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晚自习时,待在教室里的只剩10班13个住校生,外加在校上晚自习的走读生吴震寰、杨陶璐两人。
这15人当中,只剩下三个人还没被高松然开过天眼了——沈建、王宇、舒惠静。
每次考试,王宇在10班都不只是用“名列前茅”来形容了,而是雷打不动的第一,某种程度上也为高松然这个垫底班的班主任挽回了一些颜面。
在别的平行班老师面前,高松然好歹可以说:别看10班平均分那么低,我们班第一名的总分可比你们班第一名高哦!放在实验班,也能挤进前半截呢!
想到这里,高松然把这一次免费的天眼机会开在了王宇身上。
王宇家里开个小超市,并不算富裕。
小时候,超市规模还没现在大,小王宇只能在超市内部昏黄的灯光下,搭个简陋的书桌写作业。
来来往往的大爷大妈,看到这个孩子刻苦学习的样子,都唏嘘不已。
就时在这样的条件下,出身市郊小县城的王宇,不仅以他们初中第一名的成绩考进运夏市三中,上了三中后,成绩在班里乃至所有平行班里,依然是佼佼者。
而且,他每一科齐头并进,基本不带偏科的。高松然心想:王宇的天赋多半会和“均衡”有关,或者干脆是学习相关天赋。
然而,天眼发动,高松然却感到十分困惑:
出现在王宇头上的两个字是什么鬼?!
高松然再次确认,这次天眼并没有开歪。王宇徜徉在书本中,头部随着阅读的节奏微微上下摆动,那两个字悬挂在他的头顶,随着他的动作,也上下微微摆动着。
高松然看到的两个字是——“丝瓜”。
呆愣了半晌,高松然把“丝瓜”两个字写在纸上,确认这两个字不可能像顾凯兴的天赋“言皆”一样,是个玩拼字的文字游戏。
拿出手机,把丝瓜的拼音打在手机输入法里,试图找出是否还有谐音词语。他又确认,“sigua”这五个字母除了拼成“丝瓜”这个词,也组不成别的有意义的词语了。
看来,系统并没有玩谐音梗。
所以“丝瓜”到底是怎么回事?10班已经有天赋为“萋萋”的孙志亮,和天赋为“阳台”的杜寒了,他们的天赋都能让他们有成为农业大师的潜力。
难不成,这回还要加上一个王宇?10班农学天才的密度好像有点高?
可是,如果真的王宇只擅长种植丝瓜的话,系统未免也小气了一些,种田的天赋哪能只局限于一个品种呢?
没过多久,第一节晚自习下课,王宇捧着课本,便来找高松然问问题。
虽然没有偏科,但王宇的英文是相对薄弱的一环。
传统意义上,偏科的学生,吴震寰是个典型例子。他物理能考满分,别的理科科目也能上85分,而文科只能在及格线附近徘徊。
丁悦的情况比吴震寰稍好,数学物理能上90分,其他科目考75分就烧高香了。
王宇的“偏科”,属于每门科目都能考到95分,只有英语是90分的状态。
虽然这已经是95%的学生望尘莫及的好成绩了,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但王宇此人很是认真,下定决心要弥补自己在英语学科上的弱势。
故而,同学时常看见他捧着课本、练习册、错题集,找高松然提问。
解答完了王宇的疑问,既然他身后并没有排队前来来问问题的同学,高松然假装随口关心,与王宇攀谈起来。
“这几个周末都没见你回家呀。你爸妈还好吗?超市生意怎么样?”
王宇名义上还顶着个班长的名头,其实从来没和高松然正式一对一谈过心。但他知道,高松然这人喜欢亲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甚至包括生活中的烦恼。
“还行吧,最近,我们家的超市加入了‘鲜时光’生鲜贩售联盟。扩张了规模以后,就不仅仅是小区里的小卖部那么简单了,还可以卖一些蔬菜水果。”
“那太好了,”高松然微笑着,“生意兴隆!”
猛然间,再次咀嚼王宇的话,高松然意识到一个关键信息:哎,超市里卖蔬菜?
丝瓜,应该也算蔬菜吧?
难不成,口才并不出彩的王宇,实际上擅长贩卖蔬菜?
这倒和他的家庭背景联系上了。三中普通班著名学霸,终成便民超市蔬菜品类的区域销售冠军?
看到王宇坐班的顾客,都会情不自禁买二十斤丝瓜回家过瘾?
见高松然有些愣神,王宇以为高老师并不了解“生鲜贩售联盟”的情况,不知该怎么接话,这才让气氛有些僵硬的。
王宇是个有眼色的孩子,开始自顾自地解释起来:“高老师,您知道吗?别小看了这个‘生鲜贩售联盟’。我们家获得加入这个联盟的资格,其实并不容易,费了不少劲,还有好多人眼红呢。”
高松然的确不明白王宇在说什么,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王宇所说的“鲜时光”,高松然只是略知一二——这是国内最大的网购平台的母公司,新近推出的生鲜零售服务,比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农贸市场高端、卫生一些,可以花钱送菜上门。
“鲜时光”实体店明码标价,免去了讨价还价这一繁琐步骤,深受广大社恐年轻人的青睐。
王宇继续说:“加盟‘鲜时光’可不容易。同一片区域有好几家竞争代理商的中小型超市,‘鲜时光’一般只会选择其中一家,否则不就资源浪费了嘛。我们家超市能被选中,不光因为区位好,还靠爸妈诚信经营、注重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