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毕竟,王宇家在市郊小县城,光开车就要一个小时。而且,高松然还没买车,想去一趟王宇家,还得乘坐公交车。
  来回一趟,至少需要三个小时。
  好像看出了高松然的些许疑虑,王宇心里也有些打鼓:老班不会误会了吧,以为我要请他帮忙出头?
  王宇连忙开口解释:“我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初中同学,虽然他们没上高中,但我信得过他们。等他们过年回来,我会请他们帮我调查……哎呀,晚自习开始了!”
  这时,第二节晚自习已经开始十几分钟了,但两人在走廊上聊的太过投入,无论是王宇还是高松然,都完全忽略了晚自习开始的铃声。
  幸好班上有卢浩。
  刚当上纪律委员时,卢浩还不太适应自己的新角色。经常需要高松然提醒,或者换种更委婉的说法,需要高松然经常“拜托他帮忙维持一下班里的秩序”。
  现在的卢浩,完全展现了他在领队方面的才能。不光让班里同学信服,还多了一丝身为班委的自觉,让高松然和赵华枫都轻松了许多。
  错过晚自习开始的铃声,王宇像做了错事的孩子,有些慌乱地向高松然道歉。
  他嘴上说着不好意思,眼神里却还洋溢着一份难以抑制的自得,又补充了一句:“高老师,我这顺藤摸瓜的本事,还不错吧?”
  不等高松然有何反应,王宇连忙赶回班上写作业了。
  回想起王宇刚刚说的县城超市商战大戏,高松然不得不感叹,王宇这孩子心细如发,警惕性强,心思缜密,分析线索的能力真不差。
  凭借几张照片上模糊的背景,王宇就能像侦探一样抽丝剥茧,一步一步分析出是哪家友商搞的鬼。
  等等!高松然忽然有所发现。
  王宇临回教室之前,是不是自夸了一句,说他“顺藤摸瓜的能力强”?
  “摸瓜”?这和“丝瓜”会有关系吗?
  抽丝剥茧、顺藤摸瓜?!
  高松然脑海里忽然出现了这两个词语。
  系统啊,别告诉我“丝瓜”是这么来的。谐音拆字已经不够你玩的了,现在流行拆词重组吗?
  跟系统打交道,还得背熟一本成语字典!
  如果王宇擅长通过网络追查信息,那么田潼曦在电话里提到的“幽灵dj”的身份,或许就有了解决办法。
  能帮上她忙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高松然没有立即和王宇讨论,而是先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田潼曦。
  田潼曦对王宇擅长此道感到意外。在高松然或10班大多数同学眼里,王宇只是个爱死读书、爱读死书、死爱读书的学霸。
  学霸王宇会用电脑,这一点,就已经让田潼曦有些大惊小怪了。
  既然是班主任老师的建议,田潼曦还是耐心聆听了高松然的想法,对高松然道:“行啊,高老师,如果王宇擅长这个,就让他试试。反正我也不会损失什么。明天我和王宇谈一谈,看看他能否查出‘幽灵dj’的资料。”
  第二天一早,田潼曦还没来得及和王宇谈话呢,一面锦旗就送到了10班。
  上书几个大字:“见义勇为,救治得当”。
  不止高松然,每个到班的同学同学看到这面锦旗都很惊讶。
  怎么回事?快递小哥的定位出错,把本应送到医院的东西送到学校来了?
  高松然起初一头雾水,直到看到锦旗下面写着的收件人的小字,他这才记起,昨天晚上除了田潼曦的电话、和王宇的对话,明明还收到了另一条重要消息嘛——朱家荣在摸骨领域取得了初步成就。
  这一早晨,朱家荣几乎是踩着点到班的,早读课险些就迟到了。
  他家离学校有点远,在路上,公交车稍微抛个锚,都能耽搁很长时间。
  紧赶慢赶冲进了学校,他朝10班跑去。
  再不赶紧进去,早读差点就迟到了,不仅会给班上扣分,还会挨赵华枫的骂。
  作为专业的体育特长生,跑到教室外的走廊上时,朱家荣也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
  座位靠窗的薛恒看到朱家荣接近,朝他笑了笑,好像又朝班里喊了一句什么。
  朱家荣当然没有多想,也来不及多想,一只脚就跨进了10班前门。
  迎面而来的,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朱家荣愣住了,怎么回事?同学们干嘛给我鼓掌?
  下意识中,朱家荣想到了昨晚刚发生的事情,但他又摇摇头,心里暗忖:昨天的事,不可能这么快就在同学中传开了吧?
  紧接着,他的目光落在了挂在教室里的那面锦旗上,看见了上面的字。
  朱家荣心里感叹:天呐!果然是家里有权有势的,调查起自己的信息来这么迅速!
  尽管收到了锦旗,但对于朱家荣这样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整件事情的发展速度还是让他震惊,同时也有几分后怕。
  在全场同学目光注视下,朱家荣脸颊涨得通红,有些尴尬地接过了锦旗。
  他的同桌陈默丝毫不为朱家荣感到尴尬,反而大叫起来,似乎嫌朱家荣受到的关注还不够多:“快看我们荣哥多牛叉,10班之光!三中之光!”
  同桌这么一喊,教室里的掌声和欢呼声更加热烈。朱家荣只能苦笑着接受同学们的祝贺,求助的目光不自觉投向了高松然。
  锦旗背后有个口袋,或者说是个能放东西的空间。对这个空间稍作观察,高松然就发现,里面放了一封信,解释了这面锦旗为什么会出现在10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