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记过这个处分,在个别同学看来不痛不痒,比如高三的霸凌小团体身上背的记过次数,两手两脚都数不过来。卢浩也在开学一个月时间内记了两次过。
  但是,这只是个别的极端情况。绝大多数学生终其高中三年,都不知道“记过”两个字该怎么写。
  缺一节课就要记过,对许多人而言是闻所未闻的超重处罚。不少同学都被吓住了。
  但也有人不在乎,尤其是高三的学生。都上高三了,学校对他们还是稍有优待的。
  在校园里拿出手机、男女生走得稍微近一些,高三的老师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不少高三同学都想当然地以为,这一次也不会例外,学校说所谓“逃课就记过”,只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而已。
  然而,一星期后,学校的处分通知下来,不少同学这才傻眼了。原来,三中是跟他们玩真的!
  一部分同学当了一辈子的乖宝宝,实在无法接受居然在快要毕业的时候背上了一个记过处分——哪怕这个处分会在毕业时自动消除。
  但是,每一个缺了上午第四节课,跑去学生剧场看高一年级表演的学生,都没有因为这一个处分而后悔他们的行为。
  “下面有请高一10班,为我们带来他们的合唱曲目《猴山圆舞曲》!”
  尽管事先早有准备,知道了10班的表演项目,但在听到这个节目名称、看见报幕员努力憋笑的样子,许多人还是忍不住大笑出声。
  舞台帷幕收起又掀开,浅蓝色的柔和灯光从舞台上慢慢亮起,照亮了舞台前侧靠近观众席的位置,舞台后方依然漆黑一片。
  一阵清脆又舒缓的竹笛声响起,断断续续的,好像清晨森林中的鸟鸣声。整个舞台从蓝色的晨曦中苏醒。
  “那个吹笛子的女生我认识,叫王笛,是个音乐特长生,特长好像就是吹笛子!”
  “灯光怎么这么暗?只能看到离观众席最近的王笛一个人,10班其他人呢?”
  就在这时,灯光逐渐明亮起来,观众们这才看到了站在后排的10班全体同学。
  每个人的脸上都画了油彩,很明显,是按照《西游记》电视剧里孙悟空的形象画的猴脸彩绘。舞台各处还放置了几样道具,看上去像几块大型石头、假山。
  这一下又把全体观众逗得乐不可支。
  “高一10班真讲信用,标题说是猴山就真是猴山,连山里的石头都准备好了。”
  “不知道他们演到中间,会不会从石头里蹦出一只猴来?”
  这时,开场的竹笛声也由断断续续模仿鸟鸣的声音,变成了更加连续的旋律。
  圆舞曲的“咚哒哒”3/4拍节奏,也逐渐从笛子的节奏中明晰。圆舞曲的节奏轻松愉快,哪怕节目的故事尚未展开,也有不少同学在台下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拍起了手。
  台上10班同学们分左右站成两排。随着灯光亮起,他们好像化身刚刚从梦中苏醒的猴子,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伸展着四肢,显得惬意而慵懒。
  距离帷幕拉开,已经过去了一分钟左右,台下观众有点懵:这不是合唱表演吗?表演都开始一分钟了,怎么还没见有人唱歌呢?
  不指望所有的合唱表演都跟《黄河大合唱》一样,开场第一秒就开始“风在吼,马在叫”,但也不至于像10班这样吧,开场一分钟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就在这时,站在左边的10班同学开始唱了起来:“清晨阳光洒满山间,猴群苏醒笑声传遍,我们在这绿色的家园,一起迎接新的一天。”
  还挺押韵。
  四句歌词很短,有些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就唱完了一遍。接着,左边的同学开始变为和声吟唱,右边的同学又将这些歌词重复了一遍。
  唱词的节奏也符合圆舞曲的3/4拍节奏。
  左右两边的学生将这段歌词各自唱完一遍,画着猴脸彩绘的葛希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将一架小提琴架在了肩膀上。
  从台下观众的角度,很难看出葛希瑶的小提琴是从哪儿变出来的。
  事实上,每一块石头道具,对着舞台的那一面都是一张大型贴纸,上面画着石头的纹路;背对舞台的一面则能看得很清楚,一张张下方有滚轮的、可以滑动的折叠桌。
  葛希瑶的小提琴就放在其中一张折叠桌上,被前方的石头贴纸遮盖得严严实实。
  葛希瑶的小提琴声刚一响起,王笛的竹笛就停下了。王笛也将她的笛子放到了离她最近的一块石头道具后方的桌板上。
  但王笛却没有停下,而是径直走到另一块更大的石头道具后面。
  然后,坐下了。
  “啥?那个吹笛子的女生怎么躲到石头后面去了?这种场合不想露脸,让学校请来的重要嘉宾认识认识吗?”
  “我就猜吧,这《猴山圆舞曲》,到后面肯定会从石头里蹦出个猴王来。估计这位吹笛子的女生就是扮演猴王的吧!喂,你们道具组不合格,都没有准备水帘洞的吗?”
  王笛收起笛子,葛希瑶的小提琴拉得更加激情澎湃。与此同时,从左右两边的队伍好像收到了信号,从队伍里各走出一个人来。
  靳文蕾、潘梦影两人都迈着一种奇怪的步伐,从队伍中走了出来。
  也就在这时,从王笛躲避的那块石头道具后面,传来一阵激情四射的鼓声。
  整个舞台上立即热闹,啊不,沸腾起来。猛然间,靳文蕾忽然开始踢腿打拳,潘梦影则开始一个接着一个地前滚翻、侧手翻、后滚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