高松然把社团课期间的事情完整汇报了一遍。杭副校长听了,脸色也很难看。
“何同学的情况,我也听说过。她的家长知道之后,没有找你麻烦吧?虽然你是班主任,但你在这件事中完全没有责任。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何同学家长打电话说明情况。”
虽然知道领导是在关心自己,高松然还是觉得很别扭。
“不用,何珊燕的妈妈很感谢我。我向您举报这件事,主要是希望这群霸凌同学的惯犯,能得到应有的惩罚。”
按理说,做错了事挨惩罚,理所应当。不料,杭校长看起来却很是苦恼。
这让高松然心里有了种不祥的预感。
“小高啊,你年轻,充满志气和正义感,这点很好。”杭校长抿一口茶。
听到这堆彩虹屁,高松然知道,接下来就是“但是”了。
副校长没说“但是”,用的是“不过”。
“不过呢,对于犯了错的学生,我们作为教育者,也不能一味去惩罚。毕竟,教育的初衷是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惩罚……”
一番片汤话后,高松然心里不详的预感愈发强烈。
他甚至觉得,何珊燕这次被欺负,那些霸凌者可能除了一顿不痛不痒的口头批评,什么后果都不会有。
果然,重点在后面:“小高,你刚才举报的那些同学,说实话,我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他们的名号了。”
那群人中领头的包宇昆,家里有钱有势。
两年多以前,包宇昆的中考成绩离三中的录取分数线还差一截,包家却对时任校长做出承诺,只要录取他们儿子,便会给三中规划中的新校区赞助一大笔钱。
具体赞助了多少,又被时任校长吃了多少,就连德育副校长都不得而知。
两年前的三中校长,如今调任去了外省一所中学继续当校长,但杭校长清楚,这样的家庭,他一个德育副校长得罪不起。
新校区的建设,不该以牺牲底层学生的权益为代价。这个道理,杭山何尝不懂呢?
剩下包括史明升、邓卉昕、符元磊在内的霸凌组成员,家里虽然没给学校捐钱,却或多或少也有些背景。
所以,尽管这群人是霸凌他人的惯犯,受到的实质性惩罚却微乎其微。
只有中途被符元磊喊去围观的张晓伟,家里一穷二白。所以,听高松然说告密可以从轻处理,他第一时间就选择反水。
——学校不敢开除剩下的人,可不能成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啊!
高松然深知,杭校长愿意当面和自己说这些,一方面说明学校的确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副校长也是在保护他,防止他一个菜鸟教师看不清形势,去找那些霸凌组成员的麻烦。
这个时候再强硬,不仅达不成目的,也会让副校长觉得,他高松然就是个无脑愣头青。
所以,高松然此刻只能妥协:“唉,校长您这么说,我也理解,也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再跟您发发牢骚。为学生创造一个公正、安全的学习环境,也是我的责任。不过,我并不想让您为难,我的主要人物是关注何珊燕的心理健康。当然,这件事发生了,何家也需要一个交代,希望校长也不要太为难我。”
高松然还算懂事,这让杭校长很满意。
他再抿一口茶,说道:“那么,这几个带头霸凌的,每个人记一次过,如何?”
第31章
记过,在这群人看来实属不痛不痒。
但作为一个新手教师,这也是他最大限度能争取到的了。
最重要的是保证何珊燕心态平稳,不受影响;其次要搞清高诗静在整件事中的角色,避免己班学生误入歧途,甚至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至于那群坏学生,学校摆明了无法给予更严厉的处分,高松然总不能雇人把他们每个人打一顿吧?
更可气的是,这样的人,凭借他们父母辈积攒的关系,以后还有可能在社会上担任重要的角色。
虽然目前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但高松然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抓住机会,为何珊燕讨回公道。
上午化学课,高松然来到教室后门,借着查看班级纪律的借口,花了100点春雨点,对何珊燕开了天眼。
很遗憾,又是个没头没脑的天赋——
“闪亮”。
高松然的第一反应是谐音“善良”,但善良本身是一种品质,而不是天赋。
也许何珊燕对光亮感兴趣。比方说,可以培养她成为灯光师,或者研究那些熠熠生辉的珠宝。
被天眼坑了那么多次,高松然已经放平心态,不再急功近利地指望天眼一开,就能把学生培养成业界精英。
找个机会让何珊燕去市里商业街的灯光隧道,或者找点珠宝水晶给她把玩。
终于忙完,找到时间和高诗静对话,已经是午休时分。
高松然是在楼梯口遇见高诗静的。能看出来,她正要上楼,很可能要去高三。
“午休了,去哪儿呢?”一声喝止,高诗静直接被吓退了两步。
对高松然的突然召唤感到意外,看来,郑子叶信守承诺,没有对同桌透露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