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10班阳光角开放以来,两株植物都是杜寒在照顾。其中一株鼠尾草,被语文徐老师搬到了讲台上,另一株青椒还留在阳光灿烂的盥洗室。
  没隔几天,青椒就开出了小小的杯状白花。不少同学吃过青椒,却没见过结青椒的花长什么样。
  见状,有人好奇地问杜寒:“每朵花都能变成辣椒吗?”
  从小到大,很少有人会主动和杜寒搭话。是以,他都有些受宠若惊了,告诉好奇的同学:“一般来说,会的。”
  孙志亮恰巧路过,看了两眼长势喜人的青椒,却不留情面地反驳了杜寒。
  “这几朵花的花梗都太细了,估计等不到结果,花就要落下。我觉得,现在开的大部分花都结不了果,只有靠近土壤的这朵花,花梗还算粗,有可能结出青椒来。”
  被扫了兴致,不太开心,杜寒却从来没有和人辩驳的习惯,唯唯诺诺地“哦”了一声,便不再言语。
  这番讨论,又恰好给高松然听见了。
  此前,高松然只知道孙志亮擅长辨认不同树种的树叶。这下可好,连一株青椒哪朵花能结果都能预测出来?放到农科院,可不就是个宝藏学生吗?
  余老师听了这个故事,淡淡笑道:“行啊,要是孩子愿意,我这周末就带他去咱们农科院的大棚里转悠一圈!”
  她只当高松然是在推荐学生。
  老师嘛,尤其是像小高这样刚刚入行的,还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看每个学生都跟亲爹亲娘一样,恨不得加一套炫彩滤镜——孩子稍微有点辨认植物的爱好,老师就把孩子当成这方面的天才,跟不少家长的所谓的“亲妈眼”差不多。
  和余老师说完孙志亮的事,高松然回到座位,假寐之间,从桃李商城中买了一套【中级人文副科喷雾液】。
  售价340点春雨点,把高松然的余额掏得不能再空。
  同样是中级喷雾液,“人文副科喷雾液”的效果数值、特效的触发几率都一样,价格却比“中级算无遗策喷雾液”贵50点。
  区别在于,“算无遗策”,包括先前买了初级版本的“洋腔洋调”、“创意源泉”这几种喷雾液,只对一门主课生效。
  而人文副科喷雾液,则可以同时作用于思政、历史、地理三门课。
  高松然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的精力要被3班的教学工作分走许多。10班的思想建设和英语教学,他还是会全力以赴,但不能像现在这样关注其它学科的教学了。
  以前时间灵活,可以频繁去10班后门查访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接手3班后,备课、教课、答疑……都要分出不止多一倍的时间。
  所以,能让系统帮忙的就交给系统吧。
  已经当了好几个月的助教,3班每个学生的名字,高松然都记住了。3班是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基础,都比10班孩子优秀得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3班的教学会比10班轻松。
  首先,来自上级的期望值就不在一个等级。
  教务办公室对10班的成绩要求并不高,班里几个正经靠分数考进三中的,能保持水平就可以。
  剩下那些特长生、关系户、后门生,能把他们留在班上,不管是睡觉、看闲书,还是打游戏,只要不逃课、不打架,就是当老师的成功了。
  所以,英语教学方面,高松然得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以提高10班同学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出发点,看剧、课堂演讲,不亦乐乎。
  3班就不一样了。实验班的学生嘛,虽然不是个个冲着清大燕大去的,但即使在实验班的垫底学生,目标最少也是双一流大学。
  作为任课教师,高松然也只能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相对枯燥的课本内容上。
  苏老师频繁请假的时候,高松然曾经突击去代过不止一节课。其中一节课来得太突然,他没有太多时间备课,只能随机应变,给3班的同学们放了一集时长20分钟的英语微电影。
  这部电影讨论了社交媒体对人的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而第四单元课本的主题,也是社交媒体,和课本内容还算契合。
  本来,高松然打算前半节课放一部微电影,后半节课让同学们自由讨论。可是,电影一放,他却很失望地发现,自从电影开场,3班有不少同学干脆连头也没抬一下,一直在下面做自己的作业。
  包括班里英语成绩相当好的几个学生。
  找3班的课代表问了话,课代表告诉高松然:“看电影不能直接提高成绩,还不如多做两道题,巩固学到的语法知识点呢。”
  说实话,学生的这种想法,是和三中一直贯彻的素质教育理念大相径庭的。
  然而,即使坚持奉行素质教育,三中也依然被应试的压力裹挟着。
  分数到底还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值得庆幸的是,3班的教学进度快。讲完一遍,高松然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重难点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规划时间,以便将内容浓缩起来,用更有效的方式讲给10班听。
  《骑趣保险》这部剧,一共只拍了一季10集,两个半月就放完了。10班同学们都看得意犹未尽。
  在语文课上,徐老师用顾凯兴写的衍生剧本,让同学们自己表演。
  到底还是没有专业制作的效果好。不少同学都私下找到高松然。想让他找点类似的剧集。
  高松然也很无奈呀!大洋彼岸的马修,似乎在他拍的第一部剧集扑街后,有些心灰意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