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准备资料的10分钟里,她记在纸上的内容比她想象的还多。读到什么看起来有用的信息,她就用自己特有的速记系统把关键词记录下来。
  别人记笔记,写“气候变化”这个词,会老老实实地把“climate change”都拼出来。而杨陶璐下意识只写了开头两个字母“cc”;同样,“化石燃料”,在她笔下就是“ff”两个字母;气温上升,别人至少得写“temperature increase”这两个挺长的单词,在杨陶璐那里就是一个字母t后面跟一个上升箭头。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桌上剩下三人整理资料,从嘴里念出来两分钟的稿件,在笔记里至少是两个自然段的英文。而在杨陶璐这里,两三行不知所云的符号和字母缩写,就足以支撑起她长达两分钟的发言了。
  前面几位同学论述时,虽然场面有些混乱,但杨陶璐一直在耐心听讲。她记得,那几人都没有详细提及使用可再生能源对减缓全球变暖的影响,最多只是一句话带过。
  于是,利用查阅资料时记下的笔记,杨陶璐选取了可再生能源为切入点。
  “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碳排放、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控制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虽然杨陶璐的发音有些机械化,并不像另外三位同学那样地道,长篇大论起来也时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而卡壳。但她的发言贵在条理清晰,刚才台上三位同学如此剑拔弩张、毫不相让,杨陶璐却没有受到他们的任何影响。
  口语大赛决赛期间,每轮比赛的成绩并不会立即公布,而是在所有比赛环节全部结束后,统一分项公布。
  分组讨论后的第二场,是情景对话项目。所有选手抽取场景后,按照抽到的场景再次随机分组。每个情景都是一段视频,选手观看三遍情景视频后,每组都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
  五分钟后,直接开始情景复现,进行表演。
  观看情景视频期间,选手同样可以在纸上打草稿,并在表演时适当参考。
  本以为所谓情景对话会是很日常的情景,如外国人来华国问路、求医等等。
  杨陶璐抽到的却是米剧《心理侧写师》的片段。她要和另外两位抽到这张签的同学一起,复现句中的一段对话。
  想都不用想,评委会从选手对台词的复现正确率、表现力等多种维度进行考量,若是复现表演时看笔记此处太多,肯定也会扣分。
  说白了,不光要能背得下台词,还得演技好。
  三人中,杨陶璐抽到的角色实际上是最难的——剩下两人的角色都是二三十岁的侧写师,杨陶璐却要扮演她们的领导,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头。
  尽管如此,了解了这个环节的比赛规则,杨陶璐恨不得立马找到高松然,给他磕一个。要知道,高老师平时给10班同学的特别训练,全都体现在了这项比赛中!
  用《骑趣保险》剧集做听力练习,让杨陶璐练就了一手绝妙的速记本领,把握起剧集角色台词大意来毫不含糊。
  高松然喜欢做的另一件事,就是让同学们自己上台,表演《骑趣保险》中的精彩片段。记忆中,杨陶璐自己就上去过两次。
  虽然不能说模仿《骑趣保险》场景真的锻炼了她的演技,但是有了这两次短暂的表演经验,至少能让杨陶璐在扮演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这一次,和杨陶璐分在一组的两位女生,都是此次比赛的种子选手。
  5班的王芸茜,参加过省市级口语比赛的获奖选手;1班的李彤,外交官家庭出身,也打下了极好的英语基础。
  她们在第一轮分组讨论中,分别分在了第一和第二组,预赛成绩拔尖。
  与前一环节比赛剑拔弩张的气氛不同,表演组的三人之间非常友好。
  三遍视频看完,王芸茜的草稿纸一片空白,纯粹依靠大脑,记下了她的台词;李彤也只写了几个关键词。
  两人转过身来,又见杨陶璐的鬼画符写满了整张纸。
  王芸茜关切地问:“你有没有没记住的台词?我们可以帮你一起想一想!”
  杨陶璐不太确定地摇摇头,说:“我先跟着笔记来吧。如果有哪儿卡壳了,你们再提醒我吧,谢谢。”
  三人直接开始排练。让王芸茜有些气恼的是,第一个忘掉台词的居然是她自己。
  “midnight……哎呀,‘午夜’之后,说了什么来着?”在脑海中搜索良久,还是找不到答案,王芸茜急了。
  李彤也爱莫能助。她在纸上记的,全是自己对应角色的关键词,能一句句全部记下也就够呛了,哪儿还能分心,管别人的角色说了什么?
  此时,只见杨陶璐不紧不慢地拿起了那张鬼画符。
  “我看看,你这里……午夜、目击者、心理习惯、黑暗……”从笔记里乱七八糟的符号和缩写词中,杨陶璐解析着这些符号代表的意思。
  将这些关键词拼在一起,足以给王芸茜提供有效的提示了。
  “啊,没错!”王芸茜有些激动,下一秒又变成了不苟言笑的侧写师,继续背起台词来,“嫌疑犯选择午夜后行动,是为了避免目击者,也可能是他的心理习惯所致:黑暗更加安全。”
  李彤倒是没忘掉自己的台词,但她却把两段对话的顺序搞错了。排练结束。杨陶璐也指着笔记上谁都看不懂的符号,对李彤告知了这一点。
  第二遍排练,李彤心怀疑虑,却也按照杨陶璐的指示,将两句调换位置,惊喜地发现对话逻辑的确顺畅了许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