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赵华枫瞳孔地震。她忽然也明白,为什么王伟回答田潼曦的问题时要看着她赵华枫了,这是在回答赵华枫刚才有关“病人”的疑惑。
“临走之前,我会把这些水喝了,让多氟烷基物质留存在我的身体里。这样,排入下水管道再循环的毒水,也会少一些吧。当然,我也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微不足道的的一份子。最终,倘若人类无法找到有效分解多氟烷基物质的办法,留存在我体内的它们,依然会流入大江大海……”
正如王伟所说的那样,他是个快死的人。
两年前在澳国的一天,王伟忽然觉得胸部刺痛,嗓子奇痒难忍,然后咳嗽不止,最后竟然咳出血来。自费去了当地医院做了检查才得知,他这个从不抽烟的30多岁年轻人,竟已是肺癌晚期!
王伟大学毕业后曾住在瑞宜化工厂附近,不清楚他的肺癌和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有没有关系。但是,在经历了这段时间的迷茫、绝望后,王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要继续燃烧自己的生命,不能让可怕的多氟烷基物质继续残害像他这样的有志青年,不能让运夏市的民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暴露于多氟烷基物质的影响之下,不知不觉患上令人痛苦的病症!
又问了王伟无数个问题,时间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了晚上七点。四人都有些饿了,王伟也需要继续他的研究。
第145章
临别之前,王伟忽然很好奇一个问题,便询问赵华枫:“你说,你是依靠我爆料时的那张身份证照片认出我来的?说真的,我有点怕。我已经给自己做了自认为很完善的改头换面工作,难不成还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赵华枫两手一摊:“没,我可没认出来。”
随后,几人自然而然地齐齐看向胡小舞。
在众人与王伟的对话中,赵华枫问了绝大多数问题,田潼曦曦负责提出质疑,靳文蕾偶尔因为王伟所说的内容,联想到了自己去世的爷爷奶奶,伤感地感慨一番。
唯独胡小舞,基本没有和王伟正面互动过,全程百分之九十五的时间都在打酱油。
此刻忽然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胡小舞还有些不习惯呢,连忙摆摆手:“都看我干啥?哦,你们都完全看不出来?可是在我眼里,我看人只会看五官,胡须、头发等等装饰物,我的眼睛似乎可以做到想屏蔽就自动屏蔽。说真的,今天之前,我还没有意识到你们都没这个本事呢!”
田潼曦乜斜着眼望过去:“所以,那一次你说美术课董老师烫个爆炸头好看,也是你屏蔽了她一头黑长直的结果?”
胡小舞想起自己被董老师罚站的经历,有些不好意思,脸颊绯红,笑着说:“董老师留长发固然有一种知性美,不过,在我的脑子里把董老师变成一个光头时,我发现她的五官配上爆炸头和非主流妆容,反而更加和谐!当然了,一家之言,个人审美和喜好也不一样嘛……”
听四个女生叽叽喳喳胡咧咧一通,王伟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四人离开之前,王伟递给赵华枫一张纸条,上面留有他的联系方式。
王伟并没有叮嘱赵华枫一件显而易见的注意事项:不要将联系方式随意外传。
他只叮嘱赵华枫一行人,做事千万不要冲动,要考虑自己的安全。他一个要死的人无所谓,可是,赵华枫可是有志成为新闻界未来的栋梁的人才,可千万不能年纪轻轻,就折在了化工厂以及与之相关的□□手里!
尽管王伟费尽心思努力隐藏他自己的存在,可是他对赵华枫依然如此信任。这足以体现,他从赵华枫的调查报告中,感受到了这个年轻女孩子对此事的热忱与投入。
从王伟家离开,四人心情都很沉重。赵华枫的平板电脑和本子里留下了无数有关今天这一次拜访的笔记。
回到酒店房间里,赵华枫忙不迭地整理笔记,剩下三人也还在回味这一天的经历,皆是一言不发。
过了一会儿,见赵华枫终于抬起头来,田潼曦问道:“班长,你觉得他说的都是真的吗?关于他的身份、他的经历,这些先不提,就说他爆料的内容,还有他在河水里采样的检验结果吧——你经常说,遇事要求证。可你这次该怎么求证啊?”
赵华枫宁愿相信整件事完全是真的。但是,身为一个新闻人的素养告诉她,不能因为王伟今天说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就贸然相信他所说的一切。
可田潼曦说的没错,怎样才能求证呢?
王伟在化验工作中使用的仪器、药剂,都远超高中化学知识的覆盖范围。何况,她们才把高一上学期念完,应用化学中最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她们还压根没听说过。
连苯环都不知道怎么画的学生,怎么可能拿着王伟的检验报告去求证他的演算结果?
田潼曦质疑道:“我还是觉得,这个王伟有些怪怪的。他说他自己以前是材料大学的老师,不仅教过那么多学生,在学校肯定还有人脉吧。这些人都可以帮忙验证他的研究结果,她为什么还需要我们几个高中生想办法?”
赵华枫叹了一口气:“不是他想找人验证他的结果,是我想要报道这件事。报道这样一件大事,总不能王伟说什么我就信什么吧?我也需要验证他说的在不在理呀?”
田潼曦这才点了点头。作为赵华枫的同桌,田潼曦深知,为了调查水源污染的问题,赵华枫在期间付出了多少心力。虽然田潼曦总是一副迷迷糊糊的样子,但她并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