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台上的女生打的是猴拳吗?”有人被靳文蕾吸引了注意。
  更多人看的还是潘梦影。毕竟,这些翻滚动作难度对于普通人而言,难度实在是太高了,正常人根本做不来。
  可这些动作都是潘梦影的小儿科。尽管自从身高突然猛窜后,她就练不了体操了,但这只意味着体操运动中能拿到高分的“空中转体n周半”这些动作,她做起来比以前更有挑战性了。
  但倘若只是一个侧手翻,接一个后空翻,再来一个前滚翻……还不都是小菜一碟?
  第169章
  随着表演的推进,灯光逐渐变得更加明亮。原先的蓝色灯光悄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黄色、白色交织在一起,仿佛阳光普照大地,唤醒了猴山的每一个角落,带来勃勃生机。
  葛希瑶拉的背景音乐依然是圆舞曲的3/4拍,但速度加快,情绪也愈发高涨。
  10班的合唱人员依然由和声吟唱为主,虽然没有歌词,但所有听众都能感受到猴山正午的热闹与活力。
  王笛的鼓声也愈发欢快有力,葛希瑶的小提琴也不再是普通的乐器,拉的仿佛也不再是一首乐曲,而是化作了猴山中的动物在山间鸣叫的声音,短促又尖锐,充溢着无秩序的野性情调。
  靳文蕾和潘梦影在台上仿佛不知疲倦地打着猴拳、做着流畅有力的翻滚动作。
  沈建和卢浩也从队伍中走了出来。
  和靳文蕾一样,卢浩也做着一些滑稽的动作,一会儿在树林中飞奔,一会儿又在树枝间上下攀援;沈建则利用了自己跳高的天赋,身高腿长,台上的石头道具成了他发挥的场合,做着跳跃的动作,如同山间灵猴版敏捷轻盈。
  这下,再迷茫的观众也看出来了:这四位站出来的同学,正在模仿着猴子在山林中的活动——毕竟不是猴戏世家传人,四人的模仿谈不上惟妙惟肖,却也并不拙劣,能看出是几只猴子在山林间奔跑跳跃,尽情嬉戏。
  台上的场面热闹了,台下也议论纷纷起来。
  “这小提琴拉得,初听有点刺耳,听久了却也挺和谐的嘛。”
  “让我想起了二胡名曲《赛马》,一曲结束,拉二胡的人也要模仿赛马的嘶鸣声,最后给拉那么两下,可有演出效果了。我感觉这个女生的小提琴就是参照《赛马》的创意来的,一群猴儿乱叫!哎等等,那个打鼓的女生怎么又把鼓槌给放下了,不拉了吗?”
  “别看鼓了,看那个后滚翻的女生,好厉害啊!她连着翻了三个!”
  “听说10班有个练体操的特长生,是她吗?”
  “练体操……哎,等等,你们还记得吗?前些日子,轰动全国的那篇揭露体育生选拔黑幕的文章,就是高一10班一位学妹写的,里面采访了一个练体操的女生当人证,说她亲眼见证了自己有不少队友被教练性//侵……”
  “啧啧啧,有没有一种可能,这女生自己也被……”一个逃课出来的高二男生一脸猥琐地笑着。
  “我警告你们几个,别随便造人家女生的黄谣!多好看的表演,你们不关注,只知道关注那些有的没的,恶不恶心啊!”另一个女生和他同班,也许是熟知此人秉性,没等他把话说完,便怒斥道。
  见眼看就要吵起来,旁边一名同学连忙转移话题:“这10班,是不是请了一个专业的灯光师?灯光效果简直棒极了,跟专业舞台剧相比都毫不逊色!”
  “没错,表演刚开始时我就想说了,这灯打得太有氛围感了。从早晨到中午,猴山一天的变化都从灯光中体现了。包括现在,灯头还在动,就像山间树林里阳光透过被风吹动的树叶,从天空投下来的样子。”
  “卧槽,不愧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选手,随便说两句话都那么有文采!我们这种没文化的……等等,他们好像又开始唱起来了!”
  10班合唱人员在和声吟唱和歌词唱段之间切换自如。
  “猴山上,猴儿鸣,欢乐脚步踏遍山林。绿意盎然,欢乐无尽,一起享受自由与欢欣……”
  尽管歌词无比质朴,也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演唱炫技。但是,在场每一位观众,甚至包括三中特意请来的业内专家,都有一种奇妙的感受:谁也不忍心去触碰、去惊扰这样的和谐与美好。
  两遍唱完,10班同学们再次恢复了悠扬的和声吟唱。
  灯光渐渐变成温暖的橙色、红色,就像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披在猴山上。
  架子鼓的节奏开始放缓,合唱的和声也更加柔和。靳文蕾、潘梦影、卢浩、沈建四人的动作,也不像正午时那般不知疲倦、不知疲倦,而是慢慢的静下来。
  观众席再次乐了:“哟,猴子要睡觉啦!”
  过去的几分钟里,葛希瑶一直在用小提琴模仿猴子的啼鸣。最初,听众觉得新奇,甚至有些不习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啼鸣声也伴着和声和伴奏,融入了群猴嬉戏的节奏中,也将观众带了进去。
  然而,就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异变陡生!
  葛希瑶小提琴下的猴子,忽然发出一声尖锐的嘶鸣,王笛的架子鼓戛然而止。
  背景灯光也瞬间变得昏暗,原本在台前奔跑、跳跃、攀爬、追逐的靳文蕾等四人,骤然停下了四肢和身体的动作,只有脑袋不住地向左右转动,既紧张又困惑。
  原本热热闹闹的舞台,几乎在三秒之内就变得比图书馆还要安静。整个学生剧场中,唯一能听见的只有台下观众略显慌乱的议论声,大家都在猜测台上发生了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